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钦:卖文具赚了一亿的文盲

来源 :大众致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生活却常常以成败来论英雄。10年化蛹成蝶,邱文钦这个建筑工地的上小木匠,却构筑出了中国最大的文具连锁王国——都都文具。利用别人的智慧为自己赚钱,文盲照样也能成为亿万富翁。
  
  现如今,邱文钦的33家文具连锁店和一家文具分公司,已开遍了深圳、北京,他的身家早已过亿。这个目不识丁靠打工起家的“潮州大佬”,是怎样靠卖这种带有强烈文化色彩的文具用品,而登上了梦想的“珠穆朗玛峰”呢?
  


  
  童年不幸,他落得目不识丁
  
  邱文钦的童年是不幸的。1970年,邱文钦出生在广东陆丰县碣石镇一个偏僻的农家。在他6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8岁时,母亲又离开了人间,从此他成了孤儿。没有人照顾他,他与大他2岁的哥哥相依为命。
  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背上书包上学时,邱文钦就会忍不住投去羡慕的目光,他在心中一千遍地想,等以后自己有了钱,一定也要背起书包上学堂。但这个童年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后来成了珍藏在他心中的一个最神圣的记忆。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1985年。15岁的邱文钦和哥哥在姑妈的安排下,拜当地的一个木匠为师学做木工。每天跟师傅学拉锯子、推刨子。为了能尽快学到真手艺,兄弟俩还想方设法去讨师傅欢心,不仅免费给师傅打工,还包揽了师傅家里所有的粗重家务和田地里的农活。就这样,从早到晚,兄弟俩在高强度的劳动和学习中熬过了3年光景。这3年里,邱文钦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终于师满出徒,学得了一手漂亮的木工活。
  当时,按照他们学得的手艺,在当地混口饭吃应该不成什么问题,两兄弟从此完全可以脱离那种忍饥挨饿、靠人施舍过活的苦日子。1988年,刚刚兴起的打工潮几乎席卷了中国所有的内地城市,许多热血青年纷纷离乡去陌生的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兄弟俩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1988年年底,兄弟俩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借到了240元钱,兄弟俩坐上了开往深圳的汽车。
  然而,深圳也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好找工作,兄弟俩在街头浪迹多日,费尽周折后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搞装修的老乡。老乡看他兄弟两人忠厚老实又能吃苦,就收留他们在工地做工。
  兄弟俩在深圳总算有了落脚之地,自然对收留他们的老乡感恩不尽,只知道拼命地干活。在老板手下,每天他俩活干得最多也干得最好,不管刮风下雨,工地远近,都随叫随到,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第1个月,兄弟俩各领到了330元工资,除去90元的生活费,还有240元钱。想着深圳的钱这么好挣,邱文钦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深圳混出个模样来!
  在老乡的工地上做了1年多的小杂工,到了1989年年底,兄弟俩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攒到了4000多元钱。邱文钦心想:自己老是一味地给别人打小工,可能一辈子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兄弟俩决定跳出来单干。他们在黄贝岭租了间每月200元房租的铁皮房,印刷了些承揽家庭装修业务的小卡片,四处派发,上门揽一些零碎的木工活。由于没有本钱,他们只好从别的包工头手中再转包下工程中所需的木工活,这样一来,他们既不承担什么风险,也能从中赚一份比以前给别人打工多几倍的钱!
  由于兄弟俩的木工手艺好,加之做事又认真负责。由此在装修这个行当中,兄弟俩口碑好、人缘好,许多对他们业务十分满意的装修住户,又把他们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于是兄弟俩的生意越做越好,到了1990年,手中有了一定积蓄的兄弟俩已经可以自己独立承揽整个家庭装修工程了。
  
  商海里捞出一根“金稻草”
  
