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近几年来,现在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更多的是缺乏实践性,通常传授的都是理论教学,所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则越来越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市场的需求。教学目的是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学以致用。因此,通过分析研究当今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在日后使该专业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模式的改革
  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在2012年的年底,我国的GDP总量已排名世界第二名,中国作为经济大国要转变为经济强国,则更需要加快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高等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时要切合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需求,因此,为实现我国的强国梦、建设创新型国家,需加快并深入探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来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也要进行改革创新,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性的人才。第一,复合型人才需要管理类人员扎实的掌握基本的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第二,应用型人才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实践性,有独立性、良好的社交能力、优秀的表达力和实操能力,能直接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第三,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在具有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基础之上,并通过不断的学习,让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培养自己具有创新思维意识。因此,现在的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优秀的理论专业知识,并且还要具备创新和团队写作的精神,还有在大学期间能够培养优秀的沟通技巧、交往能力以及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尽快的适应社会节奏的发展。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培养目标的功能性不明确
  现如今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广受人们关注的行业,各个高等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也逐步走向大众化,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无论中专、大专、本科等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都没有自己的特色,都是不断的重复使用传统的理论,也使得学生没有了鲜明性和独特性,在实践中较难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培养目标的单一化
  在多数的高校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上,各个学校都注重以老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自我主动性和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中大都趋于单一化和相同化,培养目标都是根据专业大纲的目标保持完全的一致,缺乏专业的创新性和特色,教学目标太过单一化,在人才的培养上,缺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在思想观念上也相对落后,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就会满足不了社会的多元化。
  (三)理论知识与实践性脱节
  现如今的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则是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更多的还是通过课堂的形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按部就班的依赖于课本,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的课程片面,学科基础覆盖面不够广泛,缺少像法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领域,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单一,综合素质欠佳,经验视野也匮乏,当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員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觉得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之中并非会用,不能巧妙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他们在岗位的适应性慢,因此,我们要加快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为了能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在培养专业人才时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创新:
  第一,创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现在已有部分院校开始开门办学,就是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优秀人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立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教育方式。建立校企合作对学校而言,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改变,并更能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对企业而言,师生可参与企业的部分项目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就是当校企合作时,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培养需要与学校的培养方案相结合,这样可缩短培训时间和成本,加快市场经济建设。
  第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优化。在当今社会中,人才的挑选更注重其综合素质,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经验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要从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实践式教学,老师引导教学,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是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要与实践内容相结合,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渗透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
  第三,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海外的著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学生跨国交流,并学习其优秀的文化,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国外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实训课程,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能够学以致用,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第四,与区域需求相结合并进行考核评价。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联系在一起,突出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并与当地区域的经济特色相结合。为提高专业人员的质量,需对培养人员进行考核评价,比如,学校布置的学生在企业实践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多方面,积极听取校外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在之后的教学中做出更正与改进,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自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时,社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也在逐步提高,要求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能够有实践力、创新力,并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和沟通能力,注重人员的全面发展,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性在这个社会是无法立足的,因此,工商管理专业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可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制定一套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总之,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创新与实践中总结人才培养模式的缺点,并及时更改,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鸣放.优化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實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2]陈思源.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与“四种能力”培养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
  作者简介:申江灏(1979.01-),男,河南鲁山人,硕士,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是强调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熔铸。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要素,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质量与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文素养的内涵和意义,重点论述了在实践中如何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必要性;提升途径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诸如儒家的仁爱、节
我读高中时,父亲在矿井下工作,十余元的月薪自然不足以给我买一双上好的皮鞋,于是只好穿他的劳保鞋--一种长至膝盖的水靴,每天在雨水泥泞里奔波一二十公里,美观是谈不上的,而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DN且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严重程度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来判断,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等,且病情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就会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危
期刊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了椎体成形术治疗的48例(53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于术前、术后3d和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有的加工尺寸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形位公差要求;而有的加工尺寸,既未标注尺寸公差要求,又未标注形位公差要求;这些没有标注的部位并非无尺寸公差和形位公
目的:分析鹿茸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特异性,建立双重PCR技术鉴别鹿茸真伪的分子指纹特征.方法:利用碱变性法提取梅花鹿茸、马鹿茸、驯鹿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将它们随机分为对照组(n=3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招生类型的日益多样化,高职院校学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对独立和自由的强烈追求,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趋势和学生表现出的新特征,要求高职院校要相应地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模式,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学生生活、学习、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教育,使其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一、高职院校学生自
经过几年苦读,汉斯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想起在此之前的坎坷生活:可恨的中学时代,从父母家逃离,异地单调的大学生活,这一切都充满了紧张和焦虑。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