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馆:贝壳里没有战争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色列,人们喜欢在建筑上使用石料,因为它在犹太人传统观念时意味着坚固、土壤和根,而玻璃代表开放,未来与现代。这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冲突的材质结合在一起,又代表着对话和融合”
  上海世博会以色列副总代表毕雅丽(YaifaBen-Aft)告诉本刊记者,为了在上海世博会展现—个最好、最新的以色列,以色列政府共投资110万美元,历时两年半时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规划,并由外交部牵头,财政部、贸易工业部、旅游部、农业部五个部门共同合作,运营委员会的负责人是总理办公室主任。
  “在以色列参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次像这次那样,政府出这么多钱、费这么大劲、花这么多时间。”毕雅丽说。
  这个以色列举五部门之力、花费两年半时间自行设计、建造的馆,被称为“海贝壳”:一半是淡蓝色的透明玻璃体,一半是淡赭黄色的天然原石,两相合抱,如同一只躺在海边的贝壳。
  
  “脑子和创新精神”
  
  以色列似乎是一个被爆炸和袭击包围、总是占据国际新闻头条的国家。事实上,这个有700万人口的国家并非只有战争恐怖。
  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发达,特别在信息技术、医疗器械、生物纳米技术、太阳能等方面。有120家以色列公司在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几乎全是高科技公司,除了美国之外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人们生活中常用的u盘最早就是由以色列人发明的。
  由于土地贫瘠、严重缺水,以色列人发明了滴灌节水技术,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整个国家,还大量出口水果、蔬菜和花卉。
  “我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我们有最重要的资源——脑子和创新精神。”毕雅丽说。她坦言,之所以在上海世博会上投入这么多努力,是因为“已经到了让世界人民深入了解以色列的时候了”,“我们可以为建设—个更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打造—个富有创新精神、合作态度的新以色列形象,是以色列入建馆的主题。
  据介绍,“海贝壳”的内部是重达70吨的钢结构,再在其上浇筑了可再生的砖石与玻璃,将坚硬的石块、玻璃“变形”成方圆有致的艺术品。世博会结束后,以色列馆可以很快拆卸,再运到另一个地方快速拼装。
  在进入巨大的贝壳之前,要穿过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甬道,仿佛是走向海边的一条小路,这是以色列馆前的等候区。它有—个诗意的名字,叫“低语花园”。甬道两边的小型花园,种植着枣树、芦柑等以色列特有植物,植物间遍布着细小的灌溉管道,这正是以色列人引以为豪的“滴灌技术”。
  毕雅丽还透露说,在花园里还会有一些互动的三维触屏,可供参观者在等候期间“亲身”了解以色列的方方面面。最令人惊叹的是,他们还将在这里展示由以色列最新研制的“没有屏幕的3D,蝴蝶会飞到你的眼前来”。
  穿过“低语花园”,就进入贝壳的玻璃部分,即“光之厅”。在这里,有一幅以色列画家创作的大型壁画,写实地表现了以色列的代表性景点和普通人的休闲生活。
  整个以色列馆的主展和高潮部分是“创新厅”,将展示的是作为“全球研发中心”的以色列。著名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头像将被镌刻在展厅墙壁上,作为犹太人创新精神的代表。在大厅里有150个互动光球,可供300人同时观看特效影片,与此同时,大厅顶上还有漂浮的大灯球,可360度旋转,将整个大厅变成一场动态视听演出。
  观众随意走到一个光球前,光球上就会出现一个以色列的人物形象,有儿童、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等,用中文和希伯来语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包括自我介绍、相互问候等。
  随后,更多的光球会从天而降,上演一场约10分钟的360度3D大片。每一个光球都代表着以色列在科学、音乐、文字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和技术突破,比如摩托罗拉第一部手机、英特尔的迅驰和奔四微处理器、移动硬盘和闪存、cT扫描仪均为以色列人最先研发。
  3D影片中还将展示以色列的最新科技成就,比如胶囊摄像机。一个“胶囊”般大小、可以拍到人体内照片的微型摄像机将可以减轻病人体检的麻烦和痛苦。人们只需要将这粒“胶囊”吞下,就能完成一次无痛苦的身体检查,还可以在24小时内排出体外。
  以色列馆总设计师渡海堂(HaimDotan)是以色列知名建筑师,在美国执业多年,而他见到本刊记者的第一句话却是用中文说的:“我妈妈就出生在上海。”
  渡海堂的母亲维多利亚·赛多夫1919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住在苏州河边的犹太人聚居区,与建造和平饭店的犹太人沙逊家族有频繁的生意往来,后来离开上海至耶路撒冷定居。渡海堂说,他依稀记得在耶路撒冷的家中藏有许多中式器具和中国绘画,1984年,他和妻子来到中国旅行三个月,通过素描、写作和摄影重温了中国的文化、哲学和艺术。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海贝壳”的灵感既来源于他在中东和中国的游历,也与老子的道家阴阳学说和犹太文化的精髓有关——“在以色列,人们喜欢在建筑上使用石料,因为它在犹太人传统观念里意味着坚固、土壤和根,而玻璃代表开放、未来与现代。这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冲突的材质结合在一起,又代表着对话和融合。”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之下,以色列馆中有一些值得提及的细节。
  进入展厅之前,玻璃门上有一个以色列几乎家家门口都有的“门柱圣卷”。这是犹太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传统,即将写有圣经章节的长方形羊皮纸紧紧卷起后装在细长的银筒内,钉在门柱上。以色列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犹太人在离家前都会轻抚门柱圣卷,然后吻吻触过圣卷的手,以此祈求健康平安,特别虔诚的犹太人甚至在家里每个房间的门上都会装上圣卷。
  3月24日,以色列馆竣工当天,蒙蒙细雨中,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艾雅克、世博会以色列副总代表毕雅丽、以色列馆馆长夏乐福一起将“门柱圣卷”安放在了以色列馆的大门口。
  毕雅丽说:“那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时刻。”“门柱圣卷”与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房屋上梁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代表了对数千年传统和价值观的传承。
  一入展厅,迎面的墙上是希伯来语中的问候语Shalom,意为“平安”,旁边则写着大大的中文字“泰”。
