【摘 要】
:
目的 比较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置管两种方法在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
【机 构】
: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厦门,361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置管两种方法在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158 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86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对照组(72例)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双J管引流.对两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资料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史情况、术前感染指标、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16. 0 ± 4. 3)min vs. (20. 9 ± 6. 7)min,P<0. 05].实验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1. 2 ± 0. 5)d vs. (2. 3 ± 0. 6)d,P<0. 05],实验组在术后脓毒血症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4. 5 ± 1. 1)d vs. (6. 0 ± 1. 3)d,P<0. 05],实验组术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 16% vs. 9. 72% ,P<0. 05).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与输尿管镜下置管两种引流方法治疗尿源性脓毒症均安全有效,但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造瘘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体优于输尿管镜下置管.因其管径小,创伤小,均可在床边局麻下完成,方便快捷,疗效确切,值得在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中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相关蛋白质,为阐明IIP的发病机制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8例通过局部麻醉小切口开胸肺活检获取的新鲜肺组织及5例远离肺部良性病变的肺组织,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组织总蛋白,运用Imagemaster 2D 5.0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
目的 探讨孙氏末端可弯硬性输尿管肾镜与微创经皮肾镜在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泌尿外科2016 年7 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病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结果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总患者1 1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不能降低脓毒血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支持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8例,在综合治疗且出血病情基本控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基本同对照组,但在心理护理上实施强化心理支持。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以及出血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目的 观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肾下盏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对肾盂内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就诊的273例SFTS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RT-PCR检测新布尼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自然分娩者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40例,对照组(B组)40例。结果A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B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自然分娩成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自然分娩成功率和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自然分娩成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在更大程
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单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PCNL)单用或联合治疗<2 cm肾结石的效果差异及对VAS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
目的调查湖州地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并对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 038例不同职业人群的体检结果,根据HUA临床诊断标准,分成尿酸正常组(1 709例)和HUA组(329例),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HUA的危险因素。结果2 038名体检者中有329例HUA患者,患病率为16.1%;男性患病率为23.9%(325/1 360),女性患病率为0.6%
目的探讨PDCA模式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压疮预防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组成研究小组,以PDCA循环管理为指导,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3例患者的压疮预防护理过程进行两个循环的质量管理。结果纳入两个循环的两组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计分准确率分别为81.51%、92.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7.56%、2.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