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进入第四阶段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f_2004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按其内在逻辑的必然性向前推进、扩展和深化,在一个接一个的国家捅出了一个接一个的破洞,从一个阶段到更加深入的下一个阶段。
  危机的第一个阶段出现在美欧银行系统,如果不是各国政府的紧急注资,它们注定会像“大萧条”时期一样,全面地陷入崩溃。政府向银行注资是第二个阶段。事实上,各国政府出资挽救的那些大银行和大企业的负责人,恰恰就是制造这场危机的人。现在看来,这些救助措施也是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金融系统。第三个阶段,就是国家干预的回归。各国政府开始扩大财政支出,实施规模越来越大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国际层面,政府间的合作得到了强化,合作的范围也在扩大,“20国集团”顺理成章地取代了“8国集团”,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新架构。
  在最初的惊慌失措过去后,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这场危机无疑是冷战结束以来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危机已经使全世界损失了50万亿美元的财富。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英国是第一个正式宣布步入经济衰退的国家。现在英国已经陷入了70多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调查显示,危机致使英国损失了近2万亿英镑的资产,每个成年人平均损失额为4万英镑。在过去10多年里,爱尔兰是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现在它成为了受创最重的欧洲国家之一,预计今年经济衰退的幅度至少为6%,失业率超过11%。德国多年来出口额一直雄踞世界第一,但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各国进口需求减少,德国的出口也出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滑坡。据德国统计局报告,今年1月德国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7%,预计全年对外贸易额下降幅度为8%。
  此次危机使美国财政困境雪上加霜。美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今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11860亿美元,占GDP的8.3%。联邦债务总额超过10万亿美元,占GDP的82%,都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高水平。美国国会2月中旬通过了7870亿美元经济振兴方案,但美国经济下滑的速度丝毫没有减慢。到2月底时,失业率已经冲到了8.1%,创下了25年来新高纪录。
  相比之下,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还要严峻。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俄罗斯和中东各产油国的出口收入锐减,许多重要项目被迫中止。东欧地区经济则是全面崩溃,正焦急地等待着国际经济机构的救援。非洲大陆过去一些年来持续增长的进程也中断了,从北部的苏丹到南部的津巴布韦,到处都有闪着火花的导火索,一些国家正酝酿着内战。
  东亚地区经济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过去几十年来,东亚地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促进出口来驱动经济快速增长,这是由东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与美欧发达地区相比,东亚经济整体上仍相对落后。在一个发展不平衡但竞争却日趋激烈的世界中,后起的国家不得不从事跳跃,跳过一些中间阶段,实现跨越性发展。通过出口来拉动增长,实质上是一种跳跃方式。但这种增长模式本身具有一种盲目的、无计划的性质,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溃塌,需求大减,东亚地区经济势必受到重创。
  日本目前面临着“战后最大经济危机”。据日本内阁最新公布的数据,去年第4季度日本经济比上季度下滑了3.3%,按年率计算为12.7%。仅从统计意义上看,这个数字也是很惊人的。在过去的一年多来,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经连续6次下调对日本经济形势的判断。鉴于生产持续急速下滑,就业形势也进一步严峻,经济状况急速恶化,经济产业省日前再次将经济形势判断从“进一步走弱”下调为“衰退”。韩国人均收入在2007年首次突破了2万美元。随着经济急剧衰退,本国货币币值持续下落,按美元计算的国民收入大为减少,估计今年会降到15000美元以下,退回到了5年前的水平。
