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茧都,灿烂见证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8月8日 阴
  第一次那么郑重地参观了家乡的丝绸产业史。经过老师的组织,我们来到了富安茧丝绸文化馆。三层楼的建筑,外表并不华丽,但是那简单的装饰却给人心境开阔之感。
  寓安被誉为“中国茧都”,这里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蚕,桑树遍布,这里养蚕缫丝的技术也是国内一流的。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丝绸文化馆。
  刚进门便被那复古的气息笼罩住了,大家不禁“哇”地感慨起来,走出去便看到了一尊白色美丽的塑像。大家便好奇地询问老师,经过老师介绍,才明白了那塑像是嫘祖——缫丝的发明者。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黄帝战胜了凶恶的蚩尤,回师路上,蚕神化为一位美丽的少女,手捧着白花花的果子敬献给黄帝,向他表示祝贺,黄帝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稀罕的东西,一见之后十分高兴,忙吩咐元妃嫘祖煮食,嫘祖把白果倒进锅里煮,并不停地用木棍搅拌,谁知木棍上缠绕着许多像头发那样粗细的白丝线。嫘祖是位心灵手巧的女人,见了白丝线,想:如果用这细丝织成布,那做出来的衣服准保又舒服又漂亮。于是她就抽丝织了一匹又轻又软的绢,随后用绢给黄皇做了一套衣服,果然,衣服又舒服又好看,远胜兽皮麻布。自此以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制衣就在嫘祖的指导下开始了。后人为了纪念嫘祖的功绩,尊称她为“先蚕娘娘”,有的地方还建庙祭祀她。原来养蚕缫丝还有这么一段美丽的传说,不禁给丝绸添加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再往里面走便是一些成品和古时候缫丝的器具。用这些器具缫丝似乎叫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也正是这些简陋的设备,加上古人的聪明才智,同样也创造了我国古代丝绸的辉煌与奇迹。
  二楼已经没有复古的气息了,这是富安茧丝绸产业馆,主要集中展示的是富安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卢克松及一班人的创业历程。经过历史年轮的碾磨,富安从杂草丛生的贫困状态到现在桑树成林,楼房林立,可谓是沧桑巨变啊!这些都要归功于养蚕缫丝这条致富之路。
  三楼是丝绸展示厅,集中展示了各种款式、各类规格的丝绸服饰等,滑爽柔软的质感,使人浮想联翩。
  茧丝绸文化馆既有我国古丝绸文化留下的足迹,也有当代丝绸人谱写的新篇,内容丰富,也是集古今于一体的丝绸文化馆,心中的自豪自然不是用言语就可以表达的。
  追根求源,弘扬文化;沧桑巨变,历史见证;艰苦创业,硕果累累;精品荟萃,叹为观止。茧丝绸文化馆的设计理念,我想我们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富安的茧丝绸会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拭目以待!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中学虎阜文学社
  指导教师:崔旭晨
其他文献
9月20日 晴  田野  一场别开生面的疯狂  席卷枯枝败叶的凄凉  残褪的绿野纷扰苍黄  田埂的老牛懒腰伸长  旱地的棉花嫣然绽放  秋的欢歌笑迎红高粱  老农的锄头卸下夕阳  香樟树  临风捍卫长鸣的哨防  信念青枝绿叶的清香  陨落樟籽饱漓的皮囊  舞动荡气回肠的翅膀  瞬间吮吸新生的轻扬
期刊
那个下午的阳光很关。  慧儿约温小军去看一场看了无数次的电影《东邪西毒》,她说,让我们走在时光的灰烬里,去重温那个绝色的男人吧。她说的是哥哥张国荣。她喜欢哥哥已经整整一个青春的时光,那个绝色的男人从楼下飘然而下的那一天,慧儿的眼泪没有干过。  慧儿有时候总是胡思乱想,温小军笑起来的时候,嘴角的笑纹真像哥哥。  电影院里的人不多,老板别出心裁地在墙上挂着一种几乎是古老的风扇,没有外罩,只有三片叶子在
期刊
