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之道:把握刚柔分寸

来源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日常管理事无巨细,而作为居中的协调者,校长如何做好各方关系的协调工作,理顺校内外人际交往和人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的一线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过一些棘手的事件,有过疑虑,亦曾碰上困难。从中,我深切体会到控制好“刚”与“柔”的分寸是关键。下面,我以个人亲历的两个故事,谈谈对此的认识。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平衡社会与个人、职业与自我的关系,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尤其生活在节奏快、压力大、价值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心理亚健康成了很多人的常态。教师,承受着社会的高
前段时间,我听了华中师范大学吴军其教授的报告《数字教师成长困惑解析》。吴教授引用了大量实地调查的数据、图片以及网络视频资料,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现实及前景进行了阐释与
1912年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孙中山让位的确切时间在我国的有关重要书刊中说法不一,值得探讨。以《中国国民党史纲》等为代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赴澳大利亚的教育培训。带着几分疑惑和好奇,我踏上了这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国家。培训过后,感慨良深: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教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清新的窗户,让我对学校
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晋江市安海镇西隅小学并不为过。这是一所位于安海古镇镇区深巷中的百年老校。初次到访,我甚至难以将这所学校与周边的民居很好地区分开来。穿过
收到王木春老师为《过去的课堂——民国名家的教育回忆》(以下简称《过去的课堂》)一书撰写的序——《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之时,真的有一种惊喜。之前,我曾和王老师聊过法
《教育研究》,李秀伟,2014年第5期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然而在实践中常常因为概念混淆而造成价值偏失和行为异变。大多数学校将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