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这个群体的声音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公务员是很多人向往的职业选择,图为考生涌入考场。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约140万

  在中国,公务员是一个相当特别的群体。
  “特别”体现在,我们对公务员看上去很了解,可能你的某个同学或者朋友就是公务员,即使没有这種联系,至少你和公务员打交道也是日常性的,要找出一辈子从来没有和公务员打交道的人还真不容易。但要具体说起来,好像又不是那么熟悉。无论是作为朋友的交往还是因为需要而打交道过程中,你会觉察到公务员的职业很不一样,再努力抱有“理解之同情”的立场,对公务员的职业也会有疏离感。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明星、作家、企业家等不同,公务员是一个很难完整呈现在舆论场的群体。全社会对公务员的认知,实际上处于宏观的定性认识和微观的模糊认识并存的状态之中。对公务员真实生存状态,我们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此之谓“熟悉的陌生”。
  变化也在发生。

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


  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公务员是“新事物”,正式出现的标志是1993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而2006年施行的《公务员法》距今也不过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此前的叫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与公务员相比,我们更熟悉的名词是干部和官。“官”这个词依然活跃在我们的政治话语之中,比如,“当官就不要发财”。但在正式文件当中,“干部”和“公务员”才是正规的提法。今天很多人可能已经不知道了,以前老师等也属于干部,在改革开放之后,干部所指的范围在减少,但仍然远远大于公务员。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而干部显然不限于行政编制,公务员只是干部的组成部分。
  那么,中国公务员到底有多少呢?根据国家的统计公报,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9万人。当然,你与之打过交道的所认为的公务员,未必就属于这719万人中的一员,可能是政府雇员。在乡镇更是如此,真正的公务员可能很少,而你经常打交道的、认为是公门中人的人却很多。
  为什么要从干部制度中分化出公务员制度?这就涉及政府对社会行政管理的职业化。随着管理内容的日益扩大,现代社会所要求的非人格化的管理,背后是基于法理和规则的治理。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实际上意思很直白,就是现代社会的治理不是建立在私人关系的基础上的,而是根据普遍性规则进行的。相应的,在人事上面,就是建立一套包括竞争性考试(凡进必考)、有明确职务和职级序列以及逐级晋升标准在内的制度。
  公务员成为一种职业,这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与干部和官这两个概念相比,种种神秘甚至神圣的色彩会逐渐消退,而成为现代性理性建构的一部分。既然是职业,那么与职业相关的课题—心理健康问题、薪资待遇设计等,就会成为被研究、从而可以被科学解决的对象。传统社会的“官”,某种程度上是老百姓信仰的对象,“人在公门好修行”也是为官者的官箴。而在公务员制度下,“官”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职业,同医生、清洁工等社会职业一样,都是社会的需要,本身无好坏之分。
  同时,和西方公务员制度以及政务官、事务官的区别相比,中国公务员职业还有自己的特殊之处。最关键的特殊之处是,当公务员依旧是人们从政的最主要的途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这其实也是从政的人们不断进入更高职位的基本方式。传统社会的科举制,代表了皇权政治加士人政治的政治模式,整个社会最主要的流动性体现在官场向全社会的开放。而在中国公务员制度下,最大多数的从政者都来自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的晋升最主要的也是在体系内逐级晋升(逐级提拔)。
追求晋升,人之常情,其实也是鞭策公务员的手段。但不是说有压力就等同于焦虑。如果仔细考察,心理层面的焦虑主要来自冲突。

  公务员法规定,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且本机关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面向社会选拔任职人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注意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中发现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推动形成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干部人才及时进入党政机关的良性工作机制。但这些规定更多的也是辅助性质的。事实上,经过最新一次修订,党政领导选拔任用条例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进行了重新定位,由原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调整为“产生人选的一种方式”,不再单列为一章,将相关内容调整到动议环节,并对改进完善工作程序等提出原则性要求。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公务员法还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都明确规定了定期交流和地域回避制度。这是在公务员内部逐级晋升是主要晋升方式的情况下,防止部门或者地方利益坐大的办法,和传统社会的制度设计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是中国公务员职业的特色之处。

