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中的渗透研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美术的教学工作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高中美术中应该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所以,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从“基于教材”“注重故事”“课堂活动”“户外参观”四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中的渗透研究。
  关键词:高中美术;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文化,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中国艺术的熏陶,有助于学生自身艺术情操的提升和人格素养的塑造,并且,通过对我们悠久历史的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学生的重要性,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各项水平。
  一、基于教材,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
  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教学的根据和基础就是教材,对于教材的深入和解读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教材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作为任课教师,要注意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个人能力。
  具体来说,在学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的优秀美术形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有关新年的来历和风俗形成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出来,像是,“年”的传说,“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人类的聚集地来一次,人们把年每来一次称为一年。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亮光和响声,于是人们就将红纸贴在门前,用火烧竹子来驱赶年,这就是贴对联和放鞭炮的由来。”,“饺子”的来历,以及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的兴起,对联的文化,烟花在新年中的地位等等,当然,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应景”的内容,向学生讲解一下习俗中蕴含的规则,就像对联中蕴含的对仗、平仄等等,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学习,增长自己的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注重故事,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好奇心的范围已经从“任何事物”变到了“具体事物”上,由于我国的高考应试教学机制,导致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有所欠缺。只知道一些传统的故事、传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广大美术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文化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具体来说,美术教师可以和语文教师积极地沟通,通过沟通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如果学生下一节课要学习古诗,那么美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工笔画等,带领学生了解传统水墨画的同时,找一些有关于国画的一些有趣故事讲给学生听。比如戴嵩画中的牛尾巴的故事: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通过这样有趣的文化小故事,激发学生对戴嵩作品的兴趣,然后我们再适时地放出戴嵩的作品,并以此为例对学生进行传统水墨画知识的讲解。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感受
  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开展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美术作品的制作,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能力非常有效。而传统文化的学习一大难点就是传统文化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远,加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我国,特别是年轻人的群体所带来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痕迹在生活中越来越轻,慢慢地学生在心理上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不了多大的兴趣,反而在生活中更喜欢过西方的传统文化节日。简要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让商家无法从中创造资本,和消费主义不契合,故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淡,学生也只能从图片和文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使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课堂活动出发,开展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课堂活动,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
  具体来说,我们就可以开展以剪纸为主题的课堂活动。首先,我们拿出一张剪纸让学生欣赏,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教授学生一些剪纸的技巧和方法,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剪纸工艺的创作,看看哪一组的学生剪得又快又好,最后,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评比、总结、梳理,并对剪纸比较好的小组颁发小奖品。美术教师也可以换一个主题“捏泥人”,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学工具对学生展示精美的泥人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的捏泥人所需要的材料,并亲自教授一些捏泥人所需要具备的方法和技巧,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捏泥人的自由创作,看看哪一个小组捏出的泥人的美术价值高,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比、总结、梳理,并对捏泥人比较好的小组颁发小奖品。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魅力,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欣赏和创作能力。
  四、户外参观,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素养
  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他们默默承受着高考所带来的压力,这对于学生的健康生活是不利的。故,高中美术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关于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缓解高考所带来的压力的同时,更好地学习中国的游戏传统文化。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周末的休闲时光中带领学生进行博物馆的游览,让学生实地的考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出的文物。这不同于直接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去进行博物馆的游览,是建立在更高的层面上的培养,是从历史的角度从侧面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文学馆,从文字的角度,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些文学作品看起来和中华文化没什么关系,实际上,那些写出那些名垂青史的文学作品的作家都是经受过中华文化的熏陶而成长起来的,故参观文学馆,也是侧面培养教育的策略之一。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现代艺术馆,这个是从反面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学生只有接触了足够的文化形态后,才能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也才能够在心里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继而能够自觉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的美术教学是学生审美情趣和个人情操培养的重要途径,关系着学生个人审美观念的形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认识到高中美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运用 [J] . 丁龙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9 (16) .
  [2] 高中美术教育美育教育模式的探究 [J] . 沈奕 . 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18 (11) .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很多教师对高中学生的数学教学看的越来越重。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名学生求学期间的重点课程,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现今的高中教育体系中,很多数学教师都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而化归思维作为一种简单有效且便捷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很多高中教师的青睐。  关键词:化
期刊
摘 要:化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逐渐迈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并迎来了新的挑战,亟需转变教学倾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
期刊
摘 要: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全面发展,人教版教材把阅读材料作为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来开发。其目的是利用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较强的阅读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利用阅读材料进行高中数学教材解读时,高中生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自身的能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发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解读;课堂教学;阅读材料;实施方法  在人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中,阅读材
期刊
摘 要:岁月如梭,转眼我已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余年。二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从一名羞涩稚嫩的青年教师转变成了大家口中所说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在这二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慢慢的从一个对学生对教材都感到陌生的青年教师逐渐变成了有着相对丰富经验的老教师,真正的成长为一名经验型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祖国稳步快速的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习惯反
期刊
摘 要: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具有独特的班级文化。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校积极性和团结意识,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费心思、下苦功,引导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笔者就此作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特色初
期刊
摘 要:本文中的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自主性,即教师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探究空间,延伸学生的知识运用视野,增强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本文重点从生活情境、翻转课堂、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对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进行简要解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解题思路,不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关注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材文本是读者与作者的桥梁,也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中遵循新课改倡导的生本思想,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学生的潜能,推促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施教策略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
期刊
摘 要:新时期教育教学在不断的深化改革,目的就是使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提升学生的学识素养,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具竞争力。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只有构建适合本班级的数学课堂,才会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困境;策略探讨  前言: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成绩对于学生高考综合成绩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学生的基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合理的开设一些自主性区域活动,能够有效的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以自由、自主的活动方式充分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所在。而低结构材料在自主性区域活动中的合理投放,对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实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主性;区域活动;低结构;材料;投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定义为了一种对经验的直接获取行为,《指南》中要求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创造有
期刊
摘 要:阅读是高中语文考试的主体,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考试出题角度的灵活性、多样性不断增强,传统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式阅读和保守固化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实际教学和考试的要求。语文阅读,不仅需要对基础知识有牢固的掌握,还需要有开阔的思维灵活应变。现在,越来越多的文本倾向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学生既要会读,又要会思考。既要了解传统文化,又要能分析现代社会的问题。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析,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