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ej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十年了。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留下脚印一串串,十年,资助学生4000多万人次……日前,本刊记者就省学生资助工作改革与发展诸问题,专访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朱清孟,操觚立言,以飨读者。
  河南教育(高教):朱厅长,您好!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对较多,省委、省政府及教育厅历来非常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特别是2004年成立了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后,积极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新政策,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资助工作水平,使学生资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请您介绍一下学生资助工作十年来在推动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朱清孟: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也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国家及我省提出的资助目标,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因此,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在教育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推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实现教育科学发展以及社会和谐、进步和文明中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全力推进。
  2004年,在国家对机构编制控制十分严格的情况下,经省编办批准,我厅成立了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中心成立初期,重点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作为国家强力推进的惠民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和根本措施。自1999年该项政策实施以来,工作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发展过程。2004年,在全国国家助学贷款普遍推进困难、银行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和高校大面积停贷的严峻背景下,经教育部协调、国家银监会批准,在我省进行国家开发银行承办助学贷款业务的试点。在省政府的领导和强力推动下,在财政厅、人行、银监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国家开发银行密切合作,大胆创新,探索建立了以“强化高校管理、激励约束并重、各方共担风险”为主要特点的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率先在全国取得了工作突破。同时,我们依托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个平台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建立了省属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投融资模式等,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后,国家及我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迅速扩大。
  今年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着力促进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我省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要求“兜底线,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学上”“继续抓好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在资助政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全省各级政府及各级各类学校对资助工作的经费投入大规模增加,仅2013年全省资助经费总投入就达到68.6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3.3倍;资助学生1017.5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了4.2倍;其中财政投入达59.6亿元,较2006年增长7.6倍;占总投入的比例为86.8%,较2006年提高了41%。
  实践证明,学生资助工作有利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保障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赢得了群众的充分赞誉。
  河南教育(高教):经过十年的发展,我省的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取得这些成绩,我省的学生资助工作都做了哪些努力?
  朱清孟:这些年来,我省学生资助工作在教育部、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在普通本专科教育阶段,实施了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困补助等多项资助政策。在高中教育阶段,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政策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学生全面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在学前教育阶段,建立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为我省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健全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资助工作机构。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和145个县(市、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分别占市、县总数的100%和92%;75.6%的市、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多数市、县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归口管理。除个别新建学校外,全省各高校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资助管理中心和院系资助工作组。各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明确了专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资助工作专职人员1500多人。
  三是构建了工作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从2006年开始,我省就对高校进行国家助学贷款专项考核和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考核。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全国省级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从2014年开始对各省学生资助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我省也从2014年开始,对市、县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和生源地贷款业务专项考核。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全省学生资助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资助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四是完善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十年来,我们创立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强化了贷款管理,形成了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了“应贷尽贷”;建立了中职资助“预拨经费、省级审批备案发放、期末结算”的工作模式和“统一办卡、集中发放”的资金管理制度,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加强对资助资金发放、使用情况的监督;采用国家奖助学金“网上集中申报、网下集中审核”的工作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的管理;坚持高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能顺利入学并得到有效资助;加强了学生资助工作检查,及时对各地、各学校资助政策落实、资助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评估。   河南教育(高教):河南学生资助工作十年来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而随着近年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生资助工作有没有遇到新的问题?
  朱清孟:我省学生资助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例如:近年,我省学生资助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从2007年的21.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8.6亿元,7年的总投入达到334亿元。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使资金管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在资助资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优化资助经费投入结构,让资助更有效?如何公平分配资助资金,让资助更公正?如何加强资助工作信息监管,让资助更科学?这些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河南教育(高教):是的,这些确实是目前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您有哪些思考?
