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有围棋心中存天地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uq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围棋活动中,能较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陈毅元帅曾赋诗云:“棋道虽小,品德最尊”。由此可见,围棋对弈体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做人道理,对幼儿的一生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围棋是一场竞技活动,有比赛就会有输赢,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对弈中看淡输赢,养成规则意识,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呢?
  在实践观察中我们发现,在孩子生活中比比皆是,表现为:受不得半点委屈,刚开始和同伴对弈,很多孩子赢了就非常开心,一旦输了就会耍赖、逃避、有的还会哭鼻子;有的孩子以为自己棋艺高超,不把别人看在眼里,殊不知“一山更有一山高”;还有的孩子下棋时毫无耐心,草草了事,什么顾全大局全然抛之脑后。孩子之所以有以上种种表现,和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现在的孩子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一家几代人疼爱着,便成了孩子刁蛮、任性、自私、不合群等种种表现。为此,在大班上学期、大班下学期时我们都下发了家长调查问卷,分析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其中包括以下八项多元智能:关心他人、解决纠纷、诚实守信、独立思考、意志坚强、自尊心强、善于沟通、自我控制,进而比较出孩子学习围棋前后规则意识、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孩子的八项多元智能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一定得提高。可见,围棋对孩子的个性品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通过围棋活动我们看到内向的孩子学会与人交流了,多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了,懒得动脑筋的孩子学会思考了,爱动手打架的孩子学会礼貌了,胆小娇气的孩子能勇敢面对一些困难和变故了……我发现围棋活动不仅激发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幼儿的其他多元智能都有明显的提升。在我班开展围棋活动时,我们并不要求孩子的棋艺有多精湛,更多的是让孩子快乐学围棋,轻松习礼仪。
  一、举棋不定 独立思考
  班上有些孩子生性胆小、羞怯,在对弈时,这种个性也表现的淋漓精致,一次小梦和圆圆在对弈时,圆圆是个急脾气,只听见她在一旁一个劲的催:“快点呀,快点下呀。”而一旁的小梦呢?手中握着棋子,眉头紧锁,久久不知该下哪里。好不容易一步棋走好了,又该走第二步、第三步,仍像刚才一样迟迟不肯落子。这时,一旁的豫豫看不下去了,“你下这里呀,不下这里要被她吃掉了。”面对同伴的提醒,小梦像拉住了救命稻草,毫不思索的下在了同伴所指的地方,自己也没有思考那一步是否正确就听信别人。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是提供鼓励、放手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不断的鼓励他们使其在围棋活动中增加自信心,并在一次次的对弈活动中找回自信,养成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棋布错峙 心思慎密
  一盘棋下到中盘,黑白棋子交错,一有闪失,一不注意,就是棋差一招满盘皆输。在这个时候,孩子走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不容半点差错。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班上小卓是个围棋高手,可是他自视过高容易轻敌,一次和涛涛的对弈过程中,我在一旁纵观全局是小卓占领优势,他一看自己形势大好,就开始摸摸头挠挠腮、东看看西瞧瞧,只见涛涛一个“引蛇出洞”“瓮中捉鳖”,杀了个回马枪,小卓的一大片黑子早被涛涛收入囊中,最终小卓以失败告终。事后,我们在班里针对此现象开展了集中教育,结合“龟兔赛跑”的故事和孩子分析其中的棋道、棋理,告诫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敌,要把每次对弈都看做高手间的对决,把每个对手都视为学习的对象,这样自己的棋艺才会步步高升。
  三、“棋”鼓相当 坚韧不移
  现在的孩子大多思维活跃,有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但大多缺乏毅力,做事不够专心。而孩子在围棋对弈时少则十几分钟,多则近一小时,让孩子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是很不容易的。一次围棋活动,桐桐和辰辰两人在对弈,他们水平旗鼓相当、不分伯仲,周围的同伴一盘棋已经结束,他们还在“厮杀”中,可是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去认真考虑下棋了,只见他们一边下棋还一边聊着天,还互相赞美起各自的裙子来,一会,只听见他们说:“算了,我们别下了,去玩吧!”利用这一教育契机,我们对孩子们提出要求,对弈时坐要端正,眼不东张西望,嘴不说话,手不做小动作,认真思考,三思而后行,有始有终,围棋活动讲究的是氛围,在教师创设的宽松安静的环境中,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孩子们渐渐懂得了该如何下棋,这些看似围棋对弈的要求,但其中蕴涵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志品质的培养。
  四、“棋”开得胜 从容淡定
  许多孩子由于父母的过度包办与溺爱,他们受不了挫折,这在围棋活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班上有些孩子围棋水平较高,和同伴下棋赢了就趾高气扬,以至于我在上围棋活动时在小椅子上一会站上一会站下,再有同伴邀请他下棋时他连理都不理。也有的孩子技不如人输了就垂头丧气,不愿意与别人再进行对弈。面对孩子种种行为表现,我们通过名人故事、围棋典故等让孩子们知道输赢乃平常事,赢了不要骄傲,要戒骄戒躁,要知道“一山更有一山高”。输了在不服气的同时还要有志气,不要怕困难,不要怕输,只要努力一定能尝到胜利的滋味,我们还利用围棋对抗赛让孩子有机会与不同水平的同伴对弈,让孩子们在输输赢赢中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
