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廊桥遗梦》的文体特征及艺术价值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han2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电影《廊桥遗梦》剧照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的处女作《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是一部风靡全球,并在国内外引发极大争议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弗朗西丝卡(Francesca)受过良好教育,跟随丈夫生活在麦迪逊小城(Madison County),并有一双儿女;罗伯特·金凯(Robert Kincaid)是一位浪迹天涯、四处漂泊的《美国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他们通过四天灵魂与肉体的相互抚慰,实现了心灵上的终生厮守。小说虽然只有八万余字,但在文学和社会等领域却造成了巨大的震荡。评论界已从其爱情主题及艺术魅力等方面作过精彩的分析,但还很少从文体学方面进行探讨。不了解整部小说的结构、叙事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就无法深刻领会这部作品的含义及作者的匠心独运。本篇试图从文体学角度分析这部文学作品,从而使读者对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叙事方式巧妙转换
  从文学叙事视点的角度看《廊桥遗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叙事视野及叙事聚焦方式转换这一文体技巧。小引结束时,两个“引述者”——女主人公的一双儿女——的作用也暂告结束,下面正文就由当事人即男女主人公罗伯特·金凯(Robert Kincaid)和弗朗西丝卡(Francesca)分别叙述。从“小引”到“正文”,叙述角度从“引述者”到“当事人”,作者巧妙又自然地做了一系列转换。
  在小引结束、正文开始之际,小说中的人物及角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小引中的“我”即作者沃勒(Wailer)转换成了叙事人,而这位叙述人是一位全知叙述者。何谓全知叙述者?文体学家指出,他(她)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他(她)的观察位置一般均处于故事之外,或者是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但上帝般全知全能,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鸟瞰概貌,也可看到同时在其它地方发生的一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均了如指掌,也可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廊桥遗梦》正文开始时的这一叙述者恰如上帝一样洞察了男女主人公的一切行动及思维。再者,引子中的“我”即作者是正面登场的,只是一般地用第一人称叙事,只写出作者所见的客观状况;而转换成正文中的全知叙事者后,叙述视野骤然扩大,叙事人站在人物背后,既能看到主人公眼前所见,也能听到他(她)的所思所想,还能知晓事件的各个细节和因果关系。
  另外,从引子到正文时态的转变,以及引子的两个“引述者”即女主人公的一双儿女也被正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置换,由故事的线索提供者转换成故事的直接参与者。这一系列巧妙转换,不仅使故事的可信度大大增强,更显现了作者谋篇布局手法的非凡。
  同时,叙事第一人称“我”的消失、全知叙述者的出现及视角转换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文本为中心”,再由以“文本为中心”到以“读者为中心”的转换。这两次“中心”转换,更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使读者的地位及积极参与文本的作用充分显现了出来。
  ·文化艺术李徽:试析《廊桥遗梦》的文体特征及艺术价值二、修辞手法运用恰到好处
  以上从宏观上分析了《廊桥遗梦》这部小说在运用文体方面的巧妙独到之处。下面我们将深入文本,具体探讨一下作者的遣词造句,尤其是反复、排比及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此更深入地体会这部小说的文体学价值。
  (一)反复手法的妙用
  在《廊桥遗梦》这部小说中,反复使用简单的词、词组乃至句子也是其重要文体特色之一。一般说来,反复使用同一词或同一句子往往会使行文显得累赘,这是写作中的禁忌。但不可否认,许多作品的丰富意义恰恰来自反复手法的巧用。因此在分析一部出色的文本时就不能忽略其修辞手段尤其是“反复”的运用。本部作品使用的大量的反复修辞格并没使文章显得冗长,相反,那些反复出现的词和句子产生了气势磅礴、使行文更加流畅的效果。小说的第一句话中就出现了“come…from”的重复:
  There are songs that come free from the blue—eyed grass,from the dust of a thousand countryroads.
  由蒲草丛中,从千百条乡间小路的飞尘间,总有歌声随意地飘选出来。
  这一句子使用了两次“come…from”,只不过第二分句省掉了这一词组中的“come”一词,目的是避免重复累赘,使句子读起来整齐有序、朗朗上口。可见,作为修辞格的“反复”绝不是用词用句重复的同义语。
  (二)寓意深刻的“road”一词
  “road”一词在《廊桥遗梦》中使用频率极高,但这一词在这部作品中许多情况下并不简单地表示字面意的“路”,而是寓意深刻。
  书中写到,男女主人公乡间初次见面是在女主人公家门前的小路上:
  She had been sitting On the front porch swing,drinking iced tea,casually watching the dust spiral up from under a pickup coming down the county road.
  她坐在房前廊的秋千上,喝着冰茶,优哉游哉地瞧着从县城路上迎面开过来的小卡车卷起的滚尘。
  在小引中也提到了,人的情感迸发地常在“乡间小路上”(county road)。这部小说也不例外。“从县城路上迎面开过来的小卡车”(a pickup coming down the county road)卷起了路面的大量尘土,爱情就在这“卷起的滚尘”(the dust)中油然升起。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鲜明的文体特征是《廊桥遗梦》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红遍世界并且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固然令人难忘,但叙述角度、叙事手法的新颖别致和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使作品的艺术价值较之美国同时代的其它小说更胜一筹。仔细分析、认真体会美国当代经典小说《廊桥遗梦》在文体方面的特色,会对我们正确分析文本、提高英语水平、感悟爱情和人生以及站在新时代新角度重新认识中西文化有莫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孙悟空,在纸质文本《西游记》中只为少数文化人所熟知和喜欢,同名电视剧播出后,孙悟空走向大众,成为大众熟知和喜欢的人物.文化人喜欢孙悟空或许有许多艺术方面的原因,而大众
期刊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局麻对行桡动脉穿刺抽取动脉血气标本疼痛的影响。方法将42例意识清醒、桡动脉穿刺点痛觉反应无障碍的患者分别用2种方法行动脉穿刺抽取动脉血,方法一无任何
金秋十月,香飘西子湖畔,来自国内外的创意团队和公司汇聚到了浙江世贸展览中心,参加2008中国(杭州)创意产业博览会。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件创意作品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从总体上而言还是不错的,而且发展速度也甚为迅速。但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并不都是一路平坦的,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装配式建筑
试验采用絮凝结团工艺,以地下水除铁、除锰滤池反冲洗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pn、PAM、氯化铁、PAC、搅拌转速、搅拌时间、沉淀时间的变化对直接过滤的地下水除铁除锰反冲洗废
本文通过分析北方农村住宅结构极能耗概算,指出采取节能措施以后的现实意义,并且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施工方法。
提出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与规划节能,并以河南濮阳市供热为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作为能源工作者,要善于捕捉和协调那引起只需“动嘴”、不用“动手”的节能量,使其节能量
为降低犊牛腹泻对于犊牛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及对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需要对犊牛腹泻的病因深入了解,在对病症了解的基础上对症治疗,才能做好犊牛腹泻的防治工作。该文主要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向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坐便洁身器》发布实施暨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新闻发布会”的各
蛋鸡脂肪肝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又被叫做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或脂肪肝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是过多脂肪无法被机体代谢和利用蓄积在肝脏,疾病多发于养产蛋鸡,5%~30%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