   邱文钦一边承揽着自己的装修工程,一边在四处寻找别的赚钱门路。1991年冬天,机遇终于光顾了诚实肯干的他。
  这一年,邱文钦一个在深圳市东园路开名片印刷店的老乡因生意不景气,欲将名片店转让出去,转承费只要三四千元。经过一番市场调查,邱文钦大胆地将这个名片店接手承包了下来,和店子一起接过来的还有原来店里的2名员工。
  这是一间只有7平方米的小店,一台破旧的手摇名片印刷机就是店里全部的生产设备,但邱文钦却是兴奋异常,因为这是一间属于他自己的店子,第一次做老板的他被创业的激情撩得激动难抑。
  店子所处位置不错,然而生意却不景气,邱文钦认为主要是员工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性造成的。于是他马上制订一种激励制度:规定员工每联系印刷一盒名片,就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提成10%。此举一出,2名员工也一改以前那种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每天想方设法为店里联系业务、招揽生意,同时也为自己增加了收入。不久,邱文钦名片店的生意做活了。
  但由于名片店里机器设备老化,每天无论邱文钦怎么紧张,最多也只能印制二三十盒名片,除去成本、房租和员工开支外,也就所剩无几了。他想更换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但他一打听,更换一台新的名片印刷机器,差不多要上万元,而邱文钦一下子又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这使他又犯了愁。
  一次,一位文具店的业务员来给他推销名片纸,随身的挎包里还插着一大包钢笔、圆珠笔及其它文具。邱文钦看到这些东西眼前不禁一亮,他想:自己可以一边印名片,一边卖文具,这样两不相误,并且在名片店里卖文具也挺配套的。
  说干就干,他利用自己精湛的木工手艺,在名片店的内墙一侧,做了个精致的文具售货架,再装上透明玻璃,一个漂亮的售货架立马就成了。开始的时候,邱文钦只是在这名业务员手中购进一些文具,零星搭配着卖,谁知到月终一结账,他竟然发觉,自己零零碎碎卖文具赚的钱,已经超过了每日辛辛苦苦做名片赚的钱!
  邱文钦不禁惊呆了!他马上意识到文具这个小行当里蕴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但是让一个文盲去卖带有强烈文化色彩的文具用品,能行吗?邱文钦开始心里也直打鼓,可他后来转念一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认准了,就一定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再说自己虽说没有文化,但可以请一些高智商的人来给自己出谋划策,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是可以克服自身缺陷的。如此一想,邱文钦的信心就更大了。
  1991年正是深圳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各样的公司、写字楼一家接一家地开。文化办公用品的需求量很大,文具市场前景广阔。经过这一番仔细调查,更坚定了邱文钦挑战自我的决心。
  1992年初,他将手中仅有7000元钱全部拿出来,用来批发一些新潮、适用的文具用品。此时,制作名片已退至副业,卖文具一跃成了主业。不到1个月,邱文钦所进的文具被销售一空,赚的钱也是以前的好几倍,邱文钦暗暗庆幸自己选准了路子。于是,他开始周而复始地进货、销货,慢慢地熟悉了文具这个行业,店里的货也越进越齐全了。到了第4个月,手中已有了2万多元存款的邱文钦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他又将名片店隔壁的一间10多个平方米的发廊转租了下来,自己装修一新后,成了一间文化用品专卖店。
  又经过1年多的磨练,邱文钦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资金积累逐渐增多,进货渠道也越来越广,并取得了韩国、日本等七、八家国外文化用品公司的代理权。加之他有深圳大企业做稳定的用户。自然而然,他的业务量飞速上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人为我用,敢赚深圳一个亿
  
