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代远巡视湘鄂赣苏区二三事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13859315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初,刚刚成立的苏区中央局为了贯彻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掌握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并与之加强联系,特派滕代远作为中央局的巡视员,巡视湘东南和平江、浏阳一带,了解情况;并向各根据地党组织,以及留在湘鄂赣边区的红16军传达中央局的指示,指导那里的工作。同时,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也要滕代远将从长沙退出时留在平江、浏阳养伤治病的人员领回,并且招募一批新兵,扩充红军。

“要是再给我开三餐,我就要向中央告你”


  1931年3月间,滕代远在频频参与保卫革命根据地的多次重要战斗后,冒着可能被敌人发现的危险,渡过赣江,来到河西的湘鄂赣边区,开始了巡视活动,同时布置招募新兵的工作。
  滕代远首先到达平江、浏阳,见到了老战友张启龙、李宗白等人,除向他们传达苏区中央局的指示外,又详细询问了湘鄂赣边区的一些情况。巡视中,他了解到边区各县的工农群众有不少参加了红军,仅从1930年9月到1931年3月就有3万余人。滕代远听后十分高兴,因为这是他和彭德怀率领红5军、红3军团在这里多次打败国民党军,消灭地主武装,发动群众,建立和发展党群组织,为创建苏区打下基础后形成的成果。
  滕代远到后,特委负责人考虑到他是著名红军将领,加上是长途跋涉,十分辛苦,便交代伙房每天为他开三餐,特意搞点下饭菜。头一天,由于炊事员把饭菜直接送到他的住房,滕代远没有觉察到。第二天中午,当他吃完饭送碗到厨房时,见里面冷冷清清,便问炊事员怎么回事,炊事员只好实情相告:国民党反动当局频繁派兵进扰,实行残酷的烧杀和经济封锁,这里粮食匮乏。从2月份起,特委机关每天只吃两顿红薯饭。滕代远立即找来特委书记李宗白,见面就问:“老李,你们每天吃几餐饭?”李宗白见他如此严肃,便如实回答:“吃两餐。”“那你们为什么给我开三餐?”“大家考虑到你的工作辛苦……”“我工作辛苦,大家都很辛苦嘛!我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了,难道连这点苦也吃不了吗?”见李宗白还想解释,滕代远又说道:“我们常说要与群众同甘共苦,现在干部群众都只吃两餐,我一个人怎么能吃三餐呢?你们这不是要我犯错误吗?”李宗白见他态度坚决,只好点头同意。
  滕代远补充说:“从明天开始,我跟大家一起吃。”停了一会儿,他又半开玩笑地说:“老李,要是再给我开三餐,我就要向中央告你。”

“这哪里像共产党的医院?”


  巡视工作一开始,滕代远首先来到驻扎在浏阳张家谭肖家坳的后方第三医院,看后十分满意。当天下午他翻过一座大山,赶到设在浏阳张家谭观音堂的后方第四医院。这里的情况与第三医院大不一样,医护人员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打闹哄笑,显得无所事事;病房里垃圾成堆,被褥脏污;多数伤病员只穿两件单衣,医院的院长、政委和秘书却穿着崭新的棉衣。滕代远看到这些,既气愤,又痛心。他愤然指着院长赖光辉和政委胡文适说:“这哪里像共产党的医院?简直乱七八糟!要是这个样子,谁还来当红军?”接着他又严肃地责问同来的特委负责人:为什么特委对这种情况放任不管?特委负责人回答说:“后方医院是由一方面军总前委直接领导的,特委管不了。”“你们管不了,那我这个总前委委员来管。”滕代远当即作出决定:一、院长赖光辉和政委胡文适玩忽职守撤职查办;二、后方第四医院管理混乱,加上敌人迫近,暂时撤销,并入后方第三医院;三、今后设在平江、浏阳等地的后方医院,一律由湘鄂赣特委统一领导。
  从后方第四医院巡视出来,已是日暮时分。滕代遠想顺便看看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并决定在乡政府过夜。晚上,他刚刚入睡,突然被对面一户农家传出的噼噼啪啪打牌声吵醒。滕代远披衣起来问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是什么人在吵?”“都是第三医院的伤病员。”主席回答。滕代远非常气愤地说:“伤病员?为什么不住在医院,却跑到这里来打牌?”主席叹口气说道:“伤病员大多数是好样的,但也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伤好了不愿回部队,今天在这个乡寄宿几天,明天那个乡住几天,打牌赌博,还乱到群众家里吃饭。你要说他们,轻则骂你是反革命,不优待红军伤兵,重则还要挨打。”滕代远听后严厉地说:“这不是成了兵痞了吗?革命队伍里面可不能容忍这种败类。你现在就去告诉那几个伤员,立即返回医院去,否则,命令乡赤卫队把他们抓走。”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向那几个打牌赌博的伤员传达后,他们一个个乖乖地返回了医院。

“‘右倾’帽子可不要随便乱扣”


