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须正视表解法的副作用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yhu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表解法是将历史事件名称、背景、过程、特点、作用、意义等要素,以特定的范式概略呈现与展示的一种复习方法,具有項目周详、内容简要、高度归纳、利于对比等优点。它是一种常用的历史复习方法,在章节、单元复习课中被用得较多,在高考复习课中被用得更多。然凡事皆须有度,历史表解法的使用也有“度”的规定性,这主要表现在:(1)方法操作规程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宜过度。过分的越俎代庖,对于表格中要填的内容全部由自身包办而不留给学生去做,最终只能收到“填鸭式教学”的效果,无任何便利与优势可言!(2)复习目标实施上,表格所要填写的内容须规范。对于对复习意义不大、难度过低、内容繁杂的项目应尽量省去,以节省篇幅;而过度归纳与概括的抽象性项目,学生不易理解的,也不宜放在表格之中。基于以上两点,历史老师在复习方法的选择上,当慎之又慎;如若不然,表解法用得多了,副作用也将愈益增多,甚而至于对学生复习效益的提升起抑制作用。下面是历史表解法副作用的几种表现,笔者将其罗列出来,冀给使用该法的老师起警示作用。
  
  一、实施效果上的“三个缺憾”
  
  1 不利于复习积极性的发挥
  人脑对于历史信息的处理能力在额定时间内是有限的。由于历史表格中所承载的信息量过大,在通常情况下,除了少数尖子生外,大多数学生无法在当堂课内将老师在表中列出的知识内容完整吸收并消化,须留待课后去处理。这样的复习课,一旦连续上了好几节,势必导致大批学生因善后复习任务完不成而掉队;疑难问题累积过限,学生必然会对历史复习产生焦虑、急躁和厌倦情绪,甚至可能导致其复习信心和积极性的完全丧失!
  
  2 不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需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复习课上的历史表格大多是教师早先设计好的,在格式的安排上,几乎完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给学生自设的机会绝少);表格内容大多是教师事先拟就好的,学生对于其中的内容只是被动接受;即使有少数几个格子留待学生填写,其内容也大多是思维含量极低或者基本没有思维含量的历史名词或者历史数字。此时,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取消,知识与技能转换的思维空间被剥夺,其思维能力如何提升?
  
  3 不利于自主复习方法的养成
  由于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探究,总是惯于沿着从已知内容去推测未知内容的历程前行;而在运用表解法时。表格中提供的内容,往往呈“跳跃式”的,不具有连贯性。为此,历史表格所呈现的内容,如果是适量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将其连缀起来,但这在总复习时是绝无可能的。表格呈给学生的知识往往呈“爆炸型”的,它不给学生以任何回旋余地。这不但迷忽了他们对问题的探究方向,也捆住了他们对问题探究的手脚,使他们变得无所适从!
  
  上述缺憾基本是由教师对于该法的操作规程不当造成的,与历史表解法的好坏无关。教师只有准确摆正自身在历史课堂中的位置,正确处理师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才能避免犯同类错误。
  
  二、表格建构上的“三大缺陷”
  
  表解法的优点无法拦截表格建构上的缺陷。笔者发现,表格中的“陋、错、残”三种现象异常突出,它对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存常起干扰作用。
  
  1 陋
  在复习阶段,教师因时间关系或责任心的缘故,在表格的使用上,采取“拿来主义”。复习课中的历史表格多来自网上或教辅资料,教师在使用之前,如果没有仔细审核,势必会将一些掺杂着错误的东西带进课堂。以下是某杂志刊登的一张表。
  此表看上去很完美,但你若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其中有些内容是经不住推敲的。如外交一栏,中国——“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其中既有政策方面的“闭关自守”,又有对外界的认知水平方面的“愚昧无知”;而英国——“殖民扩张”,个中既可表示“外交政策”,也可表示“外交行动”,这显然是违反叙事的“同一律”的。
  
