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其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笔者在两年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利用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型分析和总结了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
  
  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不可忽视的因素,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院自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来,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手段,以使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一、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院大学心理健康课一般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学习者均为刚进入大学的青年群体,由于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与高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学习者多处于困惑、焦虑与不安的阶段,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真空状态,对大学生活感到新鲜而迷茫。
  在入学后开设心理健康课,能够及时地给新生提供心理指导,如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和人际关系指导等。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学生反映能更快地了解大学,缩短新生的适应阶段,加快了对大学生涯的规划。
  二、独立学院学习者的特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其他院校有其固有的特点。独立学院的高学费决定了大部分学生为经济条件较好,且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学生儿时受过特长培训,所以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此外,学生个性强烈,自我意识很强,团队精神较差。在活动等方面个性突出,但在学习上存在目标不明确,学习自我要求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学校认同感及归属感不强,因而导致学习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三、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
  在心理健康课堂上,笔者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结构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组织者的身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授课法。
  (一)结合知识点,提供相应案例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结合不同知识点,笔者在较多知识点的讲授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采用的是视频和文字介绍呈现案例,案例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架,通过对案例的观察、分析、探讨等,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将所学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日常生活中,把抽象的心理学现象生活化,具体化,较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互动
  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表演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重视的效果,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通过角色扮演,利于发现学生各方面的特长,如上文分析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强烈个性,教师对学生的变现给予及时的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提高了对课程的兴趣。如在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的章节中,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教学,由于亲身参与,在教师的后续分析中,学生产生了深刻印象。此外,在角色扮演中,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变换授课方式,采取专题授课
  当前,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认识参差不齐,有部分同学认为这门课没有开设的必要;或认为其中并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有的同学只为应付考试而学。其中两个学期,教研室以专题形式授课,每位教师以专题的形式负责一章的内容。采用专题授课法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重点教学内容,可以避免知识性教学在内容上完全按教材体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现象,使教师可以根据现实需要,灵活地把握学生特点来安排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但通过调查,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观念仍停留在一个教师一门课程,反映难以适应专题授课的教学方式。
  总之,除了上述几种授课方法,我们根据内容和课时安排,还适当地安排心理户外拓展训练、观看电影等多种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让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提高综合素质和完善自我人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心理体验为重点。教师应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作为构建意义的促进者,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不管何种授课方式,最终真正培养学生具有悦纳自己,对现实环境有良好适应,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等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3-16.
  [2]杨心德,曾样春. 案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5(9):93-95.
  [3] 杨春萍,刘峰. 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122-124.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低定量涂布纸的发展趋势,详细说明了其涂层覆盖性的影响因素和涂层覆盖性的几种评价方法。
【摘 要】中华优秀古籍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墨子就是其中一位非常杰出的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著作就是流芳百世的《墨子》。《墨子》被翻译成多个版本的英文著作,长期以来给中外学者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历史资料。在中外学者研究的过程中,常常是利用翻译的《墨子》进行学术上的讨论,为了让研讨更加准确,本文选取其中《兼爱》(下)篇梅怡宝(1929)、华兹生(1963)及汪榕培(2006)的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
本文就电磁轴承的发展历史、电磁轴承的分类以及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摘 要】当代高校学生社团类型丰富,活动多样,数量庞大,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资源的缺乏限制了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解决高校学生社团的资源短缺问题迫在眉睫。本文研究了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特点,并据此研究了资源对于社团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社团资源緊张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 资源 对策  随着大学生观念的逐渐变化,大学生想要参与社会活动的心情越
【摘 要】众所周知,职业中专的学生有其特殊性,多数都是初中被老师认为不成材而忽视的学生,他们往往因自己考不上高中升大学无望才被迫进入职业中专学习。这些学生因长期缺少老师的关爱而对自己破罐子破摔,有的甚至仇视老师。因此要做好一个职业中专的班主任,关键的一点就是用爱来感动他们,引导他们,培养他们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友爱的班集体。  【关键词】职业中专 班主任 爱  一、引言  我所带的班级是高一上学期
写作是高中英语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在英语高考中占的比值也相当大.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道路比较崎岖,主要因为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个体化饮水计划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8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实验组30例采取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个体化饮水计划训练称为
本文分析了0A0C 计算机病毒的运行过程、传播机制和对系统的干扰破坏情况,给出了诊断和清除该病毒的方法。
将一类广义非线性离散系统线性化后,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及广义逆,给出了该系统的状态观测器,可对系统的状态进行估计.
在德语学习中,特别是对于德语初学者来说,德语的各种规则都较为繁琐,而这些规则又对我们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所有的规则都并非能涵盖一切,德语中也有许多“不按规矩则出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