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方式及途径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qx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融合于校园文化中是极为有利且必要的,它让校园文化价值观更加丰富多元化,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格的完善,在有效抵御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同时,也维护我国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安全。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高校并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现实意义入手,探讨二者实现融合教育的契合思路,并给出基于主体互动理念的融合教育有效优化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融合教育;主体互动;三位一体
  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倡导与时俱进,都是对传统旧文化到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都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去看待当下,引导未来。所以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形成融合教育,它一方面保证了校园文化朝正确方向发展,永久保持了校园文化的先进性与高势能,一方面也为高校教育的实施创新开拓了新思路,使融合教育理念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广泛。
  一、融合教育契合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教育也要讲求契合方式,本文认为应该从价值观念导向、文化建设两点来着眼看问题。首先是价值观念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次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思想基础的巩固,它基本满足了时代需要,明确了我国高校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念导向。在现有资源基础层面,我国高校一直在以专业为基础形成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对大学生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元化思政教育,并在师资、教学资源、评价等方面给予了制度上的优越保障。也为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党团社团主题活动,给予大学生更多深入社会、联系时代、学以致用的机会。以上都是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高度概括和浓缩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念正面引导,它为高校融合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校园文化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也契合了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其次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系统的契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关键就在于精神层面的融通与制度层面的共享,达成一种核心价值理念与师生行为互动、环境渲染的作用。例如在精神融通层面,各个高校就坚决贯彻自身办学理念,明确学风和高校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学习民主、文明、和谐的真正价值,同时鼓励自由交流,师生共享平等权利,教育管理绝对公正、一视同仁,而且要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法治规范。在如此基础上,融合教育就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友善教育奠定了扎实理论实践基础。所以在这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阵地,它发挥了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也是它联接了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成为一条纽带,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网络媒体活动提高了高校融合教育建设的自主性,并获得了最好的环境渲染和教育融合效果。
  二、基于主体互动理念的融合教育建设优化途径
  所谓主体互动就要求主体需求与价值均衡要始终保持平等、自由、公正、民主,在以上状况下实现对主体情感、意志、认知和行为的自觉转变,并相互作用。在高校中,主体互动能够有效激发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而且主体互动也并非单一一方行为,它是双方或多方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过程。因此在这种互动条件下所引发的教学过程更有实践价值,它也会不断提升高校师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的自觉学习能力。以下从两个方面简要探讨一下高校基于主体互动的融合教育优化途径。
  (一)教研实践文化活动
  主体互动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高校教研、实践教学等教育文化活动中,并形成融合教育的有效联动。以党团课的互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之前搜集各类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素材,然后在课上将这些素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形成问题机制,对应教学重点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形成互动教学机制。在这里,教师辅助学生解决他们无法达成共识的疑难问题,由此再衍生出诸如座谈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分支教育形式,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活跃性。教师在这里只作为引导者出现,引导学生明确融合教育学习内容的重点、时序与对象,并将这些关键点落实到相应环节上,为他们重整素材,以便于帮助他们展开辩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此教学方法可以解决传统中大学生厌倦思政教育课程的心理问题,因为一方面它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参与度,同时也贴近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也是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生活的融合,这种更贴近学生内心的情感融通教学理念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强化他们的意志、完善他们的行为与人格。
  (二)网络教育方式
  互联网多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高校目前宣传思政教育的新阵地,所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引入到校园文化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简单来说,高校就可以通过手机媒体来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以大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来传达声画教育内容,并同时满足大学生共享社会资源、自由发表言论的客观需求。体现高校融合教育的平等与民主。例如南方某高校就建立了以系为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上建立聊天群、定期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及相关新闻。更重要的是这里成为了该系传播校园文化的阵地,例如每周末所组织的各种图书馆读书会活动、聚餐活动、体育文化活动包括思政课程安排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将融合教育传播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大学生随手就能看到最新鲜的校园文化动态,随时随地都能到感受和学习融合教育内容,形成一种学习意识和习惯,并拥有了自我发表言论的自由空间。可以说,以手机新媒体为主的融合教育网络传播方式并非盲目的轰炸式传播,它的传播更有针对性和自主性,所带来的教育效果也已经被普遍认可[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倡导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形成全新融合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价值共识。它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中所含有的独特人文价值理念,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了对现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所以高校应该鼓励和大力推广这种全新融合教育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名大学生的思维行为中,实现未来共建和谐中国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新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20-23.
  [2]陈古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25-27.
其他文献
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具有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本文结合叙事学中的多重式叙述视角理论分析其叙述的不可靠性,提出读者伦理阅读模型,以此来分析小说产生的真相不可知和读者
一如果直接从唐朝跳到宋朝,你会打一个冷战:这两个时代的气质,是如此不同。从唐到宋,中国转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唐代女人外向泼辣,宋代妇女却内敛柔和。唐代女人喜欢骑
尽管氢燃料电池造价正快速下降,但用于氢燃料加注的基础设施仍处在供给不足的状态,这使氢能源在汽车领域的运用受限。氢气可以称得上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无论是直接燃烧,还是
期刊
摘要:澳大利亚人威廉·亨瑞·端纳,在中国40多年(1903-1946年)的传奇生涯中,为实现他用西方民主主义改造中国的政治抱负,他曾担任从晚清政府到国民党政府多位政要的高级顾问,叱咤近代中国政坛,遗憾的是他的愿望并未实现。  关键词:近代中国;洋顾问;政治  威廉·亨瑞·端纳(William H Donald,1875~1946年),澳大利亚人,1875年出生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州的一个小城里斯岣(L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非常伟大的一位作家,在她多年的创作中,无论是在《天黑前的夏天》,又或者是近期的《裂缝》,这些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与影响力.英国伦敦是全球最繁华
本文通过描述三个女人从困惑,到抗争再到最后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反映了斯帕克本人对人生自由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切合了英国女性主义运动争取自由的宗旨不谋而合.也充分的反
习近平在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当前党的建设形势总的很好,同时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适应改革发展稳定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的新期待,
今年对金贤敏来说,可谓是收获的一年。前不久他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0万)的资助,支持他做光量子芯片研究。9月初,国内外媒体报道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代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基本
摘要: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除了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外,相关领导人的决策、谋局也起着重大作用。本文将对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的决策、谋局艺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抗美援朝;彭德怀;谋局艺术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拉开帷幕。当时,我军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