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1金属的性质(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
例1(2009年衢州考题)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的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关于此天线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B.具有很低的熔点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考查重点:合金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答案为A。
说明:应了解常见金属的典型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重要用途由哪些因素决定。
考点2金属材料与合金(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
例2(2009年南通考题)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焊锡 B.黄铜C.生铁 D.石墨
考查重点:金属材料的分类。答案为D。
说明:应该知道铁的合金有两种,分别为生铁和钢,含碳量分别为2%~4.3%和0.03%~2%。合金都属于混合物,合金的物理性能优于纯金属。注重理解合金的概念,钢铁常作为一个词使用,但钢并不等于铁,必须加以区分。
考点3金属活动性顺序(多以选择、实验探究形式出现,分值约为4~8分)
例3(2009年泉州考题)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初三(2)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液进行处理。
(1)复习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
(2)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问题:
①废液在加入金属X前须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的操作所需的仪器: 、、 、漏斗(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仪器,并用仪器名称填写)。
②金属X是 ,其与废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
考查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除杂和提纯的方法等。
答案:(1)Na、Zn、Ag。(2)①不溶,烧杯、玻璃棒、铁架台;②Fe(或铁),Fe +CuSO4=FeSO4+ Cu,稀硫酸,Fe + H2SO4=FeSO4+ H2↑;③结晶(或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说明:会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稀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剧烈程度及反应现象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4置换反应(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6分)
例4(2009年青岛考题)芯片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生产单质硅的一个重要反应是SiO2 + 2CSi +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考查重点:对置换反应的判断。答案为C。
说明: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明确置换反应的特点,结合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切不可将CO还原金属氧化物(CuO、Fe2O3 等)的反应误认为置换反应,此类反应应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5金属的冶炼
例5(2009年黔东南州考题)在下图中,甲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的实验现象:。
(2)甲图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3)请写出高炉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考查重点: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及高炉炼铁的相关知识。
答案:(1)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需回答一种现象即可);(2)没有尾气处理装置;(3)Fe2O3+3CO2Fe +3CO2。
说明:需要掌握的知识有(1)工业炼铁的设备为高炉,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操作步骤为验纯→通入CO→点燃酒精喷灯加热→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实验现象有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原理为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CO将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Fe2O3+3CO2Fe +3CO2)。尾气的处理方法为燃烧法(2CO+O22CO2 )。
考点6金属资源的防护(多以填空、实验形式出现,分值约为4~6分)
例6(2009年娄底考题)欢欢同学对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1)实地调查铁制品锈蚀情况如下:
掉漆的自行车:长时间风吹雨淋,掉漆的地方出现锈迹;露天堆放的钢筋:时间长了钢筋表面出现锈层;洗净并擦干的菜刀:菜刀放置较长时间也不生锈;镀铬的铁质水龙头:龙头较长时间不生锈。
由调查结果可知: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2)欢欢提出了保护金属资源的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防止铁制品锈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3)通过进一步探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可以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考查重点:铁生锈的实质,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反应类型判断。
答案:(1)水、氧气(或化学式H2O、O2亦可);(2)A、B;(3)Fe +CuSO4=FeSO4+ Cu,置换。
说明:应掌握铁制品的锈蚀条件、铁锈的特点、防止铁制品锈蚀的简单方法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考点7不纯物的计算(多以计算形式出现,分值约为8分)
例7(2009年临汾考题)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试求:(1)m的值;(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考查重点: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
答案:(1)0.04g;(2)65%。
说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中,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必须考虑杂质问题,应重点把握其中的质量关系,即纯物质质量=不纯物质量×物质纯度。
例1(2009年衢州考题)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的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关于此天线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B.具有很低的熔点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考查重点:合金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答案为A。
说明:应了解常见金属的典型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重要用途由哪些因素决定。
考点2金属材料与合金(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
例2(2009年南通考题)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焊锡 B.黄铜C.生铁 D.石墨
考查重点:金属材料的分类。答案为D。
说明:应该知道铁的合金有两种,分别为生铁和钢,含碳量分别为2%~4.3%和0.03%~2%。合金都属于混合物,合金的物理性能优于纯金属。注重理解合金的概念,钢铁常作为一个词使用,但钢并不等于铁,必须加以区分。
考点3金属活动性顺序(多以选择、实验探究形式出现,分值约为4~8分)
例3(2009年泉州考题)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初三(2)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液进行处理。
(1)复习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
(2)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问题:
①废液在加入金属X前须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的操作所需的仪器: 、、 、漏斗(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仪器,并用仪器名称填写)。
②金属X是 ,其与废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
考查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除杂和提纯的方法等。
答案:(1)Na、Zn、Ag。(2)①不溶,烧杯、玻璃棒、铁架台;②Fe(或铁),Fe +CuSO4=FeSO4+ Cu,稀硫酸,Fe + H2SO4=FeSO4+ H2↑;③结晶(或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说明:会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稀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剧烈程度及反应现象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4置换反应(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6分)
例4(2009年青岛考题)芯片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生产单质硅的一个重要反应是SiO2 + 2CSi +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考查重点:对置换反应的判断。答案为C。
说明: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明确置换反应的特点,结合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切不可将CO还原金属氧化物(CuO、Fe2O3 等)的反应误认为置换反应,此类反应应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5金属的冶炼
例5(2009年黔东南州考题)在下图中,甲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的实验现象:。
(2)甲图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3)请写出高炉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考查重点: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及高炉炼铁的相关知识。
答案:(1)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需回答一种现象即可);(2)没有尾气处理装置;(3)Fe2O3+3CO2Fe +3CO2。
说明:需要掌握的知识有(1)工业炼铁的设备为高炉,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操作步骤为验纯→通入CO→点燃酒精喷灯加热→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实验现象有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原理为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CO将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Fe2O3+3CO2Fe +3CO2)。尾气的处理方法为燃烧法(2CO+O22CO2 )。
考点6金属资源的防护(多以填空、实验形式出现,分值约为4~6分)
例6(2009年娄底考题)欢欢同学对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1)实地调查铁制品锈蚀情况如下:
掉漆的自行车:长时间风吹雨淋,掉漆的地方出现锈迹;露天堆放的钢筋:时间长了钢筋表面出现锈层;洗净并擦干的菜刀:菜刀放置较长时间也不生锈;镀铬的铁质水龙头:龙头较长时间不生锈。
由调查结果可知: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2)欢欢提出了保护金属资源的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防止铁制品锈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3)通过进一步探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可以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考查重点:铁生锈的实质,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反应类型判断。
答案:(1)水、氧气(或化学式H2O、O2亦可);(2)A、B;(3)Fe +CuSO4=FeSO4+ Cu,置换。
说明:应掌握铁制品的锈蚀条件、铁锈的特点、防止铁制品锈蚀的简单方法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考点7不纯物的计算(多以计算形式出现,分值约为8分)
例7(2009年临汾考题)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试求:(1)m的值;(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考查重点: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
答案:(1)0.04g;(2)65%。
说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中,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必须考虑杂质问题,应重点把握其中的质量关系,即纯物质质量=不纯物质量×物质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