  与此同时,滕代远还视察了留在湘鄂赣边区的红16军。这支部队是湘鄂赣苏区的主力红军,是1930年刚刚组建起来的,军长孔荷宠和政委黄志竟都曾是他的部下。现在他又是中央局派来的巡视员,所以他们对滕代远很尊重。当时,滕代远听到不少人反映红16军战斗力差,经常打败仗时,感到很痛心。到达军部后,滕代远即召开扩大会议。军部负责人向他倾吐苦衷:“部队之所以打败仗,主要是特委在军事指导上犯了‘左’倾错误,天天要红16军‘进占定州,威迫长沙’,今天要求打这里,明天要求打那里,不管敌人有多少,不执行命令就被扣上‘右倾分子’的帽子,撤职查办。几个月来,光军政治委员就换了三次,有的连已换了七八个连长,致使士气低落,战斗力也每况愈下。”
  滕代远听后非常生气,当即批评了列席会议的特委代表:“你们这不是瞎指挥吗?‘进占定州,威迫长沙’,谈何容易?去年红一方面军3万人都没有打下长沙,红16军2000多人做得到吗?”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右倾’帽子可不要随便乱扣,搞得不好,就会断送革命事业!”滕代远向军长孔荷宠、政委黄志竟等领导传达了中央局的指示,要他们认真执行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决议,纠正和抵制“左”的错误。军长、政委当即表示坚决接受指示,加强工作,振奋士气。会后,滕代远深入到连队了解情况,研究战术问题,集中了指战员的智慧,和特委、军委的同志一起制定出适合16军的分散游击战术。
  此外,边区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有的党组织存在极端民主化的倾向;有的党员干部存在强迫命令的工作方式;有的苏区在敌人进攻后,部分人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有的地区在分配土地时,出现富农路线;少数苏维埃机关缺乏群众威信;个别党员贪图享受,贪污腐化。针对存在的问题,滕代远一一严肃指出,要求限期整改。
1930年的滕代远

  1931年7月12日,滕代远向苏区中央局写了长达两万多字的《巡视湘鄂赣苏区的报告》,同时向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口头汇报了有关情况,使中央局和总前委对湘鄂赣、湘赣根据地的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改变了两边隔绝的情况。
  在滕代远这次巡视后,湘鄂赣边区的工作很快有了变化,在接踵而来的第二次反“围剿”中经受了考验,并且得到了新的发展。这是滕代远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的又一次重大的贡献。
  1932年7月15日,滕代远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踏上了新的征程。
其他文献
1957年3月,彭真、滕代远、郑天翔、张友渔等欢送苏联城市规划与地下铁道专家。前排左五为彭真;中排左二为梁思成,左三为张友渔,左七为滕代远,右一为储传亨;后排左二为本文作者张其锟,左八为郑天翔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争论问题很多,分歧也很大,目前社会上关心和议论这方面的问题仍比较多。当时主持城市规划的领导同志,以及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大多相继去世,作为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主要工作人员,
期刊
补写型连贯题之所以能在连贯题三大类型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命题者青睐的题型之一,是因为命题立意的全面性:指向学生的阅读力、思维力和表达力的综合考查.厘清了补写型连贯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导致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1939年,在纪念
期刊
一rn2018年4月17日,在淮安恩来干部学院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而举办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征文颁奖仪式上,由我写作的《交往仅九天,友情跨世纪——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深厚
期刊
1967年11月29日,林彪为海军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12月1日,题词刊登在《解放军报》第一版。本文将向你讲述林彪题词的经过,为什么它成为林彪最后的题词,以及风靡“文革”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又是怎么一回事。  林彪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的经过  1967年7月1日,总政治部通知,中央军委决定召开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为选
期刊
出兵抗美援朝,是毛泽东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从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到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毛泽东一直关注着抗美
期刊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游击司令”高敬亭被错杀后,他的妻子史玉清带着两个女儿随新四军继续转战。后来,他们的二女儿高凤英被寄养在盱眙县古城集的一户农家整整8年,与盱眙人民建立起了无比深厚的鱼水之情、生死之爱。将星错陨,妻女三人到盱眙  1939年7月中旬的一个晚上,阴云密布,淫雨霏霏。安徽省舒城县西南一个名叫钝斧庵的庵堂后面,有一间很窄的小房子,里面关押着新四军4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高敬亭的
期刊
1958年3月,毛泽东在四川郫县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是以全国各地竞相发射粮食高产“卫星”进入高潮的,“亩产万斤”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标志。然而,当一个接一个的“卫星田”和“万斤亩”的“喜报”传到中南海时,长期在农村生活、具有丰富农业经验的毛泽东,对这些高出实际的产量,究竟是信还是不信?对“大跃进”的纠偏工作开始后,为何唯独粮食产量指标迟迟不降?当浮夸造成的粮食危
期刊
苏鸿熙,男,汉族,1915年1月生,江苏省铜山县人。著名的心胸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1943年毕业于国立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1943年至1944年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赴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及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医院进修麻醉、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1957年回国后任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副教授、教授,1972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工作,先后任胸外科、心脏外科
期刊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毅然奋起反击,英勇抵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