压力从何而来


  理解了中国公务员的职业化及其特殊之处,也就能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很多现象。这些现象,其实和职业化的要求是完全相反的。
  公务员面临的压力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工作难度提高的压力,内部人际关系的压力,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规矩和纪律要求的压力等。最集中的压力来自晋升,也最明显反映在晋升上。
  在进入公务员系统是从政主要方式之一、内部逐级晋升是不断升迁的主要方式的情况下,公务员就面临着比较强的晋升焦虑。某个重要节点的落后,可能导致后面的步步被动。这一点又被“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弊端所强化。由于编制的严格控制—党政机关自我膨胀的约束机制,编制往往才是有效手段,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多兵少的现象日益突出,有的基层甚至出现公务员断层现象,形成晋升焦虑的叠加效应。如果晋升无望,那么消极怠工、不作为现象就随着凸显。   为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拓宽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新修订的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重新设置了职级序列,与原来的非领导职务相比,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增加了4个层级,同时留出了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级设置“另行规定”的制度接口。
  追求晋升,人之常情,其实也是鞭策公务员的手段。但不是说有压力就等同于焦虑。如果仔细考察,心理层面的焦虑主要来自冲突。比如说,同一批进入公务员的,大家业绩差不多,别人晋升了而自己没有,内心就会产生个人对职业的认知和现实情况的冲突,这才是焦虑的来源。
  本来科层制的职业特点就会压抑人的个性—这种压抑是必要的,要保证非人格化管理,就得以普遍规则来办事而不是听从自己的个性。但上级领导的为人风格、行事风格等会对公务员带来适应的压力,因为上级领导对下属个人升迁有很大的话语权,不然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也就不会特别规定不准“由主要领导成员个人决定任免干部”、不准在“主要领导成员即将达到任职年龄界限、退休年龄界限或者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了。当组织伦理、基本原则等与领导个人决策发生冲突的时候,有的公务员往往就把对组织的忠诚转化成为对个人的忠诚,内心标准和现实选择形成极大的冲突,带来焦虑。
  这样的焦虑还体现在如何创造性执行上级决策上。当面临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的时候,职业伦理甚至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底线,都要求不能机械执行上级决策,但在考核和晋升的压力之下,有的人面对荒唐的后果或者民生痛点,可能会选择无视。但内心的冲突带来的焦虑却积累下来,不易消除。
  因此,公务员职业化要求正确区分个性和人格。个性往往被认为是身上带刺或者目无上级,科层制必然要消除个性的过分张扬,但这不代表公务员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公务员法第六十条对此也有规定,如果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意见;上级仍坚持的,公务员应当执行,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公务员真要抵制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也是要承担很大风险和压力的。

基层减负年


  一段时间以来,为基层公务员减负成为整治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重点工作。如果看看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其中列举的很多现象与公务员职业化要求同样是背道而驰的。比如,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一票否决”事项泛滥,动辄签“责任状”,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如此等等。
责任层层下推,发生“上午发通知,下午要材料”这样与基本常识都不符合的荒唐的事情,基层必然不堪重负,必然会搞形式主义来应对。

