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们都疯了吗?如数数那么简单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居然也被他们拿来当研究对象——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了“石头剪刀布”游戏的制胜策略。
有了这个取胜法宝,真的可以在游戏中百战百胜吗?有人调侃“没帮助”,有人觉得无聊透了。不管是否有用,这项研究堪称“奇葩”!
在科学界,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它们聚在一起,也能整出个“奇葩”诺贝尔奖来。
木星上炸薯条最好吃
香喷喷的炸薯条是多少人的最爱,不过宇宙里最好吃的薯条不在地球上,而在遥远的木星上。
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在太空中非常想吃炸薯条。为了帮助这名宇航员达成心愿,希腊研究人员决定在类似火星或月球的低引力环境下炸薯条,看到底好不好吃。
研究人员先将一个旋转式工业用炸锅改装成重力仿真器,它能产生相当于地球地心吸力9倍的离心力,然后将土豆切成条,放到橄榄油中炸,同时用离心机创造不同的重力条件,研究重力加速度对土豆条在炸制过程中酥皮厚度和水蒸发速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地心引力为地球的3倍时,炸薯条最好吃,木星正好符合这个条件。而低重力环境下的火星或月球条件欠佳,在其上面炸的薯条味道应该跟水煮土豆差不多。
最后,他们找来自愿者试吃“木星炸薯条”与一般的炸薯条,并指出差异性,大多数人表示,根本没有差别。
小编趣侃:
这很无聊?只能说吃货的世界你不懂。
但看生产的地点,宇宙最好吃的炸薯条得卖多贵啊?真是一根值千金!
拍照按几次快门,才没人闭眼
拍过照的人都知道,即使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保持完全静止,总会有人眨眼。就算是自拍,也有“不听话”的时候——稍不注意,就眨眼了!
澳大利亚数学家妮克·斯文森经常帮别人拍集体照,当察觉到这个问题后,一直在思考最少要按几次快门,才能确保照片里没有一个人闭着眼睛。
她找不到规律,便向物理学家皮尔斯·巴内斯博士抱怨。皮尔斯·巴内斯说:“不需要数据,我们可以模拟。”
最后,他们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人眨眼的频率是每分钟10次,平均每次眨眼大约持续1/4秒。如果集体照中的人数少于20人,且光线较好,那人数除以3就是所需拍摄的次数;如果光线较差,曝光时间变长,就会增加眨眼的几率,因此将人数除以2才是所需拍摄的次数。但如果人数超过了50人,那最好放弃拍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个人会闭眼。
小编趣侃:
拍张集体照,竟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如果拍集体照的人数超过了50人,又不想照片中任何一个人的眼睛是闭着的,该咋整呢?
喇叭驱赶不良少年
喇叭除了能吹出悦耳的音乐,还能用来驱赶不良青少年。你是不是觉得这不可思议?
英国科学家哈沃德·史泰博顿研制出一种装置,可以发出只有青少年能听到、大多数成年人听不到的高频音。
利用这一技术,他又发明了一种用来驱赶不良青少年的喇叭,这种喇叭可安装在英国的街道上。
此外,他还运用这个原理发明了只有青少年听得到、老师们听不到的手机铃声。
小编趣侃:
这种喇叭和手机铃声真可谓是青少年的专属,可其作用不得不令人怀疑:是要逃过老师的“法耳”呢,还是要自我摧残?能引导青少年走上正道吗?
但这能让青少年和成年人从此相安无事,倒是好事一桩。
常抠鼻孔的人更聪明
今天,你抠鼻孔了吗?
在公共场合抠鼻孔确实不太雅观,不过加拿大斯科特纳珀教授曾经以数千人为研究对象,发现喜欢抠鼻孔或经常抠鼻孔的人比不敢抠鼻孔的人更聪明。
这是因为,鼻子中含有多种感受器,当人们用手指按摩鼻内粘膜时,脸部与鼻子周围的经络及气血通畅,能刺激嗅觉细胞和大脑皮层。
一般人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天会抠鼻孔4次,可见,抠鼻孔是一个必然的自然行为,你可以毫无顾忌地抠鼻孔,完全不用害怕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也不必害羞。
只是,我们抠鼻孔一定要温柔点,以免导致鼻毛脱落、划伤鼻粘膜。而且,我们抠鼻孔前最好把手洗干净,否则,会使鼻腔成为微生物侵袭的门户,同时也会引起鼻腔感染。
小编趣侃: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小伙伴们还犹豫什么?赶紧一起来抠鼻孔!要知道,这可是变聪明的最佳捷径哦!^_^
007邦德将在56岁死去
虽然007詹姆斯·邦德是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但这并不能阻碍人们研究他的热情。
英国一个医药专家团队经过相关研究,推算出这位特工将在56岁的时候死去,杀死他的不是凶狠的敌人,而是他非常喜爱的酒精。
这个医药团队中的每一位专家都仔细研读了007的所有小说,在统计出邦德的饮酒清单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邦德在小说中写到的一百二十多天里总共喝掉了1150多杯酒,也就是说,他差不多每周要喝掉64杯酒,这比英国卫生官员建议的每周最多喝21杯酒还要多出3倍多。
在《皇家赌场》中,邦德在飙车前喝了将近40杯酒,结果导致车失控,他不得不在医院养了14天的伤。
而且,在每部007电影中,只要在酒吧叫伏特加马提尼,他都会说:“伏特加马提尼,要摇的,不要搅。”
未来这位出色的特工很有可能患上肝硬化、癌症、抑郁、高血压或中风等疾病,而长期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小脑病变。
邦德是酗酒者中最严重的“病人”,就算他自己愿意戒酒,也未必戒得了。
小编趣侃:
007邦德竟然是个名副其实的酒鬼,我们应该都不想让这样一个人来解除一枚原子弹吧。
有了这个取胜法宝,真的可以在游戏中百战百胜吗?有人调侃“没帮助”,有人觉得无聊透了。不管是否有用,这项研究堪称“奇葩”!