  2 错
  有些教师,为了表格项目名下“填料”的对仗美,“强行”将错误的东西添加其中,致有“削足适履”之嫌。如下表。
  
  表中的英国元首权力一栏填“无”,显然是错误的。设想一下:既然“无权”,又设它干嘛?其实,英国元首至今仍然有在首相建议下解散议会的形式权力,战争时有代表英国对外宣战和媾和的形式权力,元首既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又是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3 残
  常理,知识总结性的表格,其内容的归纳必须完整。事实上,在许多时候,这一起码的要求却经常达不到。请看下表。
  表中的“原因”及“影响”,因格子偏挤,都没能完全显示出来。“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除了根本原因与导火线外,还应包括“欧美列强的态度”与“清政府的错误政策”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还应包括“列强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因素。同样,“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应从“对中国、对日本、对朝鲜、对远东”等多角度来考虑,岂一句“瓜分狂潮”就能说得清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还应作细致分析,一句话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学生如果仅记住表中这些内容,不仅思维角度会受限,还势必在考试中丢分!
  以上三大缺陷,看似由表格自身造成的,其实也是教师人为因素所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论他是功底扎实的学者型老教师,还是功底虽薄但谦虚向学型的新教师,都不会犯或很少犯类似的低级错误的。
  
  三、表格自身难以回避的“功能缺陷”
  
  由于表格框架结构的限制,许多该展开的考点内容不能完全展开,重点问题不能深入挖掘,不利于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任务的完成。
  由于表格内容的简明性,使得表格中的内容知识点显示得过于单调,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极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不能保持他们注意力的持久稳定。
  表格显示的内容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以致降低他们的记忆效果。
  受表格框架结构的制约,课本知识结构中的各“小标题”很难被一一纳入其中、标注出来,这极易导致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整块漏失,影响复习内容的整体性与完整性。
  针对以上几项表格功能缺陷,教师要采取变通复习方法的手段去克服。对于可比性较强的知识点,如两次工业革命、两次鸦片战争等,要尽可能采取表解法去复习,以提高复习效率;对于个性突出的知识点,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等问题,则应采取专题式的办法去整理,灵活处理。
  总之,作为一种常用的复习方法,历史表解法有其独到的优势,然而“优点”有时却可能变成“缺点”。历史表解法的“副作用”不能小视,历史老师应认真对待。好的历史复习方法有多种,教师在复习时应采用多元化的办法,宜述则述,宜表则表,灵活多样,各擅所长。要走出一条切合学生实际的创新型复习道路,不能局限于某一方法上,更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某类“考点知识表格全解”等教辅资料上!
  
  (责任编辑 关燕云)
其他文献
教研活动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本组需要或学校的安排开展起来的、针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为探究内容的活动,是教师提高个人教学素质、教
通过对河北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在耕种、生长及收获环节中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与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的生产成本最高,小麦其次;在农业劳动力日益减少
当前,信息系统已经渗透到高校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随着信息系统使用时间越来越长,积累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庞大的数据量一旦丢失或是受到攻击而破坏将会给所在单位造成工作的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建设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结合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网络安全建设要求,探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安全技术部署、防护对策等,为患者隐私信息提高保障。
教学实绩考核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给我们的新课程教学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如何趋利避害,用好这把双刃剑,是摆在各中小学校和学校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如果教学实绩考核实施不当,会产生负面效应。    一、 考核不当的负面效应    1.南辕北辙的误导效应。就是中小学教师把完成考核指标当成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而不是增加公共利益的手段,造成实际教学工作中为完成考核指标不计代价、不择手段
对姜黄属SRAP反应体系进行了Mg2+、dNTPs、Taq酶、引物及模板DNA浓度等方面的优化,优化后的条件为:反应总体系为26.5μL,包括DNA20 ng、Mg2+2.5 mmol/L、dNTPs 0.05 mmol/L、Taq
学校危机是指在学校内外突然爆发的,干扰和破坏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威胁广大师生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对学校发展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事件。学校危机具有爆发的突然性、情境的不确定性、时间的紧迫性、强烈的破坏性、社会的敏感性等特点。信息公开是学校危机应对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在危机应对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公开相关的事实信息,可以满足公众了解事实真相的需要,稳定公众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提高公众对危机
当下时代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但是大数据的出现也使信息安全面临着一些问题,本研究对数据分析和信息安全防护做出探讨。
本文通过对企业公文电子审批系统的实施和规划,探究文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的是一套用于企业收发文的电子审批信息系统。
一、问题提出    目前部分学校中的教师处于疲于应付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状态。常常听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说工作真累,一天到晚要工作很长时间,不仅要教学、进行学生管理,还要应付其他的杂事,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用于吃饭、睡觉,不要说有其他的活动。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一名普通的高中班主任A老师的平常工作的一天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  A老师的一天只有8小时50分钟是给自己的,包括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