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8日,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一上午都在忙与中国商飞公司有关的事情。
一大早,蒙蒙细雨中,他与东营市其他两位市委常委一起来到胜利机场跑道延长项目现场调研工程建设情况,实地察看施工进展后,马上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会议结束后,申长友马不停蹄地赶往“大国之翼——中国大飞机研制历程摄影巡回展”的举办地雪莲大剧院,在一幅幅精美的ARJ21新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照片前,与中国商飞公司的参展人员热烈讨论东营与大飞机合作的前景,并看完所有展品后才匆匆离去。
一位前来报道摄影展的当地媒体记者看着申长友离去的背影,跟笔者半开玩笑地说:“身为市委书记的他能在一个项目上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想中国再也找不出比东营更热爱大飞机事业的地方政府了。”
“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东营地处广袤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北面是古都北京,西边是中原大地,南面离齐鲁文化的核心区也不远,因此,从先秦开始,东营这块土地上就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我国著名军事家、《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出生在今天的东营市广饶县。
古老的东营又号称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其辖区面积8243平方公里中,近2/3是黄河淤积造陆退海之地。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有关研究在统计分析了黄河的上千次改道之后,提出黄河有“六大徙”,即下游河道有6次大的變动。
这“六大徙”中,有两次是以东营作为入海口。第一次是在公元初年,黄河在鲁西、豫东泛滥了60年后,东汉政府终于修渠筑堤,约束黄河由现在的东营市利津县入海。这是“六大徙”中的第二徙。
1855年,黄河再次决口,结束了660年夺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利津入渤海,并从此“留居”东营。这是“六大徙”中的第六徙,也是黄河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次“大徙”。
善徙、善淤的黄河给东营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使当地每年都能“生长”出一定面积的土地。据统计,从1855年再次由利津入海以来,黄河为东营造陆超过3000平方公里。进入新世纪之后,上游来水来沙有所减少,黄河造陆的速度也逐渐减缓下来,但速度虽然减缓了,功能却没有丧失,东营的土地面积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油城的转型
从地质学上说,黄河口这样的沉积地形是最有可能蕴藏石油的所在。上世纪60年代,国家地质部门开始到东营勘探石油,在当时的广饶县东营村打出了胜利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当时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就设在东营村。
由于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的名称太长,石油系统在信息来往中常以“东营”二字代之。慢慢地,东营就成了油田的代称,到1983年建市时也就顺理成章地以“东营”作为城市的名字。
作为一座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城市,东营在建市之初严重依赖石油产业,“当时,油田产生的GDP在全市占比超过8成。”申长友介绍说,但是东营对这一点认识早,动作快,逐步培育了石油化工、盐化工、轮胎橡胶以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等产业,从而一步一步降低了对油田的依赖。
资源城市的转型发展对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大难题,很多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资源城市在资源枯竭后一蹶不振。例如,依托中国第一座油田——玉门油田而生的玉门市,在油田搬走之后,不得不把市政府也迁走,曾经的城区被降格为一个镇。依托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而生的大庆市,也在转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2015年,大庆油田调减产量161万吨,再加上当年油价下跌,仅此一项就影响大庆市GDP 850亿元,使大庆市GDP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
“我们东营在这一点上见机比较早,及时发展了四大产业集群。目前,山东的地方炼油能力占全国的60%,而东营又占到山东省的60%。另外,东营子午线轮胎的产能达到1.68亿条,占到全国的1/4;东营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值近700亿元,占全国的1/3;东营的有色金属加工产业,也是产值超千亿元的大产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薄传友骄傲地表示,东营不产一克铜,却发展出千亿级的铜加工产业,“正是因为发展了替代产业和关联产业,东营不仅避免了资源枯竭给资源型城市带来的低迷困境,而且发展很快,人均GDP达19.2万元,高居全国第二位。”
据媒体报道,2016年,东营GDP为3479亿元,油田以外的地方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提高到89.3%。在全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东营的企业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2016年,在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省企业百强、山东省民营企业百强等几个榜单中,东营的入围企业数量都名列前茅。
