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小棍子的手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腦”,我们的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吃饭、穿衣、写字、做手工……在汉字中,有很多部件都表示手,如“扌”“又”“攵”,等等。
  “攵”念作pū,你看它的“老照片”,就像一只拿着小棍子的手,它拿着小棍子在做什么呢?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瞧,一个小朋友手拿小棍,骑着黄牛边走边唱。“牧”这个字,就是手拿着小棍在赶牛。专门负责放牛、放羊、放马的人就是牧民。“放”字里也有一只手拿着小棍,你找到了吗?
  咦,这个小朋友怎么哭了?原来爸爸拿着小棍子正在打他的小屁股,教育他呢!


  教育的“教”字中也有拿着小棍子的手。“教”字左边是孝顺的“孝”,上面是“老”字头,表示老人;下面是“子”,表示小孩子。“孝”字就像爷爷奶奶老了,走不动了,小朋友当爷爷奶奶的小拐棍,搀扶着他们走路。“教”字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是需要手拿小棍子去教育他,帮助他改正的。
  小朋友上学了,除了学习各种知识,还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就像《三字经》中所说的“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小朋友们要懂得孝敬父母,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同学朋友,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人。
  (史春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其他文献
李斯造小篆
期刊
教師作品选登
期刊
米芾是北宋有名的书法家。有人向宋徽宗進言,说米芾的书法、绘画堪称双绝。
期刊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吧?当你从噩梦中醒来的时候,好庆幸只是在做梦,不是现实;可是我们在好梦中醒来的时候,会好懊恼,好希望再次回到梦中,回到美妙的梦境不要醒来,是不是?  梦到哪里去了呢?我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怎么办呢?让我们跟着诗行一起寻夢吧!  梦会藏在哪里呢?还在床上吗?在枕头里找,在被窝里找,可是……找不到!在家里吗?把门关好,把窗子关好,可还是找不到!梦到底会在哪里呢?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去
期刊
看见“手帐”这个词,大家可能会觉得它指的是记账的本子,其實它是个舶来词,在日语中是笔记本的意思。手帐的功能多种多样,并不仅仅局限于记账,概括说来,它是一份对生活的记录。    同学们想必都对书法有兴趣、有热情,完全可以为自己做一本“书法手帐”呢!练习硬笔书法的同学们,可以在兴致来时直接在手帐本上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练习软笔书法的同学则可以利用回形针等工具,将自己平时的“得意之作”固定在手帐本里。还
期刊
古代故事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段写得非常有意思的文字,将孔子接待盲乐师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历历如在目前:  有位名叫冕的盲人乐师来拜访孔子。孔子闻声便赶忙迎上前去,搀扶着盲人,往屋子里慢慢地走。走到台阶前,孔子便提示道:“这儿是台阶,抬腿!”进到屋子里,来到席子前—— 那时候人们是席地而坐的—— 孔子又对盲乐师说:“这儿是坐席,请坐!”等到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又一一向盲乐师介绍道:“某某坐在这
期刊
颜杲卿和颜季明,还有“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皮皮和洛洛这两个小淘气包。  “万万没有想到,顏真卿家的故事这么感人!”皮皮感慨道。  “我还以为书法家只会像王羲之那样读书写字做学问呢。”洛洛说。    “谁说书法家只会埋头做学问?”洛洛爸爸笑着说,“徐悲鸿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许多读书人的身上,都有着铮铮傲骨,这刚烈的骨气一点也不比在战场厮杀的将士逊色
期刊
大家好,欢迎收看《姓氏快问快答》节目。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答题嘉宾,晓飞、林红和李明。本期节目的主题是“林姓探秘”。  林姓是个古老的姓氏,它源于忠臣比干。商纣王昏庸无道,比干因为直言进谏被杀害。比干的妻子带着儿子隐居山中。后来周武王為了纪念比干,给他儿子赐姓林。最初林姓人口聚集在北方,后来因为战乱南迁。那么问题来了,谁知道现在哪个省林姓人最多?
期刊
如果说信也有色彩,那今天小鸿雁要带给大家的可能是一封灰色的信。因为这是一封出自北宋书法家蔡襄之手的报丧信。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1055年,本在朝廷做官的蔡襄向皇帝请辞,希望回到故乡福建,因为他的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蔡襄带着一家人离开了国都(河南开封)。没想到令人期待的回乡之旅刚刚开始,一场灾祸就从天而降。  一家人到达南京(今河南商丘)时,蔡襄的大
期刊
習字比比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