  朱清孟:解决好这些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积极创新,需要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充分认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使命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了解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做好新时期的各项学生资助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给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既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也使我们感到责任更加重大。学生资助工作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强力推动下进行的。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主要领导多次批示,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我省学生资助工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这既是对我们学生资助工作者的信任,也寄托着更多的期望。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受助群体庞大,经费投入较多,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更新,人民群众的教育公平意识不断增强,对资助工作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些变化都要求学生资助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及时做出应对,回应关切。
  河南教育(高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对国家和我省的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我省如何进一步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朱清孟:面对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做好常规性工作,抓好重点工作,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是确保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要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2011年年底,我省出台了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基本原则是“市县先行、省级奖补”。2013年,我省根据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已下达奖补资金3810万元。尚未出台实施方案的市县,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通知》精神,制定有效措施,尽快使资助政策落实到位。要加强沟通协调,会商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资助面,提高资助标准,努力实现应助尽助。要搞好研究生资助工作。今年,研究生教育已经实行全面收费制度并建立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各高校要在实行收费制度的同时,做好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保证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要实现生源地贷款“应贷尽贷”。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主要是解决考往省外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贷款难的问题。今年,我们必须保证实现政策全覆盖。
  二是确保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健全高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校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必须落实的学生资助政策。我省自2005年创立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已进入实施的第十年,从全省情况看运行良好。2011年首批本金大规模到期,至2013年年底,累计到期本金12.3亿元,至2014年8月底,综合违约率下降到3%以下,远低于我省14%的风险补偿金的比例。按照省教育厅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业务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已落实奖励资金1.06亿元,其中: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为1521万元、4300万元、4800万元。各高校要按省教育厅、国家开发银行的要求,完善国家开发银行奖励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河南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确保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经费足额到位。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资助困难学生是国家资助政策的规定,是资助经费的重要来源。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应按照4%~6%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从省审计厅审计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存在未足额提取资助经费的现象。各地、各学校要对提取资助经费及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的,要认真整改。要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挪用。
  河南教育(高教):我们知道,随着我省学生资助资金投入不断增加,资助资金监督管理也面临着新课题。请您谈谈我省未来在资助资金监管方面的规划。
  朱清孟:资助资金监管是资助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加强对各类资助资金的监管,使资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科学规范。
  一是切实完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建立市、县学生资助工作的督导、考核制度,重点对市、县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队伍建设、资助政策落实和资助资金监督管理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工作考核;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考核工作程序,提高考核工作效果;建立学生资助工作表彰奖励机制,对资助工作的督导、考核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并将其作为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是认真抓好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建立覆盖全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学生资助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助信息与招生、学籍信息的互联沟通,实现不同教育阶段之间学生资助信息的衔接,并通过该平台加强对受助学生个人信息和资助资金发放情况的监督管理。广泛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加强对资助工作的过程监管。   三是不断加强资助资金监督管理。会同省财政厅加强对资助资金发放情况的日常监督管理,配合审计、纪检、金融等部门开展资助资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审查。各地各学校要定期对资助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完善信访投诉处理制度,通过设立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咨询信箱等多种途径,畅通群众反映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严格依据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要建立完善社会捐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资助和过度资助现象。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他受助学生资格认定办法,规范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发放管理,保证资助过程和资助结果公开、公平、公正。重点加强中职资助资金的监管。在确保应助尽助的同时,坚决扼制套取资助资金及违规发放资助资金的行为。
  河南教育(高教):当前,我省教育事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适应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新需求,学生资助工作还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