  经过一年的学围棋、促棋艺、树棋品活动,班上的孩子少了一些骄傲,多了一些谦虚;少了一些急躁,多了一些耐心;少了一些胆怯,多了一些自信;少了一些小气,多了一些豁达······每次下棋赢了能说:“谢谢你和我下棋。”当输棋时孩子会说:“你真棒!”当赢棋时会对对方说:“你也不错。”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文雅、有修养的小棋手。我们让孩子学围棋的真正目的也旨在于此。我们并不希望每个孩子都出类拔萃、棋艺精湛,只想让孩子通过围棋活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眼中有围棋,心中存天地”!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幼儿探索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起来的是幼儿科学教育中谁是主体者,谁是主导者,幼儿科学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幼儿主动参与探索的意识。当前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比较缺乏的是通过科学的活动来对幼儿的潜能进行提升和帮助的过程,教师作为整个探索意识培养的主导者,应该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观察幼儿的行为和习惯,了解幼儿的智力开发水平和发展的状况,并以此为依据研究出来对应的教育的策略。由于教师是整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利用这一方式来践行这些理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在教学中经过摸索,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然后又回到实践的认识论是实现这一数学教学愿望的有效途径。  一、实践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也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德育工作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往往缺乏有效的整合,只是单纯地依靠学科课程进行点滴的微不足道的德育渗透,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或只是一味机械地空洞说教,缺乏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忽视了学生本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灵与血的个性化载体这样一个事实。那么应该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德育工作探索,结合我校开展“学习杨承宗爷爷”主题活动为例,从“拓展德育空间、发挥学生主体
最近我校全体师生观看了《太阳花儿开》这部影片,影片中的冯春燕坚强、勇敢、有责任心,她是在挫折中成长的正面例子;而我们邻家男孩蛮横、任性,甚至有些暴虐,他是家长溺爱的典型代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挫折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最近,全校师生一块观看了《太阳花儿开》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大山深处,一个8岁女孩冯春燕的故事。冯春燕的父亲在一次上山采药时不幸坠崖身亡,本来就有病的母亲,为此哭瞎了双眼。冯春燕为了
教学上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
新课标改革后的小学体育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单论述了几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浅入分析了改进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充分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小学生体质研究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的体质明显呈下降趋势。针对这种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特别是对于小学
墨子曾说,多余的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教师要想有雄鸡般的魅力,就要让自己的言语具有准确清晰,循循善诱;通俗易懂,真挚感人;形象具体,妙趣横生;含蓄隽永,风趣诙谐;刚柔相济,顿挫有致等特点,使自己的口头言语提炼得如同蜂蜜一样,粘住学生。  教师教学的口头言语既不同于戏曲表演艺术的道白,又不同于单口相声中的独白,更不同于演说
绘本就如一部电影,主演是图画和文字,绘本的图画唯美,充满情感;绘本的文字优美,充满旋律。绘本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广泛使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伙伴,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很强大的教育价值。而幼儿正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地读,充分地读,把书真正读进去,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幼儿阅读中的一抹亮色、栽种进幼儿的生命,让幼儿成长于阅读。  一、“广”字为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课文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未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一个绝佳途径。  1.建国至今我国小学教学模式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建国之后才算正式走上了正轨,而这些年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1949年到1957年。在这个时间段,中国的小学教学模式和其他产业一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