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与寄语:投资就是一场修行

来源 :中国证券期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不觉,2014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我要感谢《中国证券期货》给我开了一个专栏,让我和读者、也是投资者朋友们有了每月一次的约谈机会。这对我无疑是一种鞭策,让我对证券市场时刻保持一种敏锐的感知和思索,如果还能有一些小小的预见能帮助到投资者,那就是意外之喜了。本文,首先回顾一下2014年我的一些主要观点,然后对投资者在2015年的投资旅程提一点建议,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一、2014年,我的投资感悟
  其一,提前预见到大盘蓝筹股.券商股、国企改革概念股的重大投资机会。其中,第3期我的文章标题为“国企改革竞赛或将触发市场风格转换”,指出“大盘指数如果要向上拓展,必然要启动大盘蓝筹股的国企资产整合行情”,事实上大盘蓝筹股的狂欢发生在11月中下旬,这就是市场的魅力所在。第5期,我提出“制度改革红利孕育五大投资机会”,从证券市场本身的各项制度改革的角度全面梳理投资机会,重点指出低估值稳健成长蓝筹股、国企改革整合股、券商股等的系统性投资机会,今年市场涨得最好的低估值蓝筹股、券商股的爆发,其实我们提前半年已经预见到了。第12期,我们探讨了注册制对市场的影响,指出注册制利好券商、创投概念股和新三板三大投资机会。
  其二,从政策分析与制度变革的角度提示了市场重大的投资时点。其中,第7期我们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提出“稳住潜在增长率重于稳增长”,强调了深化人力资本、推动技术创新和大力推进改革是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必然途径,并指出“在经济暂时企稳、无风险利率稳中有降的背景下,7月份可能是股市收益较好的月份。”第8期,我们探讨了楼市和股市涨跌的关系,从经济面、资金面和大类资产配置三个层面指出两者并不存在一个线性关系,同时我们强调“与其预测未来,不如认真把脉经济实体运行数据,把握此轮蓝筹股反弹的机会”,再次强调了蓝筹股的投资机会。第10期,我们探讨了在经济新常态下股市新的生态环境、投资价值的提升和投资逻辑的演变,重点指出:“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壮大,对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有明显提升作用,同时也将引领市场风格发生深刻转变”,这一深刻的转变恰在一个月以后以大盘蓝筹股“大爆发”的方式发生了。
  其三,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股票与认清自己。2014年第2期,我尝试从股票形态、基本面和操作手法的角度综合将股票分为牛、鬼、蛇、神四大类,帮助投资者识别各类股票的风险收益特征。第4期,我们从金融心理学角度,对投资者的心态进行了剖析,提出“投资十诫”,今天,我仍然希望初入市场的投资者有机会再看一遍这篇文章,不论在牛市还是熊市,最难的还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二、2015年,我的投资寄语
  进入2015年,我也有三条寄语给投资者,分别涉及到股票投资价值的认知、投资风格的把握以及投资心态的修行三方面:
  其一,理性虽然会迟到,但从不缺席。对于11月中下旬以来大盘蓝籌股的爆发式行情,有人说,这回讲估值的终于战胜讲故事的了,其实,这正是理性的力量。以银行股、基建、工程机械、中字头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长期以来估值偏低,各类机构对这类股票的仓位也降到了最低,而回归到长期平均估值区间就是大概率事件,只不过这个估值修复的时点在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各路资金加杠杆、保险资金、外资等加速进场、家庭资产大搬家以及政策刺激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下迅速到来,内外因相结合遂导致大盘蓝筹股行情一发而不可收。这正印证了那句话:理性虽然迟到,但从不缺席。估值修复修的是什么?是对过度悲观预期的修正,是对国家与股市前景信心的修复,只要经济面不会进一步恶化,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无风险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则大蓝筹股的估值修复行情就还没完,只不过这种估值修复要从相对估值修复过渡到绝对估值修复上来。预计大盘蓝筹股仍将是2015年大型投资机构的压仓底品种。
  其二,与其火中取栗,不如海边拾贝。对于市场上的一些热点,比如券商股,市场已经产生了一种崇拜,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一个自我循环,即股指越涨,券商收益越好,券商股涨得越多,从而带动股指进一步上涨,这个自我循环的逻辑短期没有问题,且仍可自我加强,但是长期来看,却忽略了外部风险。一旦券商牌照放开,一旦监管部门对券商的杠杆比率进行控制,则券商的这种高收益模式将受到挤压,也会拉低券商高高在上的估值。预计2015年券商股将出现剧烈的波动,波段操作才能获取更多收益。在券商股等调整期间,应积极主动把握板块轮动带来的机会,比如一路一带、工业4.0概念股、地产股、医药股、环保股、科技股、消费股、传媒股等均将有轮番表现的机会。建议投资者不要偏执,与其火中取栗,不如海边拾贝。
  其三,投资是一场修行,不要忘记失败。我们常常是:没买股,却涨了,后悔没买;买了股,很长时间才涨,后悔买早了;买了股,涨很多,后悔买少了;买了股,却在跌,后悔买错了;卖了股,却大涨,后悔没守住。正所谓涨也后悔跌也后悔,挣也后悔亏也后悔。不要完美主义,不要贪心,投资是一场长跑,心态的调节很重要。同时,别故意忘掉你的失败的投资,正是失败帮助你学到新东西。过去失败的经历,恰恰成为了你前进道路上的警示标,投资的成功就是比谁犯错少,且把投资当作一场修行吧!
