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思维教学——服装创意设计灵感的实践》

来源 :度假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11574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向思维是一种借助意向素材和意向灵感,来帮助思维描述的实践教学方式。本文从教学层面的思维方式,对意向思维的含义、特征以及在服装创意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探求服装创意设计教学中,意向思维活动的简单方法与规律,有利本科服装设计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
  关键词:意向思维;意向设计;意向原则;灵感
  中图分类号:F5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246-02
  服装创意设计的意向思维,依据具体的意向形象进行创意设计的。首先以目标人体作为对象,借助服装为载体的设计表现。其次在服装的三大要素上反映意向素材的外在形态,并进行再创造的思维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纯粹与意向素材酷似,照搬和写真对设计的本质毫无意义。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意向思维设计的培养,能够比较直观再现意向素材的“本来面目”,自然反映出意向素材与意向思维之间的联系,营造服装的思维意向,使服装教学过程与思维意向培养有机结合。是我们培养学生掌握服装创意设计的初步方式,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1 意向素材的意向思维灵感培养
  意向素材是服装创意的灵感来源其中之一,收集意向素材是阐明灵感的一个途径,也是学生创作原动力与构思创造的源泉。在服装作品中发现意向素材的影子,可以发现创作的本质。作为具有艺术内涵的服装创意作品来说,意向素材载体是根本方式,也是服装设计学生设计诱发与启迪的重要手段之一。
  设计灵感是心理现象和精神现象,具有触发性和突然性,在思维形式中产生奇妙的“顿悟感”。但这种顿悟是意向素材作用下的必然诱发。虽然灵感思维在艺术创作思维形式中有着特殊的功能,但灵感思维的过程并不完全是偶然的心灵感应,而是生活条件作用下的积淀、想象、萌发、图像等外来因素诱导的,属于触发本能的灵感思维形式。
  2 意向思维灵感的意向设计实践
  2.1 意向设计启发
  具象思维模式与概念表现方式是意向设计的意图,表现出来的意向性、艺术性、流行性。在以商品设计为美学的原则基础上,减少在创意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整合相关意向设计素材的一种设计形式。
  在课堂上,一个固定的意向素材形态在不同的视觉与时段,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而思维本身就是动态的,想象力也在变化。所以,要引导学生分析素材的真实性,而不是停留在缥缈虚幻的世界里,只有在意向素材与想象中确定设计方向,意向素材才能够真正为设计所用。
  服装创意设计的整体设计风格的把握,主要是如何体现设计基本元素的合理提取和合理运用,侧重强调作品的内在气韵,保持统一有变化、变化有统一的意向素材效果。虽然,意向设计的过程中,色彩、面料、款式存在着削弱意向效果。但是,我们能够把握以下的二个要点,应该就可以指导学生提升作品的主次关系、秩序关系。
  1) 相互关联
  提取主要意向素材的同时,与之相关的内容也同时存在于意向素材中,紧密围绕主题寻找相关资料、背景,把握方向、内容,使创意设计主题鲜明,意向清晰。
  2) 特征典型
  对意向素材特征典型提取,对素材资料典型选择,所以一切涉及其层面的特征素材都要进行有效的排查,有效地加减,有效地取舍。
  2.2 意向提炼方式
  学生在实际设计中,进行了服装造型灵感来源于意向素材——藏族佛教八宝中的金鱼、宝瓶、海螺(如图1、图2、图3),在设计构思过程中,意向性非常明确,可以直接表现在服饰的整体轮廓或局部轮廓造型上,或者再组合成新的轮廓造型。
  在《高姿态》系列的设计元素——包括服装造型元素、色彩元素、款式元素、局部设计元素都来源于藏族文化元素,其中造型元素大部分通过藏族佛教八宝中的金鱼、宝瓶、海螺原型进行解剖、分解、重组演变而得,并融合现代服装的Y型、X型廓型,体现民族元素与现代服饰的融合。
  如:图4图案部分分解、重组。图5外型的直接变型运用。图6裙身的运用。图7变型倒置运用。都在积极地反映意向思维灵感的意向设计,并且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艺术效果、实用效果。
  款式一的造型元素,主要是从金鱼和宝瓶佛器的廓型倒置解剖演变而得,细节图案设计则是从藏族壇城图中,提取部分图案元素进行抽象化提炼而得,整体夸张了领部造型和背挂。
  款式二与款式一的元素提取过程几乎一样,在宝瓶轮廓元素进行减型提炼而得到裙部造型,抽取宝瓶的平均层叠部分,进行礼服挂肩的重叠设计
  款式三上身造型元素是从海螺佛器的廓型演变而得,裙摆造型则由金鱼的莲花底座倒置进行局部造型演变而得,使礼服裙摆局部造型具有立体感和韵律感。
  
  侯赛因·卡拉扬——游乐场、旋转木马、戏剧性色彩,意向明确。
  张肇达——汉服的大气典雅气质结合龙凤刺绣,结合立领、变化水袖彰显霸气之风。
  郭培——大扇形褶皱裙摆结合珠片绣花等工艺,结合中国青花瓷元素使得礼服更加高贵典雅。
  上述创意服装设计,以具象的思维形式与概念表现完成设计意图,意向思维灵感的意向设计直截了当。
  另外,在服装面料意向设计,设计师梁子将莨绸运用于服装中,开创意向思维的典范,体现了设计思维中意向思维、灵感思维、创新思维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在众多的设计潮流中,同学们要学会如何取和舍,把错综复杂的意向设计点整合起来,通过设计思维的解构,最终把意向符号语言变成优秀设计作品。
  而在许多的国内外服装大赛中基本上全部都是命题设计类型,就拿国内服装大赛中的“汉帛奖”来说,第16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的设计主题定为“汉字艺术”。“汉字”意向素材设计形式本身就具有明确意图趋向的思维模式。   设计师通过“汉字”及辅助图形信息的全面收集,作用于表现一种或者多种意向,快速捕捉或记录设计师的臆想。
  2.3 意向方式观察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意向事物进行领悟和提炼,尝试不同的角度和方位不同的尺寸比例,局部放大或者倒置图形,会产生新图形新思维。
  提炼的视角不同,设计联想也不同,素材能够带来色彩、面料、工艺、轮廓、细节、形象信息的联想,根据不同的意向素材确定设计方式。但局限的素材信息不能够满足设计的需求,而当素材丰富多元的时候,需要对素材进行分析、组合,使之有强大的对位性,满足设计目的倾向性。
