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都是购物狂?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 李梅(知名心理学家)
  案例 无论是光棍节还是圣诞节,各种节日都在演变成更有女性语义的购物狂欢节。用得上用不上的都买起来以备后用,或者哪怕只是挑挑拣拣最后只买了几双袜子,也觉得心情大好。逛街更是闺蜜相约的最佳理由。女人为何比男人更易变成购物狂?
  BQ 女人比男人更热衷购物有没有什么心理学的依托?
  L 如果从心理学里面找依据,你会发现结果可能让人有些迷惑。Gray是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在自己的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这样写道:“男人和女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一样。他们不仅在交流方式上不同,而且在思考、感知、应答、反应、示爱、需要以及欣赏等方方面面也全不一样。他们似乎来自不同的行星,说着不同的语言,汲取不同的营养。”但在另一本讲述爱情的教科书《亲密关系》中的作者却认为:“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认为两性差异非常大,但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实际上的差别并不如人所想,两性之间存在很多共性。”
  所以,该如何解读呢?男和女在有很多共性的基础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些是性别(生理上的)不同导致,有些则是性别认同差异所导致的。性别认同是社会文化所期待的“正常 ”男女应有的行为模式:男人应该有“男子气”,即自信、独立、果敢、能干、好强;女人应该有“女人味”,即热情、敏感、感情豐富、友善。所以,在社会期待中,男人是更为理性的,而女人是更为感性的。购物狂似乎就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由此推断其更容易发生在女人身上。
  BQ 漫无目的的购物往往令男人百无聊赖,女人却心旷神怡,有人说,这是因为男人更有目标性,愿意在纷繁中找出至简来,而女人好奇心和感受力强,总在孕育 “多 ”?
  L 喜欢购物到底出于什么心理状态,我了解不多,只能从自己感受出发。当我觉得压力大、疲倦的时候,确实逛逛街可以让我感到放松,而且最好有闺蜜陪伴。这样一边逛街一边聊天,非常减压。一方面,大多数女人是喜欢装扮自己的,让别人喜欢自己、让自己喜欢自己可以提升自信、愉悦度;另一方面,有闺蜜在身边可以倾诉,减压。
  BQ 男人像猎人,目标单一令他容易成为一个封闭的自我,而购物狂般的女人总在寻找感觉的“缺口 ”,自我更加敞开,因此购物狂般的女人其实更容易成为好妈妈,更能和对所有事物都好奇的孩子建立全面的链接,你同意吗?
  L 这个论述我并不太同意。上述的男子气似乎更以任务为导向,因而被研究者称为工具性特质,而女人味更与社交和情感有关,因此被称为表达性特质。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这两种特质共存的人更被别人喜爱,表达性更好的人更容易与别人建立情感链接。所以,那些表达性特质较好的人似乎更容易成为好的父母,不论男女。
  BQ 《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却让人觉得,爸爸足够好,妈妈缺席也没有关系,你觉得呢?爸爸照顾多的孩子和妈妈照顾多的孩子会有什么差异?
  L 爸爸和妈妈都非常重要。但如果现实环境只有父母的一方存在,那么这个人的人格完整性和成熟度相对较好就非常重要,“男子气 ”和“女人味 ”共存就是一种不错的状态,他(她)可能是这样一个人:在职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可以有效、坚持地捍卫自己的利益;回家后又能细腻、温柔地与孩子互动。这样的性格特质对抚养孩子很有益处。爸爸还是妈妈照顾的差异关键还要看具体的个人的人格特质是怎样的,如果从刻板印象出发,似乎爸爸带的孩子更应该具有男子气,而妈妈带的孩子更具有女人味,即所学到的技能是差异的。
  (摘自《北京青年周刊》)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环己二醇发生频哪醇重排反应中,1,2-二甲基环已二醇的顺、反异构体在相同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是由立体电子效应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