目前,在全国各大油城中,东营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排在第一位,但东营的雄心并不止于此。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东营打造了六大产业基地:东营港石化产业基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区、东营综合保税区、广利港临港产业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空港产业区。
“空港产业区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其核心就是中国商飞东营试飞基地。我们希望通过大飞机项目来引进复合材料、航空电子、飞机零部件制造等相关产业,从而进一步推动东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薄传友表示。
“1+M+N”试飞战略规划
中国商飞公司总部在上海,其总装制造中心就在浦东机场的旁边。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浦东机场第四跑道首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了方便C919将来的试验试飞和交付试飞,浦东机场还专门修造了第五跑道。
据媒体报道,9月6日,C919在浦东机场第五跑道开展滑行试验,顺利完成了中高速直线滑行、正常刹车、应急刹车、备份刹车和刹车系统防滑试验等多个试验点。这是浦东机场第五跑道与C919飞机轮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说明其离正式承担C919的试验试飞任务已经不太远了。 既然已经有了浦东机场这个“近水楼台”,中国商飞公司为什么还要去东营建设试飞基地呢?这就要从民机试飞的复杂性说起了。

C919首飞之后,一些网友以为接下来很快就可以在航线上坐上国产大飞机了。其实不然,飞机在首飞之后、交付之前还要经过复杂、严苛的试验试飞。一般而言,根据目的的不同,民机试飞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研发试飞,该阶段试飞的目的是要确定飞机设计参数,发现并解决设计、制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确定飞机最终构型,并确认该型飞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表明符合性试飞,该阶段试飞的目的是要确认和表明飞机及其系统或部件功能正常,工作可靠,在设计包线范围内具备预期的安全性和适航性;合格审定试飞,该阶段试飞的目的是要证实飞机设计满足型号合格审定当局所规定的适航标准、专用条件和等效要求等;评估试飞,该阶段试飞的目的是要证实飞机设计和制造符合适航规章要求及客户运行需求。
为实现上述诸多目标,各路专家为民机试飞设置了很多严苛、复杂、危险的试飞科目,如最小离地速度试飞、失速试飞、大侧风试飞、高原试飞、高温试飞、高温高湿试飞、高寒试验、自然结冰试验,等等。
从这些试验试飞的名字可想而知,一款新型民机要完成全部试验试飞科目,不仅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比如,空客A380的试飞时间达到2900小时,波音787的试飞时间更是超过4800小时,这么长的试飞时间,显然不是一两座机场就能够承担的,否则这些机场的正常航班运营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另外,普通民航机场也无法提供试飞所需要的极端地理和气候条件。仍以波音、空客两大民机巨头为例。高温试验,波音去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尤马机场,当地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0℃;空客则是去阿联酋阿布扎比机场,沙漠中的阿布扎比机场的极端最高气温与尤马机场有得一拼,最高曾达46℃。高温高湿试验,波音去的是佛罗里达州罗德代尔堡机场,那里差不多是美国本土的最南端了,温度和湿度都不低,而空客就更极端了,直接去了赤道边的新加坡机场。高寒试验,波音去的是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机场,空客则去加拿大的伊卡卢伊特机场,这两个地方都接近北极圈了,自然是做高寒试验的好地方。此外,如高高原机场,波音和空客不约而同地选择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玻利维亚的拉巴斯机场(海拔高度4061米),而大侧风试飞,两家公司都爱去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机场,那里2月的最大风速达到35m/s,而且每年有近20%的天数风速超过18m/s。
对于国产民机来说,由于中国国土广阔,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所以不用像空客那样动不动就需要国际合作。比如,高溫高湿试验,中国有海南的机场,高寒试验,有东北地区的机场,高高原机场则可以去青藏高原找。当然,有一些特殊的试验也需要进行国际合作。ARJ21新支线飞机的自然结冰试验,在新疆做了好几年都没成功,最后就是去加拿大五大湖区才成功的。
不管是在国内做试验还是寻求国际合作,总之,新飞机的试飞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机场。因此,中国商飞公司制定了“1+M+N”的试飞工作战略规划:“1”是上海试飞主基地,“M”是整合优化国内机场资源,形成M个辅助基地,“N”则是各种特殊条件的试飞点,比如说高寒可以选漠河,高原选格尔木,高温就选海南。
东营试飞基地就是中国商飞公司M个辅助基地之一。
为什么是东营
东营与国产民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始于2012年仲夏。当时,ARJ21新支线飞机到东营进行导航系统审定试飞。这次试飞是纯航线试飞,需要35000英尺高度,大于300平方公里的空域,要在航班密集的A593京沪航线附近进行多次水平8字盘旋或扇形飞行,涉及华东、山东、华北三个空管局,而且需要在济南机场上空进行俯冲、通场、上升等特殊动作。
