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了解当前医学职业素养教育的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医学职业素养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

方法

作为中南大学所承担的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项目合作研究者之一,利用项目组编写的"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价调查表",随机抽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名实习生(通科实习阶段)、200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5名实习生(通科实习阶段)和2005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5名实习生(专科实习阶段),将其分为3组。

结果

在"利他主义""荣誉感与正直""关怀仁爱之心,善于交流""尊重他人""尽职尽责""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和"领导能力"7个职业素养及其要素方面,3组实习生的自我评分和带教教师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生职业精神素养总体较高,但医疗公平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特别需要加强其学术道德建设以及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素养。

其他文献
在梳理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包括军医大学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及管理的军事医学教育思想体系。该体系以发展军事医学作为核心主题,教育思想内容全面、层次清晰、相互联系,具有方向性、结构性和整体性,回答了为何办学、如何办学等关键问题。程天民作为军医大学校长所具有的成熟品质是其教育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渊源,而其能够成功实践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了"以质量取胜、以特色
目的探讨医学跨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方法由来自多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讲授跨专业课程。通过合作课程、整合讲授课程、集合式课程、教阶式课程、链接课程模式,使学生在一门课程中接受不同学科教师的影响,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思考问题,正确看待教师的知识权威,培养学生质疑、批判、论辩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结果医学跨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智力和管理上的合作范例,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习得合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自选举产生以来,紧密结合医学教育实际,深入开展医学教育研究;加强医学教育国际交流,促进医学教育国际合作;关注医学教育发展动态,开展丰富多彩专题活动;重视学会刊物作用,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同时,学会定位和功能有待完善;学会经费有待充实;秘书处工作有待加强。因此,建议进一步明确学会定位和功能;结合医学教育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加强与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合作,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