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新视域——评《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

来源 :东岳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在今天的拓展、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的发育,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铺开,使公共性问题得到多维度的展开,并成为我们今天思考马克思哲学创新问题的一个崭新视域,凸显了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公共性解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贾英健撰著的《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从“公共性”这个新的研究视角切人,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解读,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对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人的有益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变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游
以研究生有限单元法课程教学为例,指出采用"理论讲解、程序验证、软件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研究生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
翻译的功用之一是译介与内化外来文化。在翻译史上的不同时期,中国主体文化总是有选择地把外来文化纳入由自己主导的发展轨道。经过中国文学传统的文体和语言改铸后的外国文学
分析了英国、德国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之初的文化背景,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本国文化价值观。中国民众追求公平,希望政府做到“富民”、“爱民”;中国家庭
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其理论角度应为:和谐社会之真一社会的必然性与和谐的应然性结合;和谐社会之善一传统文化脉搏与时代精神的共鸣;和谐社会之关一个体审美实践与社
社会潜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社会潜能是指一定社会中以人的社会活动为主体的诸种社会因素或力量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潜在能力或能量,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机统
我们党是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现成答案,必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