对东营市和胜利机场来说,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协调和配合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此,东营市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胜利机场不仅在人力、设备等方面全力配合,还把机场的旧候机厅整体提供给ARJ21外场试验队作为办公区域。在东营市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该次试飞取得了圆满成功。
该次试飞虽然仅持续了十几天时间,但双方都给对方留下了高度的“好感”,可谓“一见钟情”。2012年10月12日,中国商飞公司与东营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合作由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后,ARJ21新支线飞机又到东营试飞了好几次,双方的合作不断加深,感情进一步拉近。2014年6月,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与东营市签署《合作协议》,落实在东营建设民机试飞基地的事项,包括土地转让、公司注册、建设计划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协议签署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派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过来负责项目前期工作。他背着个双肩包就来了,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他的办公场地、办公设施等,都由东营市包了。”一位曾参与当时工作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对笔者说,“只要试飞中心方面提出需求,东营的各个部门就想尽一切办法来配合。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把这件事办好。”

半年后,项目立项完成,试飞中心顺利取得500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产权证书,并于翌年3月获得所有施工许可。“所有立项手续,我们也是特事特办的。”薄传友说,那段时间他们天天都在加班,“最后一批手续是在开工前的那天晚上办完的。”
2015年4月9日,时任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贺东风与山东省及东营市有关领导一起乘坐ARJ21新支线飞机体验飞行,并共同为中国商飞东营试飞基地奠基。
经过8个月的紧张建设,2016年1月,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试飞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启用。该基地位于胜利机场新航站楼以南区域,包括C919飞机试飞调整机库、动力站房、停机坪等工程,主要将承担C919高风险试飞科目,试飞员、试飞工程师培训和飞行训练技术保持以及后续日常维护性飞行工作,并兼顾ARJ21新支线飞机的部分试飞工作,从而提升中国商飞的异地试飞能力。 东营能成为中国商飞较早确定的辅助试飞基地之一,主要在于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前,申长友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表示,东营的优势在于:一是土地资源丰富,净空条件好。东营市面积8243平方公里,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400多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且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广阔,是天然的迫降场。胜利机场半径50公里范围内无高大建筑物,7个空域可优先保障试飞飞行。二是气象条件好,可飞天数多。东营市属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低云、暴雨、暴风、沙尘暴等极端恶劣天气很少,全年可飞天数在300天左右,这是南方和西北地区机场难以比拟的。三是机场综合优势明显,服务保障能力强。东营胜利机场为4D级机场,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此外,机场航班集中在早晚起降,有充足的时间保障试飞试验。
目前,东营还在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本文开头提到的胜利机场跑道延长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东营还不断与空域管理部门接触,希望能拿到更大的空域范围。“空域管理部门看到我们地方政府去与他们谈空域,都觉得有点奇怪。他们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商飞公司的事,但对我们来说,中国商飞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一位知晓该事原委的东营人士向记者表示。

东营的雄心
引进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这只是东营介入航空产业链的第一步。申长友表示,东营要借助与中国商飞公司的合作,建设“三个基地”:一是要建设国产大飞机的试飞基地。计划通过与中国商飞在研发试飞、表明符合性试飞、合格审定试飞和评估试飞以及在飞机定检、航空维修、培训、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努力将东营建设成为国产飞机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率的试飞基地和国产飞机销售服务网络中的首个示范基地。
二是要建设东北亚地区综合性航空维修和服务基地。计划依托东营机场,建设相关配套设施,重点引进航空维护、维修与大修,机体维修、发动机维修、部件维修,飞机/发动机/部件改装项目,打造东北亚地区综合性航空维修和服务基地。
