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男性,84岁。因"餐后突发右侧胸闷胸痛3 d"于2011年1月8日来院求治。疼痛为持续性,伴恶心,无呕吐及发热。发病以来仅能进少量流质,排大便1次。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10余年,5年前曾因食管裂孔疝经左胸行疝修补术。体格检查:体温37.2 ℃,神清,心律齐;右下肺呼吸音低,叩诊呈浊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4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性,84岁。因"餐后突发右侧胸闷胸痛3 d"于2011年1月8日来院求治。疼痛为持续性,伴恶心,无呕吐及发热。发病以来仅能进少量流质,排大便1次。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10余年,5年前曾因食管裂孔疝经左胸行疝修补术。体格检查:体温37.2 ℃,神清,心律齐;右下肺呼吸音低,叩诊呈浊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4.6%。心电图:窦性心律。心肌酶谱:正常。胸部X线片:右膈上下方见宽大液平面(图1)。
其他文献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肝移植术后胆管铸型患者与某些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大都表现为高热,黄疸,肝功异常等,而且胆管铸型与结石在外观上亦类似。为了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我们进行了对比研究。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止血方式对于失血量的多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术中采用传统的止血方式存在后关节囊出血部位暴露不充分、容易忽视潜在出血点等缺陷,不能做到充分止血,而注意处理后关节囊的改良止血技术可以部分克服上述缺点,止血相对比较充分,临床实践证明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伤口引流量。
患者 女性,55岁,因"右膝关节剧烈疼痛伴活动受限5 d"入院。患膝疼痛呈持续性,负重及屈伸活动时疼痛加重,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理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反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明显活动受限。既往无膝关节外伤史,无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等病史。查体:右膝无明显畸形,皮温稍高,皮色正常,浮髌试验(-),右股骨外侧髁局部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度为0°~30°,因疼痛剧烈患者拒绝接受与屈膝活动有关的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常见而难治的心血管急重症,目前多数报道中IE手术病死率仍然较高,这可能与不典型病例的明确诊断与正确治疗相对延迟有关,而血培养阴性是导致诊断和治疗延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2例自体瓣膜I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血培养阴性自体瓣膜IE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移植肾积水、肾功能受损。国内也有过此并发症治疗的相关病例报道[1-2]。我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开放手术、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腔内治疗等多种形式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骨远端负重关节面的骨折,约占所有下肢骨折的1%,占胫骨骨折的3%~10%[1]。Bartlett等[2]将Pilon骨折的特征总结为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干骺端骨折,有不同程度的嵌插;呈粉碎、不稳定性,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表面不平;骨折可涉及内、外、后踝;75%~85%的患者可伴有腓骨骨折。复杂Pilon骨折主要是指胫骨负重关节面严重破坏、伴有大量干骺端骨块压缩、周围软组织严重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肝癌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1]。近年来,有学者将RFA应用于肝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HCH)的治疗,初步显示了疗效确定、微创、安全等优点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2-4]。但目前尚未见对于巨大HCH(直径≥10 cm)行RFA治疗的报道。我们自2004年6月起应用RFA作为主要手段或辅助手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Ⅴ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03例术前Ⅴ区淋巴结临床阴性、颈侧区阳性的初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0例,女性143例;年龄16~76岁,中位年龄42岁。手术范围包括病变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和同期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Ⅱ~Ⅵ区)。淋巴结清扫标本经病理证实颈侧区(Ⅱ~Ⅴ)有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χ
目的总结高场强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系统结合神经导航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初步经验。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有31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了经蝶窦入路1.5 T移动磁体双室设计的高场强iMRI及神经导航辅助下的手术。患者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47±11)岁;肿瘤大小1.8~7.3 cm,平均(3.5±1.2)cm。31例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25例,泌乳素腺瘤4例,生长激素腺瘤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超声的影像引导系统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ICMs)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40例ICMs患者在术中超声结合神经导航下进行手术,并对其术后情况进行随访。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58岁,平均34.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利用神经导航精确显示神经系统和病变组织的三维模型,设计手术入路并确定切口范围;术中实时导航定位病变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