  灵感转化为意向设计语音一般有以下的几种方式:
  1) 从材料创意角度
  通过原始图片的肌理和视觉印象,创造和自然素材神似的面料肌理。
  2) 从自然色彩角度
  变幻莫测的自然色彩,可以提升服装创作的意境和视觉美。
  3) 从意向形象角度
  造型是服装要素之一,独特的轮廓使人印象深刻,加深款式美感。
  4) 从意境氛围角度
  與之相关外围浅层的意境及涉及素材,辅助服装设计语音诠释。
  总之,学生要具备敏感的直觉和敏锐的观察力,积累与长期的专业知识熏陶与设计经验的积累。有了这种意向方式,就可以收集、观察资料时,瞬间捕捉信息,形成直觉顿悟。
  3 意向思维灵感的意向原则
  3.1 敏锐意向思维
  敏锐意向思维是快速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处理能力。首先要具有观察能力,在探究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疑问促进观察,这种观察是有目的、有明确意识的意向思维活动,在意向思维的督促下进行的,根据意向思维内容的设问、质疑,完成观察前的思考和观察中的取向及观察后重点的取舍[2]。其次要积极提及高拓宽观察范围,自然界中的图形信息包罗万象,也是设计师对生活感悟和提炼,在主体观察对象的范围内,同样存在着与主体相联系的付体内容与之相关,它是意向思维视觉的延伸与有效补充,同样存在于同学们的观察之内。
  3.2 创新意向思维
  意向思维可能是一种固定的程式,是学生根据设计目的,设计流程,明确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推理性,有一定固化存在,但它同样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首先通过对服装意向灵感来源、意向符合分析、组合结构变化的设计活动。而该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处理活动,目的是在处理的同时改变原意向元素的影子,而又具有原意向元素的本质,它也是一种创新,而这个创新过程也是意向思维的创新。其次创新思维不是一般是思维方式,它自己要求打破常规,将已有的意向素材进行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处理的过程。具体体现在:以设计风格为切入点、以设计主题为切入点、以设计色彩为切入点、以设计造型为切入点、以设计材料为切入点、以装饰纹样为切入点。以上几个切入点都是意向思维、意向素材、意向观察所涉及的。
  3.3 意向思维创造能力
  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创造能力是连续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与操作活动的呈现,运用设计思想和意向素材进行创新设计,通过设计手法和工艺流程,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组合、解构、打散、特异、重复等物化方式,营造一种构架在意向思维灵感的设计感觉。首先意向素材是意向思维灵感源点之一,积极主动、一触即发去捕捉,收集并从中整理、归纳,选择能够利用的意向素材作为概念版,转化为灵感思想,并成功地把意向素材的本质应用在自己的设计中。其次自然界错综复杂的意向素材画面,提高联想、归纳、解构、重组,进行二次、三次……创新再造,使设计理念由量变到质变,具象到抽象,抽象到具象的转换过程,使服装设计作品新颖、流畅,具有意向素材本质性。
  4 结论
  如果说意向思维解决教学中服装创意灵感的思维方式之一,是对服装设计学生在创作思维方法的引导;那么,对意向灵感捕捉问题的研究则主要体现在对服装创意灵感阐发的意向渠道、造型规律、观察方法的探索上,更应关注有效获取服装意向设计灵感的方法、过程与结果。
  意向思维的表现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设计的作品必须符合社会普遍的审美规范,使人接受和愉悦,超越了审美规范反而事半功倍。
  虽然,灵感它是漂浮不定,其捕捉的过程或许带有偶然和不可思议的成分,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意向性与明确意图趋向的东西。积累、思考、观察、经验、养性、探索是意向思维阐发灵感在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前提和过程,而且阐发的路径是有规律和有意向的。
  参考文献:
  [1] 鲁闽.概念服装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5.
  [2] 姚其红,石艳红.创意礼服设计以立体造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3] 刘元风,胡月.服装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1.
  【通联编辑:李雅琪】
其他文献
旅游管理专  摘要:髙校人才培养与旅游市场人才需求“供需错位”矛盾凸显,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成为症结所在。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并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行业内就业意向低的问题从学生与学校这两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就业意向;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239-01  1 引言  近年来,贵州
期刊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需要的人才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在这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出技能型的人才,具体的教育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当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足之处,直接影响到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本文将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關键词:中职旅游;技能训练;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国内、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形式之一,宴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本文以作品《岁月的礼物》为例,按照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的方法和路径,从主题创意与内涵、台面各要素设计、出品与菜单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岁月的礼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在培养茶艺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切实的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本校茶艺专业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法。