三是要建設航空及飞机零部件制造配套基地。计划以胜利机场(7.4平方公里)为核心,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空港产业园。以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民用飞机试飞为契机,引进航空复合材料、航空电子、飞机零部件制造等配套产业项目,打造航空及飞机零部件制造配套基地。
建设好以上“三个基地”之后,东营就基本上打通了包括民机制造、试飞、交付、改装维修、航空培训、航材展览等在内的产业链,从而打造出“中国北方最大的民机4S店”。
“引进中国商飞试飞中心之后,不仅扩大了东营在航空产业界的知名度,也增加了东营对航空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吸引力。”薄传友很愉快地向笔者回忆了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的过程。
“我们第一次听说北航有意在全国选个地方建设导航基地,是2017年1月28日,正好是春节,大年初一。初八,也就是北航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就与他们取得联系,正月十五之前,双方已开始全面对接。50天,我们就签了《合作备忘录》,100天,我们就签了正式的《全面合作协议》。”薄传友说。
薄传友介绍说,100天里,北航不仅决定把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放在东营,而且决定在东营设立北航东营研究院、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东营分园、北航东营飞行学院,“一个项目变成了四个项目。”
东营与北航《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日子是2017年5月6日,正是国产大型客机C919飞上蓝天的第二天。原来,5日,北航的领导到上海参加C919首飞仪式,6日,北航的领导与中国商飞公司的领导一起来到东营,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与北航签协议,为什么中国商飞的领导会来呢?因为北航东营飞行学院是北航、中国商飞、东营三方合作的。”薄传友表示,该学院将培养高水平试飞员、飞行员、机组机务人员等航空产业人才,成为一个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在航空培训方面,东营已有一定的基础,目前空港产业区已有山东南山飞行学院、青岛九天飞行学院、山东海若飞行学院等3家培训机构,拥有通用航空飞机15架,参训学员100余人。”薄传友表示。
这四个项目洽谈的速度很快,投资的速度更快。目前,北航东营研究院已正式成立,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已完成部分测试设备的安装,多基增强飞行测试中心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北航东营飞行学院已开始编制办学规划。
“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非常重要。这个基地一方面是要测试北斗导航系统在国产大飞机上的应用情况,另一方面是要通过试验制定北斗导航系统在航空领域的规范和标准。这两件事情一成功,那东营就在大飞机和北斗导航这两大国家战略上作出了贡献。”薄传友自豪地说。
一大早,蒙蒙细雨中,他与东营市其他两位市委常委一起来到胜利机场跑道延长项目现场调研工程建设情况,实地察看施工进展后,马上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会议结束后,申长友马不停蹄地赶往“大国之翼——中国大飞机研制历程摄影巡回展”的举办地雪莲大剧院,在一幅幅精美的ARJ21新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照片前,与中国商飞公司的参展人员热烈讨论东营与大飞机合作的前景,并看完所有展品后才匆匆离去。
一位前来报道摄影展的当地媒体记者看着申长友离去的背影,跟笔者半开玩笑地说:“身为市委书记的他能在一个项目上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想中国再也找不出比东营更热爱大飞机事业的地方政府了。”
“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东营地处广袤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北面是古都北京,西边是中原大地,南面离齐鲁文化的核心区也不远,因此,从先秦开始,东营这块土地上就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我国著名军事家、《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出生在今天的东营市广饶县。
古老的东营又号称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其辖区面积8243平方公里中,近2/3是黄河淤积造陆退海之地。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有关研究在统计分析了黄河的上千次改道之后,提出黄河有“六大徙”,即下游河道有6次大的變动。
这“六大徙”中,有两次是以东营作为入海口。第一次是在公元初年,黄河在鲁西、豫东泛滥了60年后,东汉政府终于修渠筑堤,约束黄河由现在的东营市利津县入海。这是“六大徙”中的第二徙。
1855年,黄河再次决口,结束了660年夺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利津入渤海,并从此“留居”东营。这是“六大徙”中的第六徙,也是黄河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次“大徙”。
善徙、善淤的黄河给东营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使当地每年都能“生长”出一定面积的土地。据统计,从1855年再次由利津入海以来,黄河为东营造陆超过3000平方公里。进入新世纪之后,上游来水来沙有所减少,黄河造陆的速度也逐渐减缓下来,但速度虽然减缓了,功能却没有丧失,东营的土地面积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油城的转型