   “不管大步小步,都要领先一步”。这是邱文钦的经商之道。1990年,深圳超市经营最先由香港百佳引入。“超市”的自选特点给了消费者较多的自由选购空间,从而使顾客盈门。而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一家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有名气的国际连锁店。
  经过这么一番分析,邱文钦敏锐地捕捉住了这个商机。1993年,邱文钦开了自己第二家文具分店。到了1994年,一年之间,他又一口气开了4家连锁分店。1995年,他注册成立“都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从1993年到1995年3年间,“都都文具”的超市连锁经营方式给这个行业吹来了一股新风,极大地搅动了这个市场,“都都”专业文具小超市在深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都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成立后,只有25岁的邱文钦为了使企业有更长远的发展,就开始在管理上下功夫,并制定出一套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开好中国第一文具连锁店”,是“都都”的经营目标。而人才又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邱文钦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却懂得利用别人的文化为自己赚钱。在公司成立之初,邱文钦就开始聘用总经理,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从而杜绝了“家族式企业”中的种种矛盾。此举在当时的深圳民营企业中还是很少见的。在用人机制上他也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策略,哪怕是家乡的亲戚求职,如果没有能力,也只能做清洁工。
  如今,公司员工结构中,不乏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同时,为适应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2000年初,“都都”文具与黑龙江财贸学校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专门开设“都都班”,邱文钦这个没上过一天学的乡下穷崽子,却受聘兼任该校名誉校长。
  到今天为止,“都都”文具已在深圳开了33家连锁店,在北京开了1家分公司,员工已发展到600多人。销售产品从价值几角钱的铅笔头、橡皮擦,大到价值数10万元的投影屏幕、投影机及整套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公司的总资产已过亿元!
  今天,说出来也许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拥有亿万资产的邱文钦,除了自己为提高工作效率配备的一辆国产别克轿车外,在深圳连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没有,一直到现在仍是与员工一起住在租的员工宿舍里。每天晚上老板和员工的呼吸甚至都可以连成一片,凝聚成一种战无不胜的团队精神!
  对此,邱文钦十分诚恳地说:“一个真正关心自身发展的企业,首先要从关心员工开始,企业只有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同一化,才能真正获得员工的认同与追随。‘都都’文具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它不是我一个人的,它是社会的,是员工大家的。我买房也要等到能够使全体员工都能在深圳住上新房,等到‘都都’建起自己的‘都都大厦’!”
其他文献
1987年11月8日,美国新泽西州阳光明媚,琼斯小姐拎着大包小包离开超市。打开出租车门的那一瞬间,腰间被一个硬梆梆的东西顶住。顿时,她意识到,自已遇上了麻烦。   接下来发生的事,证实了她的预感,她遇上了黑人青年杰克逊,杰克逊刚打伤了狱警,夺了狱警的枪,从监狱里逃了出来。身后的警车发出尖厉的叫声,杰克逊想到了劫持人质。于是,琼斯小姐不幸地成为杰克逊手中待宰的羔羊。   在琼斯小姐的家中,她被杰克逊
期刊
晓琳做布娃娃才半年,她最开始是把自己的一条牛仔裤剪了,很想用来做点东西,在网上查找了一翻之后,发现了个手工论坛。于是迷上了论坛上的手工娃娃。起初只是爱好,她喜欢在网络上跟别人交流制作心得,并没有想过将它作为一种赚钱方式。 直到她的娃娃受到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喜爱,大家都跟她说,你娃娃做得这么好,可以开一个店嘛。   一开始开店的时候,她朋友就说过,这个娃娃一定要面对那些白领,来作为消费对象。有些人就是
期刊
李未是一位成功的职场人士。当他的老同学还在为饭碗苦苦挣扎时,他已顺利地 完成了由低级白领到高级白领到金领的过渡。事业、金钱、美女,一样不缺,而最让人羡慕的是,这一切似乎他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牺牲健康和情趣孜孜以求,而是从容淡定不哼不哈的就尽收囊中了。  有人欲探得其中奥妙,李未说,其实挺简单,换来这份从容的,也就是半小时。  李未说他刚参加工作时,和许多人一样,总觉得手头的事情做不完,业余爱好也丢了
期刊
那是一棵阿拉伯语叫作巴旦杏的树。树高不过一丈,树干可容两人合抱,小是不小了,但若是置身于其他地点,恐怕亦无多大惹人注目之处。然而,在埃及那有名的塞贝多沙漠里,在方圆150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中,在终年酷热无雨的一片漠漠灰沙间,竟然有这么一株繁茂大树巍然屹立,犹如一柄直指苍穹的长矛,实在叫人不得不叹为观止。   看着那裂纹虬曲的树干,你一定能估猜得到树的古老,但你若是将树锯倒,数一数年轮以确定它的精确
期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提高,伞已经不仅仅只有避雨的功能了。风和日丽的时候,爱美的姑娘们常会带把遮阳伞,还有专门为情侣们设计的情侣伞。当然这些伞不能用普通的伞代替的,它们都是做工精巧漂亮、还兼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专用伞。  平日里,随便走到哪家商场、超市,都会有卖伞的柜台,但是专门卖伞的伞店却不多见。所以,开一家特色伞店吧,让不同的人群都能在你的伞店里找到自己钟意的伞,你的特色伞店肯定会很受欢迎。  
期刊
虽然街上下载手机铃声和图片的店很多,但专门下载手机电影的地方却根本没有。现在只有在手机专卖店或维修点为顾客下载而作为一种招徕顾客的方式,虽然网上可免费下载,但要花费大量时间搜索及进行格式转换,时间过于漫长,恐怕还没下完,就已经疲倦得去见周公了。现在成千上万的学生、青年男女都喜欢在手机上听歌、看电影、玩游戏。而手机电影吧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市场空白,并成为时尚且具有前景的创业商机。  开一家“
期刊
瞄准“80后”喜好开休闲水吧    音乐、奶茶、书籍,在面积不到70平方米的休闲水吧内,刚刚20岁出头的店主小陈正在轻快地招待客人。三三两两的客人落座其间,或品茶、或看书、或轻声交谈,神态怡然自得。  这间休闲水吧属于小陈初次创业的成果,开业仅3个多月,但生意却颇为兴隆,附近不少公司白领都慕名前来消费。据小陈介绍,开这间店主要是想盯紧同龄人做生意。小陈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80后,喜欢幽静清雅的环境,
期刊
租车代驾服务奔“钱”程    随着私家车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市场需求已经显山露水,而往往一个火种,就可以将这种需求点燃。  记者了解到,赵先生的代驾服务社生意并非只是刚刚起步,在从事租车代驾的这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的汽车已经从一辆增加到三辆,并且马上要购置第四辆,吸收的员工也不断增加。    充实代驾服务内容    在上海某创业园内,记者看到了从外面做汽车维护匆匆赶回的赵先生。  据赵先生介绍,在他
期刊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一直在向后看。   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依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只要我们安心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而去,或是冲我们而来,
期刊
想起很多年前,跟6岁的小外甥展开过一场激烈辩论。辩论的主题是:“先有良良的妈妈还是先有林紫的姐姐”。事实上,良良的妈妈和林紫的姐姐是同一个人,所以,当小家伙发现这根本是一个无厘头的辩题,而对手实在“不可理喻”时,他用一句惊世骇俗的至理名言结束了发言:“阿姨,你是一个误会!”   那一瞬间,犹如醍醐灌顶。是的——   我是一个“误会”,所以,当别人以为我是谁谁谁、当我自己以为我是谁谁谁的时候,其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