其他文献
从6月27日晚央行“双降”开始,一场拯救A股走势的斗争就开始暗流涌动。央行、证监会、证券业协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保险机构以及诸多知名私募机构陆续加入救市大军——A股历史上似乎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部门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布如此密集的被市场认为是救市的举措。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股市信心保卫战打响。不过,令人惊奇的是,面对如此强大的救市力量,A股似乎仍然不为所动。  A股历史上似乎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部门在如
期刊
俄罗斯难阻卢布贬值。  卢布周一(12月15日)盘中暴跌超10%,创下199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当晚俄罗斯央行意外宣布,将基准利率从10.5%大幅上调到17%。这是1998年俄罗斯债务违约以来央行最大幅度的加息。  超大幅加息后卢布虽有所反弹但好景不长,截至莫斯科当地时间中午,卢布兑美元先前涨幅已经尽失,并且进一步下跌,一度逼近1美元兑80卢布。  上周四(12月11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
期刊
跨境电商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看出国家对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跨境电商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这些利好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一旦通关效率提升,对跨境电商企业以及消费者都将是利好消息,平台商、服务商、贸易方才能够更好地与国外企业进行贸易。而只有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升后,电商才能更好地发展。  5月7日,国务院明文下发的《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
期刊
2014年,国务院陸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有从政府自身层面的改革政策,也有对资本、价格市场的健康发展的意见决定,还有许多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有的已经让我们享受到它们带来的红利,有的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保障。在新年伊始之际,我们简单盘点2014年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看看这些政策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  “克强经济学”与“微刺激”  2014年,我国不断创新宏观调
期刊
近年来,P2P行业顶着互联网金融的光辉,迅速发展。2014年是P2P行业发展的第七个年头,这一年来频繁出现的倒闭、跑路等事件,让P2P成为年内互联网金融的话题之王。  1.互联网金融发展首次写进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互联网
期刊
12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股权众筹融资的定性、平台准入、投资者与融资者的权利义务、投资者保护、自律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定。这是继11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提出建立股权众筹试点后,监管部门首次推出对股权众筹的条文式规范性意见。这一意见稿的发布,在众筹圈内产生巨大的反响,行业人士对意见稿态度不一。  持支持态度的人认为:  1.设立合
期刊
2014年,是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继往开来的一年,这一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聚焦投资创业创新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更多释放改革红利。本刊梳理了今年出台的十大政策如下:  1.简政放权扩大改革成效  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到2014年九月我国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李克强总理已经兑现了“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审批事
期刊
油价下调理论上成定局。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不愿独自承担减产责任,其他主要产油国也无减产迹象,供应面整体宽松导致油价仍未有止跌的迹象。按照目前的油价跌势,根据成品油定价机制“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国内油价调价窗口将于12月26日24时打开。  这也意味着国内油价理论上将迎来下调窗口。根据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计算,机构普遍预期原油价格调价幅度在500元/吨。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O号柴油(全国平
期刊
中药提取物行业的混乱,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挥向银杏叶的刀锋,意在将行业整体推向规范  2015年6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发布通知,决定在北京、吉林、江苏、广东、四川、陕西等六地开展银杏叶药品专项监督抽验。这给本已充满不安的银杏叶制剂行业,再次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自5月中旬以来,食药监总局组织银杏叶药品的专项治理行动后,使银杏叶提取物生产领域“潜规则”——擅自
期刊
千古无同局。  2014年7月底以来,A股走出了一轮轰轰烈烈的新牛市。经历了七年熊市煎熬的各类投资者,有理由感到欣慰,更有机会让自己的账户充盈起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这波1000点的行情中,“满仓踏空”与“不盈反亏”者,皆大有人在,不仅普通股民如此,基金、私募等踏空的机构也不在少数。何也?笔者认为,正如棋谚所云一一千古無同局,本轮新牛市与以往牛市都有显著不同,过去的经验和逻辑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