从地质学上说,黄河口这样的沉积地形是最有可能蕴藏石油的所在。上世纪60年代,国家地质部门开始到东营勘探石油,在当时的广饶县东营村打出了胜利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当时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就设在东营村。
由于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的名称太长,石油系统在信息来往中常以“东营”二字代之。慢慢地,东营就成了油田的代称,到1983年建市时也就顺理成章地以“东营”作为城市的名字。
作为一座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城市,东营在建市之初严重依赖石油产业,“当时,油田产生的GDP在全市占比超过8成。”申长友介绍说,但是东营对这一点认识早,动作快,逐步培育了石油化工、盐化工、轮胎橡胶以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等产业,从而一步一步降低了对油田的依赖。
资源城市的转型发展对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大难题,很多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资源城市在资源枯竭后一蹶不振。例如,依托中国第一座油田——玉门油田而生的玉门市,在油田搬走之后,不得不把市政府也迁走,曾经的城区被降格为一个镇。依托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而生的大庆市,也在转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2015年,大庆油田调减产量161万吨,再加上当年油价下跌,仅此一项就影响大庆市GDP 850亿元,使大庆市GDP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
“我们东营在这一点上见机比较早,及时发展了四大产业集群。目前,山东的地方炼油能力占全国的60%,而东营又占到山东省的60%。另外,东营子午线轮胎的产能达到1.68亿条,占到全国的1/4;东营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值近700亿元,占全国的1/3;东营的有色金属加工产业,也是产值超千亿元的大产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薄传友骄傲地表示,东营不产一克铜,却发展出千亿级的铜加工产业,“正是因为发展了替代产业和关联产业,东营不仅避免了资源枯竭给资源型城市带来的低迷困境,而且发展很快,人均GDP达19.2万元,高居全国第二位。”
据媒体报道,2016年,东营GDP为3479亿元,油田以外的地方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提高到89.3%。在全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东营的企业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2016年,在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省企业百强、山东省民营企业百强等几个榜单中,东营的入围企业数量都名列前茅。
目前,在全国各大油城中,东营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排在第一位,但东营的雄心并不止于此。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东营打造了六大产业基地:东营港石化产业基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区、东营综合保税区、广利港临港产业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空港产业区。
“空港产业区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其核心就是中国商飞东营试飞基地。我们希望通过大飞机项目来引进复合材料、航空电子、飞机零部件制造等相关产业,从而进一步推动东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薄传友表示。
“1+M+N”试飞战略规划
中国商飞公司总部在上海,其总装制造中心就在浦东机场的旁边。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浦东机场第四跑道首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了方便C919将来的试验试飞和交付试飞,浦东机场还专门修造了第五跑道。
据媒体报道,9月6日,C919在浦东机场第五跑道开展滑行试验,顺利完成了中高速直线滑行、正常刹车、应急刹车、备份刹车和刹车系统防滑试验等多个试验点。这是浦东机场第五跑道与C919飞机轮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说明其离正式承担C919的试验试飞任务已经不太远了。 既然已经有了浦东机场这个“近水楼台”,中国商飞公司为什么还要去东营建设试飞基地呢?这就要从民机试飞的复杂性说起了。

C919首飞之后,一些网友以为接下来很快就可以在航线上坐上国产大飞机了。其实不然,飞机在首飞之后、交付之前还要经过复杂、严苛的试验试飞。一般而言,根据目的的不同,民机试飞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研发试飞,该阶段试飞的目的是要确定飞机设计参数,发现并解决设计、制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确定飞机最终构型,并确认该型飞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表明符合性试飞,该阶段试飞的目的是要确认和表明飞机及其系统或部件功能正常,工作可靠,在设计包线范围内具备预期的安全性和适航性;合格审定试飞,该阶段试飞的目的是要证实飞机设计满足型号合格审定当局所规定的适航标准、专用条件和等效要求等;评估试飞,该阶段试飞的目的是要证实飞机设计和制造符合适航规章要求及客户运行需求。
为实现上述诸多目标,各路专家为民机试飞设置了很多严苛、复杂、危险的试飞科目,如最小离地速度试飞、失速试飞、大侧风试飞、高原试飞、高温试飞、高温高湿试飞、高寒试验、自然结冰试验,等等。