  视线从这两个字往下,会看到60年前犹太上海难民的故事和照片。在1939年到1941年间,从欧洲来到上海避难的犹太人共有约两万之多,另外还有大批犹太人从20世纪初开始就来到中国定居。他们在二战结束后虽大多离开中国,但仍然对中国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也成为中以之间特殊的情感纽带。
  毕雅丽介绍说,展览中将会展出与这段历史相关的感人瞬间,比如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专程去哈尔滨祭拜祖父的故事。奥尔默特的祖父1917年从俄罗斯前往中国哈尔滨,其父母也在那里长大,会讲汉语,其祖父最终葬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公墓。又比如,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风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生命签证”,被称为“中国辛德勒”的故事。
  “这不仅是一个欢迎的入口,更代表了我们的纪念和感恩,希望给中国参观者带来温暖的感觉。”毕雅丽说。
其他文献
今天看见一个学员练车非常搞笑。压线了,教练刚要说她,她就开始咆哮:“我知道压线了,我长眼睛了,我不压线直接就去考试了,还要你干啥?”  教练无语。  一会儿刹车踩重了,教练差点撞到头,又要说她,她又开始咆哮:“你别叫了,又没撞到,我是有技术的,没技术你早从挡风玻璃飞出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把教練吼得哑口无言的学员。
尽管已经触及敏感区域,宜宾学院的决策层,仍计划在2010年度秋季开学时,推出迄今国内高校中第一个“差生班”。  “没有什么好隐讳的,我们就是要把一些成绩差、能力欠的学生专门组班,让他们从迈进大学第一天起,接受我们的专门训练。”6月24日,头一天刚刚送走本届毕业生的宜宾学院院长汪明义,在他的办公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个计划酝酿已久,假期会进一步细化方案,9月开学,铁定执行。  “当然名称会避开‘
随着2014年全国两会的开幕,许多话题又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开征房地产税亦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表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启动,房地产税开征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法律、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已扫清了障碍  一直以来,国内对于是否应该开征房地产税的争议颇多,主要围绕法律依据和技术手段展开。  我国现行的土地批租制是从香港引进,香港也是有房产税的,因此,
“今后,‘上海人’的概念将会被‘在上海’所取代,讨论谁来自哪里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来了之后做了些什么和怎么做?而上海人与外地人的争论,也将成为过时的话题”  ——上海读者    高档酒楼  许安之(江苏)    朋友决定用这几年在地产业挣的钱投资酒楼。他的目标也很高,要打造成他所在地区最高档的酒楼。酒楼离我所供职的地方很近,我也便成了常客。  时间一长,我发现,他离“高档酒楼”的目标正渐行渐远。几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质量不理想。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该文选取三堂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实录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并应用基于TIMSS方法的课堂语言编码系统和基于LICC模式的课堂观察量表,从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方面对课堂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提高农村音乐
一  魏南风几乎一夜没睡,天亮透前,大脑才终于累得昏沉,迷迷糊糊坠入一团纠缠的网中,弹了几下腿,合上眼。她安慰自己:好了好了,终于睡着了,呼噜扯得轰响了。  面色极差,双眼通红无神,一缺觉,脸上的几根三八纹就出来作怪,把平时还算平滑的脸分割成凸凹不平的几大块,用手按按扯扯,它们横眉冷眼,各守封地严阵以待。  不想见任何人,最好有个黑箱子,把她关在里面,好好补一觉。客厅闹钟提示已经上午十点,南风皱皱
我有一儿一女,大的9岁,小的4岁。在北京,因为学费和地理距离等原因,我们选择在家自己教育孩子。  学校教育之外,家长怎样在家里进行学前和学校外的家庭教育?对我这个全职母亲加老师来说,典型的一天是这样的:  早晨8点,9岁的大儿子会在我煮咖啡时悄悄溜下床——他不想让我知道他已经醒了,而且在玩乐高。  8:15,我去儿子的卧室,发现了他的小把戏,于是命令他穿好衣服吃早餐。  8:30,把4岁的女儿叫醒
编者按: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无差别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智能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交反馈的及时化、互动交流的立体化、资源学习资源推送的智能化,重构了现代教育学习环境,带来了教育体系的智能化。本专题的几篇文章对智慧教育与个性化学习进行了分析,从数据环境、时间、方法、目的等维度,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个性化学习的构建方法,并对人工智能
外国人来古都北京,想要享受的不仅是对嘴巴和胃肠的款待,而是对所有五官的款待  我有个中国朋友,可说是“山东大汉”一词的化身。他在山东青岛长大,到华中念大学,后来在北京从事出版业。之前我认识的中国朋友,许多是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香港人,但这个“山东大汉”朋友比他们长得都高大,甚至可形容为“魁伟”。  他之所以为“魁伟”,不仅因为个子高大,而且因为人格大方。我是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念书的老留学生,
目前中国整车出口还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当中基本只有价格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应该比较牢了,从汽车零部件、汽车原材料生产到人才储备,我们都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现在是汽车工业黎明前夜,就差那么一点。”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尹同耀这样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表示。  一贯谨慎的尹同耀甚至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再多一点点时间,我们可能会给国人一个惊喜,我们的汽车可能就会像中国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