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医院于2018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0例,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中医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SAS)、抑郁自评(SDS)、心功能各指标、患者临床症状各指标水平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采取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心功能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
【机 构】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医院于2018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0例,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中医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SAS)、抑郁自评(SDS)、心功能各指标、患者临床症状各指标水平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采取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心功能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心率(HR)和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LVEDD)水平、心悸频率,心悸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来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6.67%(8/3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 (29/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组间对比上述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中医护理,能够在保证护理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缓解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其心功能,缩短心悸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进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其他文献
为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楔形管桩在静力沉桩过程中的沉桩挤土效应,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直型管桩与楔形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的差异,着重探讨楔角对楔形管桩沉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楔形管桩贯入阻力曲线呈斜“Z”型,直型管桩贯入阻力在沉桩中后期出现48.5%幅度的减小,楔形侧壁对土体的挤压效应是楔形管桩较大贯入阻力和较高竖向承载力的主要来源;无论径向还是竖向位移,沉桩前期楔形管桩位移较小,位移增长主要在中后期,挤土效应较直型管桩明显,而直型管桩沉桩过程中位移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挤土范围小于一般桩体;楔形管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疼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医院住院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骨痛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AS、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动态响应缓慢、传统PID控制并网电流跟踪效果差的问题,提出BP神经网络结合PID的控制方法.取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电路结构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采用具有动量更新的反向传播BP学习算法加快误差性能函数收敛,实时快速地输出合适的PID参数,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最后构建Matlab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PID控制器,BP结合PID的控制策略能更好地完成对并网电流跟踪,且速度更快、稳态误差更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从模拟试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制动鼓在循环刹车、受热冷却过程中基体组织的变化情况,说明了裂纹位置处的铁素体超标和石墨粗大产生的原因,得出了长时间使用的制动鼓基体组织转变的一般规律,指出制动鼓基体组织的变化是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产生裂纹、引起失效现象的根本原因.
为满足汽车控制臂疲劳强度高、刚度和弹性好、质量轻、尺寸和形状精度高的要求,研究了汽车铝合金空心控制臂低压铸造成形工艺,通过铸造工艺及浇注系统设计、模具设计方案等不断模拟分析、优化与改进,试验出了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铸造工艺方案,目前已实现批量化稳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