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祛风止瘁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祛风止瘁方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来本院中医内科就诊的106例血虚风燥型糖尿痛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风止痒方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皮肤瘙痒症状评分、瘙痒程度积分,检测两组患者的P物质(SP)、β-内啡肽(β
【机 构】
:
邢台市第五医院中医科,河北邢台05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祛风止瘁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祛风止瘁方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来本院中医内科就诊的106例血虚风燥型糖尿痛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风止痒方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皮肤瘙痒症状评分、瘙痒程度积分,检测两组患者的P物质(SP)、β-内啡肽(β-EP)、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CD4+/CDs+)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虚风燥证各评分、Duo氏瘙痒评分、瘙痒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SP、β-EP水平显著降低(P<0.05),CD3+、CD4+及CD4+/CDs+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SP及β-EP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止痒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还可以调节T淋巴细胞CD4+/CD8+平衡,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柴桂桑菊汤内服及敷贴神阙穴对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107例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由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53例)西医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54例)西医治疗+柴桂桑菊汤内服及敷贴神阙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身热、恶风、咽痛、咳嗽咳痰、口渴出汗、鼻塞流涕等)积分变化、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
目的:观察新加三合汤辅助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溃疡愈合与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纽各46例,对照组以奥美拉唑+瑞巴派特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新加三合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溃疡愈合情况、胃消化功能、胃黏膜生长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纽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痘候胃脘胀痛、泛吐酸水、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嗳气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
目的:观察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纤维支管镜(纤支镜)灌洗对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0月96例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纤支镜灌洗治疗,实验组采用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纤支镜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和炎性反应指标.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75% (45/48),对照组为79.17% (38/48) (P<0.05).治疗前两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