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曲霉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信号分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398143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烟曲霉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内信号分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的影响。

方法

106、107 CFU/ml烟曲霉悬液(106和107 CFU/ml烟曲霉组)、100 mg/L阳性刺激物β-葡聚糖(β-葡聚糖组)及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2 × 105/ml THP-1细胞共孵育1、3、6 h,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各组THP-1细胞TNF-α mRNA表达水平。107 CFU/ml烟曲霉悬液(烟曲霉组)、β-葡聚糖(β-葡聚糖组)及培养基分别作用THP-1细胞24 h,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107 CFU/ml烟曲霉体外作用THP-1细胞后15、30、60 min 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水平。采用20 μmol/L SB203580预先与THP-1细胞共培养2 h后,再用107 CFU/ml烟曲霉、β-葡聚糖或培养基作用6 h,检测各组THP-1细胞TNF-α mRNA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106、107 CFU/ml烟曲霉组、100 mg/L β-葡聚糖组及空白对照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983,P < 0.001),且随培养时间延长,THP-1细胞TNF-α mRNA水平增高(F=701.680,P < 0.001)。107 CFU/ml烟曲霉刺激THP-1细胞24 h后,TNF-α蛋白水平(6 236.30 ± 437.12 ng/L)较空白对照组(132.10 ± 0.61 ng/L)明显升高(P < 0.01)。107 CFU/ml烟曲霉作用THP-1细胞30 min后磷酸化p38MAPK蛋白水平明显升高,60 min时开始减弱。SB203580阻断的烟曲霉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3.83 ± 0.62)较未阻断的烟曲霉组(187.23 ± 21.62)明显降低。

结论

人THP-1细胞体外与烟曲霉作用后激活信号分子p38MAPK并分泌TNF-α,表明单核细胞可能参与抗烟曲霉感染固有免疫反应。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黄金微针射频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黄金微针射频治疗的42例痤疮瘢痕患者(观察组)和CO2点阵激光治疗的47例痤疮瘢痕患者(对照组),分别用疗效四级单盲法和临床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权重评分对两组治疗前后照片分析统计,评估疗效。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资料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期刊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对黑素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白癜风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给予单次0(对照组)、50、100和200 mJ/cm2 NB-UVB照射,照射后24 h收集细胞,单丹酰戊二胺染色法(MDC)检测细胞自噬体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信号磷酸化磷酸腺苷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微管相关蛋白
目的探究组织蛋白酶D(CatD)对皮肤成纤维细胞降解吞入胞内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以CatB+CatL、CatD以及20S蛋白酶体的酶活性抑制剂CA074Me、天冬氨酸酶抑制剂(pepstatin A)、MG-132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CCK8和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及蛋白酶活性。CA074Me、pepstatin A、MG-132组分别加入AGE-BSA孵育8 h,而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阿奇霉素与多西环素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索关于阿奇霉素与多西环素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微生物学转阴作为判愈标准。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环素治疗。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共同独立提取资料并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皮肤Merkel细胞癌(MC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8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国内报道的皮肤MCC病例资料。结果1986—2017年的31年间,国内共报道皮肤MCC 171例,男78例,女93例,男女例数之比为1∶1.19。50岁以上136例(79.5%)。139例(81.3%)发生在头面部或四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