从这些试验试飞的名字可想而知,一款新型民机要完成全部试验试飞科目,不仅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比如,空客A380的试飞时间达到2900小时,波音787的试飞时间更是超过4800小时,这么长的试飞时间,显然不是一两座机场就能够承担的,否则这些机场的正常航班运营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另外,普通民航机场也无法提供试飞所需要的极端地理和气候条件。仍以波音、空客两大民机巨头为例。高温试验,波音去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尤马机场,当地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0℃;空客则是去阿联酋阿布扎比机场,沙漠中的阿布扎比机场的极端最高气温与尤马机场有得一拼,最高曾达46℃。高温高湿试验,波音去的是佛罗里达州罗德代尔堡机场,那里差不多是美国本土的最南端了,温度和湿度都不低,而空客就更极端了,直接去了赤道边的新加坡机场。高寒试验,波音去的是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机场,空客则去加拿大的伊卡卢伊特机场,这两个地方都接近北极圈了,自然是做高寒试验的好地方。此外,如高高原机场,波音和空客不约而同地选择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玻利维亚的拉巴斯机场(海拔高度4061米),而大侧风试飞,两家公司都爱去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机场,那里2月的最大风速达到35m/s,而且每年有近20%的天数风速超过18m/s。
对于国产民机来说,由于中国国土广阔,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所以不用像空客那样动不动就需要国际合作。比如,高溫高湿试验,中国有海南的机场,高寒试验,有东北地区的机场,高高原机场则可以去青藏高原找。当然,有一些特殊的试验也需要进行国际合作。ARJ21新支线飞机的自然结冰试验,在新疆做了好几年都没成功,最后就是去加拿大五大湖区才成功的。
不管是在国内做试验还是寻求国际合作,总之,新飞机的试飞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机场。因此,中国商飞公司制定了“1+M+N”的试飞工作战略规划:“1”是上海试飞主基地,“M”是整合优化国内机场资源,形成M个辅助基地,“N”则是各种特殊条件的试飞点,比如说高寒可以选漠河,高原选格尔木,高温就选海南。
东营试飞基地就是中国商飞公司M个辅助基地之一。
为什么是东营
东营与国产民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始于2012年仲夏。当时,ARJ21新支线飞机到东营进行导航系统审定试飞。这次试飞是纯航线试飞,需要35000英尺高度,大于300平方公里的空域,要在航班密集的A593京沪航线附近进行多次水平8字盘旋或扇形飞行,涉及华东、山东、华北三个空管局,而且需要在济南机场上空进行俯冲、通场、上升等特殊动作。
对东营市和胜利机场来说,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协调和配合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此,东营市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胜利机场不仅在人力、设备等方面全力配合,还把机场的旧候机厅整体提供给ARJ21外场试验队作为办公区域。在东营市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该次试飞取得了圆满成功。
该次试飞虽然仅持续了十几天时间,但双方都给对方留下了高度的“好感”,可谓“一见钟情”。2012年10月12日,中国商飞公司与东营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合作由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后,ARJ21新支线飞机又到东营试飞了好几次,双方的合作不断加深,感情进一步拉近。2014年6月,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与东营市签署《合作协议》,落实在东营建设民机试飞基地的事项,包括土地转让、公司注册、建设计划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协议签署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派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过来负责项目前期工作。他背着个双肩包就来了,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他的办公场地、办公设施等,都由东营市包了。”一位曾参与当时工作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对笔者说,“只要试飞中心方面提出需求,东营的各个部门就想尽一切办法来配合。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把这件事办好。”

半年后,项目立项完成,试飞中心顺利取得500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产权证书,并于翌年3月获得所有施工许可。“所有立项手续,我们也是特事特办的。”薄传友说,那段时间他们天天都在加班,“最后一批手续是在开工前的那天晚上办完的。”
2015年4月9日,时任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贺东风与山东省及东营市有关领导一起乘坐ARJ21新支线飞机体验飞行,并共同为中国商飞东营试飞基地奠基。