  有科层制就有官僚病,问题在于,形式主义为什么如此突出?这其实还是与公务员体系面向基层和百姓的一线力量不足、上下级权责设置不够科学有关。责任层层下推,发生“上午发通知,下午要材料”这样与基本常识都不符合的荒唐的事情,基层必然不堪重负,必然会搞形式主义来应对。
  现代的公务员制度,主要是为社会、为老百姓办事的。但在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当中,作为干部的一部分,其实是更加强调公务员要承担联系群众、动员群众的功能。这要求公务员不仅要善于把上级决策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且要善于和群众打交道,把决策顺利贯彻下去。
  凡进必考,让我们的公务员队伍,至少从学历上衡量,可以说是这个社会的精英。与2006年公务员法刚施行时候相比,2017年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公务员总数的比例由43%提高到71.9%。随着时间推移和代际更替,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公务员比例还会增多,他们也将越来越占据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流。用《人民日报》的话说,很多刚入机关门的公务员,了解国情的少,熟悉基层的少,亲近群众的少,甚至有的年轻干部心理上与乡土乡亲有代沟,情感上同民生民瘼有温差。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职位会明确要求要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也要求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这从制度上有利于促進公务员接地气。但解决凡进必考、逐级晋升的公务员制度运转中产生的脱离群众问题,更关键的还是提高群众对公务员晋升的话语权。这一点会随着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公务员比例的不断提高,而变得日益重要。
  近20年的公务员制度,走过形成发展、扩充壮大的时期,现在也走到了历史的拐点。公务员群体在日益繁重的改革和发展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务员制度内在的矛盾也逐渐暴露。认真倾听公务员的心声,可能也就预示了公务员制度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其他文献
2018年8月,印度反对党国大党的支持者举行反对政府购买法国“阵风”战斗机的抗议活动  最近的印度政坛,因为一笔两年多前印度向法国订购“阵风”战斗机的合同,上演了连番攻讦。两名前印度政府高官指控“阵风协议”暗含莫迪政府的“巨大犯罪”,导致大批民众集会抗议政府采购“阵风”的计划,甚至有国大党议员要求莫迪总理引咎辞职。  相比印度的军购争议,法国在印太地区安全秩序塑造中的角色,很容易遭人忽视。比如一个
金融科技,可以理解为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改善客户体验、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方面都有所突破。近几年,金融科技成为全球投资人和创业者聚焦的热点产业。  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在2014年有高速的增长,在2015年达到了顶峰。2015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笔数达到了1255次,而2015年后,全球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的投资热情有所减弱。2018年金融科技成为全球资本
李少威副主编  最近,韩国娱乐圈的“胜利夜店”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再一次令“韩流”蒙羞。  背后是一种力量在作祟—金钱。这是一种鬼魅般的力量,没有任何严密的法网可以限制它的活动,掌握它的人可以为所欲为。回头看10年前的张紫妍事件,逻辑是一以贯之的—“戏班班主”在金钱支持下无恶不作。  娱乐圈是一个纸醉金迷、颠三倒四的世界,不仅韩国如此。过去一年里,中国娱乐圈发生的诸多事实,也揭示了这一点:因为对金钱
来到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麦家理想谷”时,是台风利奇马过境的次日午后。阳光炽热、蝉鸣正欢,仿佛前日的肆虐风雨从未发生。  麦家还没有来,早上6点到下午2点是他的固定写作时间。我和麦家的助理沿着溪水行走,她指给我一条远离主路的曲折小径。这里很多杂草乱石,道路两边,一面是溪水,一面是半人高的丛生植物。  她给我介绍:“麦老师的照片和采访视频几乎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这道天然的屏障藏匿起麦家面对镜头时的
忙著“相亲”的上海父母  英《旁观者》3月9日  “你今年多大了?”“你身高多少?做什么工作?”在上海“远近驰名”的人民公园相亲角,父母们正忙着为儿女物色合适的伴侣。他们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风雨无阻。每个人都会有个要求清单—年龄、工资、身高、教育程度等,他们也会将自己子女的相应条件列成清单。父母们将自家孩子的基本信息、照片和对另一半的基本需求制作成简单的海报,然后挂在相亲角,接着坐在附近等待。只要
在《公投:走下神坛的“西式民主”》一文中,我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该数据显示,对于公投这样的直接民主,大众(68%)的认可度要远高于精英(37%)。毫无疑问,这种现象体现了在国家治理问题上精英与大众的分裂,但仅以民粹主义对此进行解释是不够的。  没人会否认从直接民主过渡到代议制民主是民主形式的进化。城邦国家规模小,大小事务通过公民举手表决就能实现国家治理。随着国家规模的扩大,社会结构变得更
合成生物学是高科技,但也可能伴随着高风险。一方面与贫困农民竞争,另一方面又误导消费者其所含成分,合成生物技术正在给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制造着痛苦。  拉斯维加斯似乎是发动一场冒险的企业赌博,毁掉数以百万计小农生计的恰当地点—本月早些时候,国际食品巨头嘉吉选择该市著名的拉斯维加斯大道发布它所期待的下一代重磅产品:与甜叶菊有着相同成分的甜味剂EverSweet。  但尽管嘉吉依赖甜叶菊进行促销宣传
7月7日中午,广州从化市西和村。李卫鹏带着记者走过一片片玉米地,穿过一排排为豆角生长而铺设的架子……从土壤结构、种子选择,到耕作特点、销售模式,他娓娓道来。  这个学识渊博的年轻人,只有27岁。不过,在他们的社群里,他还是属于最老的。因为还有好多“90后”。  不只在这个基地。广州、惠州等珠三角城市的很多郊区,正活跃着大批像李卫鹏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在郊区的农田上,谋划着养猪、种地、卖菜等活计。和传
货轮停靠在天津港北疆港区  2018年,中国全年GDP为90.03万亿元,但同比增幅为6.6%,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增速。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的GDP增速目标被设定为6%~6.5%。  和前些年相比,中国GDP增速的确下行,但换个角度看,这个增长放缓的速度也是可以承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经济基本面的实情,还是《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来看,稳定经济领域的预期
作为尖沙咀的一部分,便利的交通、永远不用发愁的客源,使源源不断的租金依然足以维持重庆大厦的存在。  许多香港人认为重庆大厦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被错放在城市中心。 他们自己心中也充满疑惑:为什么寸土寸金的香港中心,能够保留这么一座老旧、杂乱、装满了東南亚、南亚、西亚、拉丁美洲、东欧、非洲“偷渡客”的楼宇?高昂的房价、高昂的消费竟然都不能阻止它的低端化?  重庆大厦的存在正是拜“香港”所赐。它的故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