结合市场对茶艺专业人才的需求,适时的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可行性的调整。积极借鉴新型的教学理念,对茶艺专业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优化,本文就高职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茶艺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
期刊
摘要:作为海洋大省, 海南要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区 (港) 建设的战略框架中有所作为, 大力发展邮轮旅游产业是科学选择。该文从根本上指出了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开发的课程体系与实际情况不符、高校专业教师队伍薄弱、系统性专业性教材缺乏等问题,。该文指出了海南省高职院校邮轮旅游人才培养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 进一步研究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区(港)全面建设下的海南省高职院校邮轮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
期刊
摘要:酒店行业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下,以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对酒店而言只有硬件和软件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文章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以厦门朗豪酒店为例,从五个方面对该酒店的服务质量差距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为酒店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提升对策;朗豪酒店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引领学生立足学科专业实际,开展自主创业实践活动。旅游电商是旅游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依托信息化技术来突破传统旅游业经营格局,打造高效、动态、便捷、个性化旅游服务模式。全面审视和梳理旅游电商专业教学现状,以创业基地发展模式为框架,涵盖专业、职业、创业内容,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旅游电商;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期刊
摘要:对于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夹缝求生的独立学院而言,通过培育和建设特色专业,形成特色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典型,进而影响带动学院整体发展前进,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通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建设,逐步建设积累适合自身实际的、顺应地方旅游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特色专业模式,为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服务产业;独立学院;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广西区域国际旅游人才需求加大,但广西地方高校旅游类专业国际化教育发展仍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国际化教育模式和发展规模有限,培养方案和成效有待提升,因此,比较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内涵、特征与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广西地方高校旅游专业还应从培养方案改进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设计,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成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国际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探究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重构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现状为主要依据,从树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观念、构建系统的绩效考核流程、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结果应用制度、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为其之后全面发展做铺垫。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