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的字体设计变革

来源 :包装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w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互联网时代语境下,新媒体以其传播高效、方式多样、交互便捷等特点赢得了更多用户空间.研究在新媒体视域下字体设计相较于传统媒介的变化和优势,以及新媒体视域下新的字体设计创作手法.方法 针对新媒体对当代字体设计的多方面影响,包括表现手法、实现途径及需求变化的对比分析,研究其在新媒体视域下的变革与未来的发展.结论 新兴的技术手段对字体设计的影响越来越深,也影响着字体设计创新的方向与设计手法.新媒体视域下的字体设计不再是单向的基于传统媒介的设计,而是多维的、动态的,将时间、空间及抽象的视觉情感元素融入其中,借助新兴的技术手段和平台,注重字体设计的体验和互动,可以使其变得更加贴近受众的真实感受.
其他文献
目的 立足书法现代化传承,基于沉浸理论对书法移动应用平台展开实证研究,探索用户在使用书法移动应用时的情感体验规律,旨在挖掘科学的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对16名产生沉浸体验的用户进行深度访谈,提取用户达到沉浸体验的影响指标,基于沉浸理论的条件要素对影响指标进行编码并制作初始问卷,预测试后开展大规模的正式问卷调研,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明确且清晰的目标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关键维度,该问卷能够有效测量使用书法移动应用平台的用户是否达到沉浸体验.同时,适时有价值的反馈及技能与任务挑战相匹配也
目的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智能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探索老年用户对服务机器人外观形态的情感偏好.方法 眼动评价是研究老年人视觉、情感认知的主要方法,以65岁为基本年龄的老年用户为对象,选取市场上现有的真人型、仿动物型、拟人型、拟物型4类老龄服务机器人的正面图片作为刺激材料,15名健康老年人作为被试者,以眼动追踪为主、主观问卷及心电为辅,3种测量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深入探讨被试者面对不同服务机器人外观形态设计要素时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结论 结合3种测量数据可知,老年用户对服务机器人头部形态的
目的 现有图标语义与设计元素之间通常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导致老年用户在辨识图标语义时常因心智能力不足而遇到困难,需要平衡老年用户图标辨识能力与产品施加给用户的挑战之间的关系,并搭建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方法 前期以心流理论和能力需求匹配梯度模型为基础,将家电图标按照认知方式进行分类收集.后期进行老年语义认知能力评估测试,具体阐述用户能力与图标认知效率的联系.结果 建立老年认知能力需求匹配梯度,通过洗衣机“手洗模式”图标设计,对该梯度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论 在设计多样性的要求下,在图标设计时可优先选择
目的 解决当前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功能分区混乱,色彩、布局、交互流程等方面都缺乏人性化研究,所导致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方法 将情境设计理论和用户体验层次模型相结合,提出构建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界面的交互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进行了需求定义和功能分析,并对系统功能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接着在“概念—原型—视觉”的情境求解过程中,设计了交互逻辑和视觉元素,提出了高效的、符合用户认知的交互设计模型;最后运用Unity3d开发引擎,对上述虚拟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开发.结论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
目的 研究体温测量仪造型特征与用户感性意象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出符合用户偏好的体温测量仪.方法 以魅力工学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评价构造法对目标用户进行访谈,整合收集的访谈资料,提炼出8项体温测量仪造型魅力因素,以及其包含的25项具体魅力形态特征,进一步运用数量化I类理论,分析用户感性意象与体温测量仪魅力形态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明确各个具体魅力形态特征对用户感性意象的影响程度,为设计出符合用户偏好的体温测量仪造型提供设计参考.结论 以实验研究结果为设计依据,完成体温测量仪的造型设计,通过对比实验对设计结
目的 研究非遗文化APP交互界面设计.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及竞品分析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APP样本,归纳出视觉呈现、功能属性、交互体验3个维度,以此确定非遗APP中的关键设计要素及要素水平,然后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18项设计组合方案,并依据用户需求偏好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得出设计要素及各项要素水平的效用值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确立非遗文化APP的界面设计原则,最后以蔚县青砂博物馆APP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 针对非遗类APP的问题和用户偏好度,设计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非遗文化APP交互界面
目的 探索以诠释项为理论基础的产品仿生设计思路,并将其转化为产品造型仿生设计方法.方法 以仿生设计层次为基础,以皮尔斯符号三性论为切入点,阐述生物、产品在形态符号解释和功能符号解释方面的内容.建立生物对象符号解释和产品对象符号解释间的联系,并以此映射关系为基础,提出产品形态仿生设计的方法.结果 通过符号解释之间的联系,以实践的方式建立鲸鱼与2种不同产品间的联系,分别推导出2款具备典型生物特征且产品类别指示明显的设计方案.结论 仿生产品设计结果作为符号,被指向其生物对象和产品对象,以诠释项为基础建立的产品仿
目的 为了研究并解决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反映技术人员对机床设计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AHP和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搭建模糊评价模型;通过调研和专家意见,从技术人员物理尺度、安全性、功能与操作、美学和操作人员期望等5个层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主观权重分析,通过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权重分析,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以机床操作人员的需求为基础,通过对专家和技术人员调研数据的分析,设计了较为完善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结论 AHP-熵权法较大程度地保留了技
目的 为减少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对其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能够改善该行为的产品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评价矩阵,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通过评分的方式建立评价矩阵,根据得出的权重值,计算出正负理想解和各方案的相对贴度,从而选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结果 个人认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移情能力是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根据主要影响因素设计的3款产品中,智能交互音乐鼓的设计为最优解决方案.结论 通过层次分析法与逼近理
目的 得益于显示技术和智能材料的发展,信息传播的载体越来越丰富.用户界面的形态从静止的平面转向可折叠、可变形等多样形态.用户获取信息的媒介也从二维空间转向多维空间.上述变化对设计表达和用户体验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与要求.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设计实践,归纳了柔性显示技术驱动下用户界面的形态特征,分析了柔性显示界面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结论 从信息维度、界面呈现和交互行为3个方面,通过设计实例论述了设计建议与策略.从信息与物理空间的融合、生态智能反馈等角度讨论了未来柔性用户界面的应用场景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