在科学界,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它们聚在一起,也能整出个“奇葩”诺贝尔奖来。
木星上炸薯条最好吃
香喷喷的炸薯条是多少人的最爱,不过宇宙里最好吃的薯条不在地球上,而在遥远的木星上。
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在太空中非常想吃炸薯条。为了帮助这名宇航员达成心愿,希腊研究人员决定在类似火星或月球的低引力环境下炸薯条,看到底好不好吃。
研究人员先将一个旋转式工业用炸锅改装成重力仿真器,它能产生相当于地球地心吸力9倍的离心力,然后将土豆切成条,放到橄榄油中炸,同时用离心机创造不同的重力条件,研究重力加速度对土豆条在炸制过程中酥皮厚度和水蒸发速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地心引力为地球的3倍时,炸薯条最好吃,木星正好符合这个条件。而低重力环境下的火星或月球条件欠佳,在其上面炸的薯条味道应该跟水煮土豆差不多。
最后,他们找来自愿者试吃“木星炸薯条”与一般的炸薯条,并指出差异性,大多数人表示,根本没有差别。
小编趣侃:
这很无聊?只能说吃货的世界你不懂。
但看生产的地点,宇宙最好吃的炸薯条得卖多贵啊?真是一根值千金!
拍照按几次快门,才没人闭眼
拍过照的人都知道,即使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保持完全静止,总会有人眨眼。就算是自拍,也有“不听话”的时候——稍不注意,就眨眼了!
澳大利亚数学家妮克·斯文森经常帮别人拍集体照,当察觉到这个问题后,一直在思考最少要按几次快门,才能确保照片里没有一个人闭着眼睛。
她找不到规律,便向物理学家皮尔斯·巴内斯博士抱怨。皮尔斯·巴内斯说:“不需要数据,我们可以模拟。”
最后,他们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人眨眼的频率是每分钟10次,平均每次眨眼大约持续1/4秒。如果集体照中的人数少于20人,且光线较好,那人数除以3就是所需拍摄的次数;如果光线较差,曝光时间变长,就会增加眨眼的几率,因此将人数除以2才是所需拍摄的次数。但如果人数超过了50人,那最好放弃拍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个人会闭眼。
小编趣侃:
拍张集体照,竟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如果拍集体照的人数超过了50人,又不想照片中任何一个人的眼睛是闭着的,该咋整呢?
喇叭驱赶不良少年
喇叭除了能吹出悦耳的音乐,还能用来驱赶不良青少年。你是不是觉得这不可思议?
英国科学家哈沃德·史泰博顿研制出一种装置,可以发出只有青少年能听到、大多数成年人听不到的高频音。
利用这一技术,他又发明了一种用来驱赶不良青少年的喇叭,这种喇叭可安装在英国的街道上。
此外,他还运用这个原理发明了只有青少年听得到、老师们听不到的手机铃声。
小编趣侃:
这种喇叭和手机铃声真可谓是青少年的专属,可其作用不得不令人怀疑:是要逃过老师的“法耳”呢,还是要自我摧残?能引导青少年走上正道吗?
但这能让青少年和成年人从此相安无事,倒是好事一桩。
常抠鼻孔的人更聪明
今天,你抠鼻孔了吗?
在公共场合抠鼻孔确实不太雅观,不过加拿大斯科特纳珀教授曾经以数千人为研究对象,发现喜欢抠鼻孔或经常抠鼻孔的人比不敢抠鼻孔的人更聪明。
这是因为,鼻子中含有多种感受器,当人们用手指按摩鼻内粘膜时,脸部与鼻子周围的经络及气血通畅,能刺激嗅觉细胞和大脑皮层。
一般人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天会抠鼻孔4次,可见,抠鼻孔是一个必然的自然行为,你可以毫无顾忌地抠鼻孔,完全不用害怕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也不必害羞。
只是,我们抠鼻孔一定要温柔点,以免导致鼻毛脱落、划伤鼻粘膜。而且,我们抠鼻孔前最好把手洗干净,否则,会使鼻腔成为微生物侵袭的门户,同时也会引起鼻腔感染。
小编趣侃: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小伙伴们还犹豫什么?赶紧一起来抠鼻孔!要知道,这可是变聪明的最佳捷径哦!^_^
007邦德将在56岁死去
虽然007詹姆斯·邦德是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但这并不能阻碍人们研究他的热情。
英国一个医药专家团队经过相关研究,推算出这位特工将在56岁的时候死去,杀死他的不是凶狠的敌人,而是他非常喜爱的酒精。
这个医药团队中的每一位专家都仔细研读了007的所有小说,在统计出邦德的饮酒清单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邦德在小说中写到的一百二十多天里总共喝掉了1150多杯酒,也就是说,他差不多每周要喝掉64杯酒,这比英国卫生官员建议的每周最多喝21杯酒还要多出3倍多。
在《皇家赌场》中,邦德在飙车前喝了将近40杯酒,结果导致车失控,他不得不在医院养了14天的伤。
而且,在每部007电影中,只要在酒吧叫伏特加马提尼,他都会说:“伏特加马提尼,要摇的,不要搅。”
未来这位出色的特工很有可能患上肝硬化、癌症、抑郁、高血压或中风等疾病,而长期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小脑病变。
邦德是酗酒者中最严重的“病人”,就算他自己愿意戒酒,也未必戒得了。
小编趣侃:
007邦德竟然是个名副其实的酒鬼,我们应该都不想让这样一个人来解除一枚原子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