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道截面形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道的截面形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基于流体力学计算方法搭建了三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流道横截面形状、调整流道与气体扩散层接触面积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形和圆形流道生成的电流密度较大,燕尾形流道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最好;燕尾形和圆形流道有最佳的水气分布均匀性。
其他文献
为解决传统大尺度分布式汇流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格与子流域融合单元的大尺度分布式汇流模型。在构建全国10km×10km网格的汇流模型时,研究首先采用河道特征值确定了汇流模型的参数,对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输出的产流进行汇流演算,生成了1961~2013年全国10km×10km分辨率日尺度的网格流量数据集。研究构建的网格化汇流模型在全国径流模拟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精度较高,尤其是在南方流域。模拟生成的全国网格化流量与实测流量一致性较好,弥补了站点实测
将瑞典国家水文气象局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HYPE应用于我国黑河流域、水阳江流域和沱江流域三种不同气候区,选择纳什效率系数NSE作为统计指标进行精度评估。HYPE模型在不同气候区均表现出良好的模拟效果,月径流模拟结果显著高于日时间尺度模拟结果。因此,可在类似地区推广使用该模型,同时可为无资料地区提供相关的模拟数据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服务。
利用丹江口水库弃水向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进行生态补水是缓解受水区尤其是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保障原供水任务的基础上,确定水源区的生态补水启动条件、明确补水时机与补水量、以及揭示生态补水与其他目标间的响应关系,是发挥工程效益的关键问题。以水源区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对象,提出考虑生态补水规则的供水调度模型,明确多目标供水调度目标和边界条件;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NSGA-Ⅱ)获得调度方案集和最优生态补水调度线;进一步分析丹江口水库的生态补水规模、补水时机、以及与其他供水目标间的竞争与协
土壤基质复杂,土壤中残留的抗生素种类繁多,浓度多为痕量水平,高灵敏度的仪器方法、有效的净化和富集方法、多种类抗生素的同时检测是土壤中抗生素检测的重点和难点。该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7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酰胺醇类和林可酰胺类)30种抗生素的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优化确定最佳质谱条件,选择BEH-C18色谱柱,以0.1%(v/v)甲酸甲醇溶液-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0%(v/v)甲醇水溶液为进样溶剂。然后,通过提取条
氯化氰(ClCN)是常用的化工中间体,也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附表颁布的化学毒剂之一.采用传统的比色法或气相色谱法对ClCN进行分析时,稳定性差且检出限高.研究建立了有机相及
在利用Arc GIS10.2和EXECL软件对山西省传统戏剧类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之后,得知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山西省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分布上不平衡,秦汉、隋唐五代有两个小高峰期,至明清出现大高峰期;二是空间分布不均衡,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主要表现为四个大核密度圈,三个小核密度圈.这种时空分布特征与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经济水平、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山西省传统戏剧类“非遗”的时空分布及其成因,可以为传承、保护山西省传
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是当前国际水文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解决资料短缺流域水文预报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正交网格降雨径流模型研究为基础,针对分布式TOPKAPI(托普卡匹)模型中存在的汇流方向概化、产流模式单一、水库调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地形运动和蓄满超渗产流模式的网格化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TOKASIDE。本文描述了TOKASIDE(拓克赛得)模型原理与结构、模型参数确定等方面,对湿润地区淮河息县以上流域2007~2018年的24场洪水过程模拟、半干旱地区黄河山陕区间大理河流域2010~2017年的12场
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是一种由海洋硅藻产生的生物毒素,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近海水环境中的DA严重威胁海洋渔业生物和人类健康,因此对近海水环境中的DA进行有效监测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LC-MS/MS),建立了适用于海水中痕量、超痕量DA的检测方法。针对近海水生环境中DA浓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采用在线SPE-LC-MS/MS检测模式,可减少前处理过程,提高样品的分析效率。离线SPE结合在线SPE-LC-MS/MS可实现大洋和极地海水中含量更低的DA
为加强对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风险管控,生态环境部已将石油烃类列为土壤中的重点监测项目。石油烃源于石油与合成油,是涵盖一定碳数范围的碳氢化合物,主要分为饱和烃和芳香烃两大类。芳香烃通常是高度烷基化的单环、双环与多环芳烃,其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饱和烃大很多,因此,仅仅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难以准确评估其环境毒性。目前环境领域的标准方法尚未区分土壤中饱和烃和芳香烃。该研究针对土壤样品的基质干扰特点,对样品的提取和净化环节进行了优化,并且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在线联用(HPLC-GC)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土壤
有机新污染物是一类在先进分析技术帮助下新鉴定的、现有法规未管制的、人为源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新污染物主要包括药品与个人护理、农药、全氟化合物、内分泌干扰物等,其会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诱发抗性基因传播,还对人类和野生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新污染物浓度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新污染物浓度较低,为了达到检测仪器的检测要求,通常需要对环境样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净化和浓缩。冷冻干燥技术是一种在真空干燥条件下通过升华方式去除水分的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