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训练的体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
  【关键词】朗读  语言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54-02
  一、熟读成诵,内化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第一课时的课文朗读时,往往采用了3个层次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內容,理清课文条理。第一层次,组织学生自由练读课文,练习读准字音,不舔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第二层次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最后,可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让学生选自己喜爱的部分多读,并写上自己的感受。例如,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当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时,我就发现有许多女生比较喜欢描写自然风光的这一段,问及原因说是那里的景色迷人,喜欢九寨沟那里的五彩池、瀑布,实在是太美了,而相当一部分男生则喜欢描写生活在那里的珍禽异兽这一段,说是那里的小动物太可爱了,想看看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识字,识词。通过刚才三个层次的反复朗读,使学生读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但是,仅仅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是将课文背诵出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现在的苏教版教材中所选编的文章,大多数是文词优美的名家名篇。一些成语,四字词语尤其丰富,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及材料,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完《九寨沟》一文后,学生在习作3 中介绍自己家乡的迷人风光(古老风俗)时,我惊喜发现班上一位学生已能模仿“继续………也许……也许……”这一句式,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他在作文中写道:继续往开阔的地区前进,你会看到一只通体透明,晶莹如玉的白虾。白虾壳薄、柔嫩,味道鲜美。也许,你的运气好,你会看到一条全身洁白的白鱼。它身体狭长,嘴巴上翘,俗称翘嘴鱼。它肉质洁白,味道鲜美,你一定会喜欢。看了它的习作,着实让我激动了一阵, 我看到了学生的成功习作,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成功之处。
  二、理解内容,唤起情感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尤其是认识情感水平所决定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情感。
  首先,在教学中要把朗读与理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朗读中做到眼到、口到并不难,要达到心到则不易,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的指点。如《珍珠鸟》一文,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巧妙指导,却又变得那么简单。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半个月前,教研组召开教研活动,进行“一课多上”。在第一次课上,应该说是一堂失败的语文课。因为我总担心这篇课文太难,学生理解不够。在我印象中,原来这篇课文是在初一年级才学的,现在却编入了四年级的教材中。所以一个劲地讲。可结果呢,学生还是对课文不甚理解,出现了我担心的情况。后来,教研组几个教师再次研究,又经过王教导的指点,我回去又将此篇课文教案重新整理了一下。这次,我从原来的“讲”改为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到了珍珠鸟的可爱之处: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小脑袋从夜间探出来,外形可爱。让学生觉得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珍珠鸟啊。作者每天与他生活在一起,甚至对它喜欢至极,所以不由自主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再抓住此话让学生反复朗读,知道这珍珠鸟信赖于我。那么,珍珠鸟又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马上出示第四小节让学生读读。再分成三个层次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体会到珍珠鸟十分淘气,可爱,同时又在一步一步向我靠近,逐步信赖我。终于,原先令人担忧的情况没有出现。
  在半个月后的又一次教研活动中,出现了与第一次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个个思维活跃,讲得头头是道,而他们所能体会到的就是源自于那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像《珍珠鸟》这一课,要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不是那么简单。但通过多层次朗读,学生就能体味出语言的深层内涵。
  其次,朗读教学中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感情也很重要。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的制约,小学生的感情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感情。《在大海中永生》记叙的是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现在的孩子对邓小平爷爷缺乏了解,阅读中往往缺少感情。教师应针对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准确的掌握朗读的速度,语气,语调,使他们读出文中奔腾不息的浪花将邓小平爷爷骨灰带往各处,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身的感觉。那么,就能是学生在读中体会到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从而在内心深处激起崇敬之情,唤起学生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训练形式,我们决不能仅满足于学生读得流畅,而要充分发挥这种形式的多方面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院校教育對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基于最优化理论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含义和理解,分析了最优化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指出合理地进行优化分组教学,引入竞争学习机制,能够激励学员主动学习;通过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各种手段的组合,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专业教学 教学方法 最优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V44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高中生在当今学习环境下学习压力日渐增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也是层出不穷的。如果要想让学生学好高中历史这门课程,除了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这些问题,教师也要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法就是很好的可以提高高中生历史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多样化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情境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的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多样化教学法融入到课堂当中,针
期刊
【摘要】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与文化的亲近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针对目前研学旅行开展层次不一、效果各异,本文对常见的研学旅行进行层次划分,并指出不同层次研学旅行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研学旅行 实践能力 审美 探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各个学科的教学策略都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从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到,存在部分历史教师不知道如何应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现象。基于此,笔者从自身的历史课堂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优化目标设计,促进教师教学”“应用微课教学,提高自学能力”等在初中历史课堂展开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初中历史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供帮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被运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发展中,社会对于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缺口极大,信息技术教育也开始从“娃娃”抓起,应教育部门的要求,小学课程也开始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更好地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所有学科共同进步的目的,全面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此,学校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是兴国的大计,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切实培育职高在校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将会更快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但就近几年职高教育水准而言,学生的文化素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历史作为育人育德的人文性学科,具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育人教育功能,本文就具体结合职高背景下的历史学科教学,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全面推动职高生的进步与成长。  【关键词】职业教育 历史学科 育人教学 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知识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语文教师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就在此时进入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但是,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效果来看,存在部分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将情境教学的方法与知识进行融合的现象,基于此,笔者以亲身实践经历为基础,提出一系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要】现代麻醉学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重要学科,其包括内外科知识及急救知识,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相对于麻醉专业学生而言,非麻醉专业学生对麻醉学的熟知程度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大多数医学院没有针对非麻醉专业学生开设一门单独的麻醉学课程,或者说麻醉课程课时安排较少。这样一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会限制麻醉学科的发展。对此,就需要各大医学院提高对非麻醉专业麻醉教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语文中的难点,而传统教育将知识的传递作为实际教学的最为主要的目的。这也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则直接忽略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标指出在进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理论对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分析。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亦是家里人的希望,所以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光明的未来,即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它给孩子带来了无限欢乐,并且与此同时,也使得孩子们获得了很多知识,并且开阔了眼界,可谓是一举两得。亲子阅读是孩子早期阅读的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语文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