经过8个月的紧张建设,2016年1月,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试飞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启用。该基地位于胜利机场新航站楼以南区域,包括C919飞机试飞调整机库、动力站房、停机坪等工程,主要将承担C919高风险试飞科目,试飞员、试飞工程师培训和飞行训练技术保持以及后续日常维护性飞行工作,并兼顾ARJ21新支线飞机的部分试飞工作,从而提升中国商飞的异地试飞能力。 东营能成为中国商飞较早确定的辅助试飞基地之一,主要在于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前,申长友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表示,东营的优势在于:一是土地资源丰富,净空条件好。东营市面积8243平方公里,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400多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且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广阔,是天然的迫降场。胜利机场半径50公里范围内无高大建筑物,7个空域可优先保障试飞飞行。二是气象条件好,可飞天数多。东营市属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低云、暴雨、暴风、沙尘暴等极端恶劣天气很少,全年可飞天数在300天左右,这是南方和西北地区机场难以比拟的。三是机场综合优势明显,服务保障能力强。东营胜利机场为4D级机场,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此外,机场航班集中在早晚起降,有充足的时间保障试飞试验。
目前,东营还在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本文开头提到的胜利机场跑道延长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东营还不断与空域管理部门接触,希望能拿到更大的空域范围。“空域管理部门看到我们地方政府去与他们谈空域,都觉得有点奇怪。他们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商飞公司的事,但对我们来说,中国商飞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一位知晓该事原委的东营人士向记者表示。

东营的雄心
引进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这只是东营介入航空产业链的第一步。申长友表示,东营要借助与中国商飞公司的合作,建设“三个基地”:一是要建设国产大飞机的试飞基地。计划通过与中国商飞在研发试飞、表明符合性试飞、合格审定试飞和评估试飞以及在飞机定检、航空维修、培训、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努力将东营建设成为国产飞机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率的试飞基地和国产飞机销售服务网络中的首个示范基地。
二是要建设东北亚地区综合性航空维修和服务基地。计划依托东营机场,建设相关配套设施,重点引进航空维护、维修与大修,机体维修、发动机维修、部件维修,飞机/发动机/部件改装项目,打造东北亚地区综合性航空维修和服务基地。
三是要建設航空及飞机零部件制造配套基地。计划以胜利机场(7.4平方公里)为核心,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空港产业园。以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民用飞机试飞为契机,引进航空复合材料、航空电子、飞机零部件制造等配套产业项目,打造航空及飞机零部件制造配套基地。
建设好以上“三个基地”之后,东营就基本上打通了包括民机制造、试飞、交付、改装维修、航空培训、航材展览等在内的产业链,从而打造出“中国北方最大的民机4S店”。
“引进中国商飞试飞中心之后,不仅扩大了东营在航空产业界的知名度,也增加了东营对航空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吸引力。”薄传友很愉快地向笔者回忆了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的过程。
“我们第一次听说北航有意在全国选个地方建设导航基地,是2017年1月28日,正好是春节,大年初一。初八,也就是北航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就与他们取得联系,正月十五之前,双方已开始全面对接。50天,我们就签了《合作备忘录》,100天,我们就签了正式的《全面合作协议》。”薄传友说。
薄传友介绍说,100天里,北航不仅决定把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放在东营,而且决定在东营设立北航东营研究院、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东营分园、北航东营飞行学院,“一个项目变成了四个项目。”
东营与北航《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日子是2017年5月6日,正是国产大型客机C919飞上蓝天的第二天。原来,5日,北航的领导到上海参加C919首飞仪式,6日,北航的领导与中国商飞公司的领导一起来到东营,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与北航签协议,为什么中国商飞的领导会来呢?因为北航东营飞行学院是北航、中国商飞、东营三方合作的。”薄传友表示,该学院将培养高水平试飞员、飞行员、机组机务人员等航空产业人才,成为一个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在航空培训方面,东营已有一定的基础,目前空港产业区已有山东南山飞行学院、青岛九天飞行学院、山东海若飞行学院等3家培训机构,拥有通用航空飞机15架,参训学员100余人。”薄传友表示。
这四个项目洽谈的速度很快,投资的速度更快。目前,北航东营研究院已正式成立,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已完成部分测试设备的安装,多基增强飞行测试中心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北航东营飞行学院已开始编制办学规划。
“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非常重要。这个基地一方面是要测试北斗导航系统在国产大飞机上的应用情况,另一方面是要通过试验制定北斗导航系统在航空领域的规范和标准。这两件事情一成功,那东营就在大飞机和北斗导航这两大国家战略上作出了贡献。”薄传友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