  朱清孟:深化学生资助工作改革,加快学生资助工作发展步伐,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学生资助工作的保障能力等,以更加完善的机构、更加优化的舆论、更加充足的投入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有关学生资助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建设问题,国务院、省政府及教育、财政部门已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我省市县级资助工作机构除个别人数较少的市辖区外均已成立,业务也基本实现了归口管理,高校三级资助工作体系也已建立,下一步重点要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通过市县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和高校资助工作考核,使我省资助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是重视宣传引导。学生资助是一项惠民工程,要得到学生、广大群众的拥护,就必须加强舆论引导。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河南省学生资助宣传工作方案》,并把资助宣传作为2014年教育宣传工作的重点和资助工作的重点来抓,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要建立完善信息发布制度、“两节课”制度、宣传资料发布制度、热线电话制度、宣传工作保障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要善于把握宣传时机,在招生、开学、毕业等重要宣传节点,进行集中密集宣传。要丰富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宣传平台,全方位开展资助宣传。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深入的政策解读,营造浓厚积极的社会氛围,使广大群众对资助工作家喻户晓,使广大学生对资助政策及操作流程应知尽知,避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家长因不了解政策而放弃学业。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要按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要求,确保省级奖补资金和国家开发银行安排的管理经费,专项用于机构队伍建设及助学贷款和其他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要按照保基本、保运行、保发展的经费使用原则,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提高学生资助工作能力和水平。要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分阶段启用为契机,加强资助工作软件、硬件的更新升级,提高资助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四是注重工作研究。要加强资助工作基本理论研究,深入探讨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动向,让资助工作者能够及时把握学生资助的现实动态和发展趋势。要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深入探讨招生制度改革、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调整等宏观教育政策和教育整体改革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影响,系统研究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如构建学生资助监管机制问题、学生资助绩效评价问题、助学贷款的风险防控问题等,不断创新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学生、深入家庭、深入金融部门开展调研,总结各地各学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发现典型,及时推广。要通过成立研究会、组织研讨会、设立研究专项课题等形式,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研究系统化、常态化、规模化,为提升资助工作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思 源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學生公寓是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公寓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公寓建设的发展和变革,而且可以引领高校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校育人的终极目标。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中,如何通过大学生自主管理来高效地开展公寓文化建设,是一个很重要且很有价值的课题。厦门大学在公寓文化建设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并提出了在自主管理模式下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
期刊
我是济源市学生资助队伍的一名老兵,2006年开始从事学生资助工作,2008年担任济源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2012年,经市编委批复,济源市成立了独立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现有工作人员5人,负责全市各类学生资助工作。2013年,除了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免收学费和课本费之外,济源市其他受到资助的学生超过10000人,全年支出各类资助资金约2000万元。  几年来,我始终以昂扬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
期刊
1999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在当时,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强力推进的惠民政策,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和根本措施。其核心模式是“定银行、定学校”,即国家指定商业银行与高校之间开展业务合作。  然而,该项政策启动以后,由于学生贷款的平均违约率太高,很多商业银行认为风险太大,大都出现了畏难情绪。至2003年年底,商
期刊
2014年7月初,新郑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冒着酷暑,走进社区、广场、菜市场张贴海报和发放宣传页,深入群众讲解政策、宣传流程,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到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  新郑市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推进上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一是实现了部门统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
期刊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十岁了,值得庆贺!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由省教育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建立的创新模式。我有幸受省教育厅抽调作为高校专家组主要成员全程参与了“河南模式”的研究创建工作。虽然,参与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研究创建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从中学到许多新东西,得到许多启发。  首先,“好项目”要靠“好政策”。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大力提倡和推进的
期刊
十年资助:铸就辉煌  数字是具体的、真实的、客观的,一个个鲜活的数字,反映了我省十年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貌,铸就了我省十年学生资助工作的辉煌。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于2004年,承担着全省学生资助政策贯彻落实的重任。十年来,尤其是自2007年建立了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以来,我省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建立了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资助政策体系,资助项目20多项,从制度上保障了家庭经
期刊
日前,河南美术馆馆长化建国先生,就省美术馆特意收藏开封青年女书法家杨国桢临摹古人对联的响搨作品,谈及其学术意义时指出:响搨又曰向搨(注:此搨字不可以简化),即所谓的“双钩临摹”,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一项发明。系由当世书法家亲自执笔,用心传摹前辈书法大家的经典作品,如唐代的名家褚遂良摹写“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等。很长时间里,这是我国古代书法复制的独门绝技。响搨艺术助推了经典书法墨迹的普及和传承,方
期刊
本刊讯(本刊记者 韩家清)11月1日晚,座无虚席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厅,迎来了应邀前来参加该校“微言大义达人讲堂”第42期讲座的互联网行业资深职业经理人、平心逸玥文化传媒公司首席执行官、知名作家兼时评人周小平先生。慕名前来听讲座的600余名师生早早就在这里等候,走廊过道人头攒动,没座位的同学甚至席地而坐,来领略学校组织的这场文化大餐。  在近三个小时的演讲中,年轻而睿智博学的周小平
期刊
日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教师书画作品展在该院图书馆五楼展厅举办。20多位教师的100多幅书画作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赏。  观赏这些教师书画作品,眼前为之一亮。就内容而言,书为伟人、名人诗词文赋,名句箴言;画则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其形式多样,或中堂、扇面、条幅、楹联……作品或笔力遒劲、直抒胸臆,或婉约秀美、含蓄蕴藉,代表了该院教师书画作品的创作水平。  学院在中国书协会员、院党委书记杨海蛟同
期刊
在河南乃至全国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可谓家喻户晓,因为它不但开创了高校助学贷款的“新纪元”,解决了原有助学贷款模式面临的停滞问题,而且还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的批示。教育部曾就该模式召开专题会议,向全国推广。  如今,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良性运行已经整整十年,到底是什么秘诀让该模式的生命力如此强大?  为大家所熟知的答案自然是该模式的核心机制。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的法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