10月9日 晴  我到镇上念初中了,天越来越冷,早晨出门,地上铺着层白白的薄霜。每次母亲追出门来,“儿,戴上帽子,外面冷。”我只是头也不回地大声说:“没事,不冷!”就远远地走开了。  那是母亲自己縫制的一顶帽子,用的布料不知从哪件衣服的边角料中搜索到的。帽子的前沿是硬纸板外而包了层布,戴得久了,硬纸板软塌塌的,整个帽子也皱皱巴巴的。总之,那顶帽子是很寒酸的。  我宁可让同学们看到我稀而黄的头发叫我
期刊
10月5日 晴  落日的余晖映衬在天边,夕阳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被余晖拉长,斑驳了几个四季轮回,然后在惆怅里燃烧殆尽,化成灰烬跌入眼眸。  夕阳,虽然美,却也只是一抹残阳罢了,它比起清晨的万丈霞光,已黯然失色。失去了曾经的光华,无法撑起整片天空。  就如我,如今只剩下一张颓废的空壳,再也难以扬起前进的风帆。停留在失败的彼岸,海风中也弥漫着恐怖的气息。  残阳,脆弱的我,依旧相伴。我们自知照不亮天空
期刊
10月6日 晴  冬天的江南一下雨就特别冷。这是一种浸骨的冷,人无处躲藏。抬头是灰蒙蒙的天,低头是湿漉漉的地,落叶无力地匍匐在地,水坑冷冷地泛着光。这样的天气,人往往容易意绪萧索,缺少生机和热情。  又是一个雨天。天空飘着雨丝,开始雨并不大,我出门时没带雨具。等我赶到学校,雨渐渐大了起来,我到同事办公室去借伞。上课的时间快到了,我急匆匆地往教室跑。匆忙间,我的水杯忘在了同事的办公桌上,同事的办公楼
期刊
10月18日 睛  沉迷了一个暑假的OICQ后,我终于脱网了,这一切缘于她。  记得去年初中毕业时,身边的每一个同学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可是我内心却彷徨不安,因为我知道我考得很不理想。直到后来,同学中只有我没收到普高的通知书时,我才明白这三年我白白浪费了。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在人生第一次冲刺时,我就被淘汰掉了,上不成大学,自己以后凭什么去跟别人竞争?“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哼着周华健的,我
期刊
10月13日 晴  爱,是关心;爱,是呵护;爱,是包容。  她,对我管教不严,但她很爱我,她总是能给予我与众不同的爱。  她就是我最最亲爱的妈妈。  记忆中的她很忙,似乎有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但是她却会抽出时间来陪我。我要做作业,她就会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看着我把作业完成,看得我会咧开嘴傻笑。作业完成,她就会依在我的身边,认真地听我张牙舞爪地描绘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随着我的大呼小叫,她也会一惊一乍地
期刊
10月13日 晴  又是一年秋来到,桂花清香满城飘。傍晚时分和爱人在小区散步,阵阵桂花香扑面而来。每当此时,我就想起小时候祖母做的桂花糕,脑海里总会浮现这样一个画面——  一条很深很深的老巷子,夕阳西下映照下,光线昏黄,一位老妇人,略驼着背,推着一辆小破车,沿路大声地叫卖:“桂花赤豆糕,桂花赤豆糕……”声音嘹亮而婉转,惹得巷子里的好多小孩争相跑来解馋。这不是电影里的影像,而是我的祖母10多年的生活
期刊
10月1日 晴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势必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挫折,我们要面对,更要克服。不管是工作的不顺,生活的困难,家庭的不和等等,都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其中有一些,还需要我们有一种吃苦精神,敢于去闯,才能给人生一个满意的答案。  我认识这样一对夫妻,男的工作一般,工资也就是平均水平,女的则在一家私企上班,工资待遇也不好,那生活也就可想而知了。就是这样的生活,也由于一次变故给打破了,让一家人步
期刊
11月2日 晴  时已九月,秋意初露。  我伸出手触摸阳光,那感觉如触电一般。是啊,阳光也是一种奢望。  也许要算作“家门不幸”,我的家偏偏是坐东朝西,从此,我所能触摸到的也仅仅是那余辉,那夕阳。  每当我伏案“耕耘”自己那一番“田地”时,她总能轻轻悄悄地来到,或者是手上,或者是肩上,又或者在我笔尖上玩耍,反射出灿烂的金光,而每当我想看看她时,她却被远处的云朵所包藏,只化作一团团燃烧着的紫色云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