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现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局部消融技术迅速发展,给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模式的变化,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的第三大治疗手段,也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是目前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1-6].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被认为是目前疗效最好,应用最为广泛的局部治疗手段,由于其有效性和微创性,与肿瘤治疗"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的原则相吻合,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现结合我们的临床研究经验,对肝癌RFA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尾状叶为肝脏Couinaud分段的Ⅰ段,它邻近第一肝门,上近第二肝门,后方则是第三肝门和下腔静脉.这种复杂的解剖关系使得尾状叶肿瘤的切除充满了难度和风险,术中处理不慎容易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致命性静脉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尾状叶肿瘤切除曾一度被看成是肝脏手术的禁区,也有学者称尾状叶外科为肝脏外科的最后领域[1]。
目的:在目前微生物敏感性水平下,预测美国医院药师学会等学(协)会外科手术抗菌预防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一、二代头孢菌素方案预防标准体质量(以60 kg计)和肥胖(以120 kg计)患
畸胎瘤为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0%~40%。近年来注意到畸胎瘤引发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ADR)脑炎,疾病进展快,具有一定的致残致死性,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行为异常、记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低通气症状,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行肿瘤切除手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卵巢畸胎瘤相关性抗NMDAR脑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