  总之,目前尚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场危机会在短时间里结束。相反,它还在一步一步地向更深处走去,现在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保护主义的全面“复辟”。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如期而至的。尽管保护主义始终遭受到强烈的批评,但绝不应将其一概视为是缺乏理智、违反常理的行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是国家,国内政治总是高于国际政治。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政府都必须把解决就业、尤其是增加年轻人就业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首要任务,为保护国内就业而实行一些保护性的做法,一般在国内政治中总是能够得到支持。但保护主义的“复辟”毕竟给全球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最困难的问题,对于东亚地区来说,这也将是尤为艰难的一个阶段。
其他文献
时间:2009年4月29日  地点:东方君悦大酒店  马哈蒂尔——马来西亚前总理,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大名鼎鼎。1981年上台,2003年辞职,历时22年。在马哈蒂尔执政期间,马来西亚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翻了二十倍,基本消除了贫困,文盲率和婴儿死亡率也降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上个世纪90年代,马哈蒂尔是“亚洲价值观”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西方的个人主义与政治方式不具有普世价值。在世
6月8日,加蓬总统邦戈在西班牙一家医院因突发心脏病逝世,终年73岁。  邦戈是非洲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之一,在位41年。他也是除君主外在位最长的国家元首。这一方面得益于本国宪法去除了元首任职年龄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连选连任,不受次数的限制。  在非洲,能连选连任的国家还真不少。津巴布韦的穆加贝发誓总统当到100岁,而乌干达的穆塞维尼总统也已经连任几届了。尼日利亚曾有个修宪努力,想改回可以连
老树绽新花,上台三把火令人刮目;冰冻三尺难消,“老骥伏枥”要变“跃马千里”不易。      4月11日,国民党新任党主席吴伯雄就职。在就职典礼上,荣誉党主席连战和前任党主席马英九分坐吴伯雄左右,前第一副主席、党内另一实力派人物王金平隔着主持人坐在连战旁边。如何把这种刻意营造出的党内大团结氛围维持到2008年大选后,将是吴伯雄必须面对的难题。    老骥伏枥 过渡党主席    1994年,当国民党主
按照《印度时报》的说法,在全世界恐怖袭击的伤亡榜上,印度仅次于伊拉克,排名第二    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印度西部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市在惊恐的情绪中度过大约从星期六(26日)下午4点15分开始,爆炸声接连在街头巷尾响起在不到70分钟的时间里,在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一共发生了17次破坏力不等的爆炸居民的神经平均每四分钟就被刺激一次自行车书包午餐盒,都被恐怖分子改造成杀人的利器公共汽车站和火车站也成了
江泽民主席说,很高兴我是第一位访问印度的中国国家元首1996年11月28日~30日,江泽民主席访问印度江主席在同夏尔马总统交谈中,为中印关系提出重要的定位,就是中国和印度互不构成威胁,两国的共同点大于分歧江主席访印期间,双方签署了《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这一协定被印度政府和舆论称为“不战宣言”这是《为了世界更美好 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中第十五节《“是伙伴,不是对手”—
人们的目标,或者说各国的根本利益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因此,在宣传造成的轰动效应以后,还须认真考虑如何用实际行动去追寻这个目标眼下,有一系列紧迫复杂而棘手的难题需要六方会谈的外交官们去解决    2008年6月的最后几天,可能是朝鲜半岛问题研究者们最为忙碌的日子6月26日下午,朝鲜驻华大使向六方会谈主席国递交了其迟交了半年的核计划申报清单,美国在确认此事后立即宣布启动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删
台湾岛内选战愈来愈热闹,蓝绿打得不可开交。其他势力亦不甘寂寞。近来,多位政坛老将、新人纷纷站出来,号召选民唾弃不争气的蓝绿政党,另组“第三势力”,竞选下届“立委”与“总统”。    “第三势力”热炒李登辉频频“招手”    11月20日,台第七届“立委”选举参选人登记。除国民党、民进党等台面上常见的政党外,台北政坛上新出现了“红党”、“台湾农民党”、“第三社会党”等新面孔。再加上标榜向“中间偏左”
民进党失去政权后,党内围绕“改革”、路线调整等议题展开激辩。日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向岛内媒体投文,抛出所谓“新本土观”。细察之,无非是,用“本土”包装“台独”,用“主权”置换“台独”,企图在“主权”和“本土”的旗号下,让台湾同胞不分“本省”、“外省”,和他们一起推进“台独”,共同对抗大陆。此论大有为长期困扰民进党的“台独”路线进行解套的意味。然而,被“新本土观”包装的“台独”路线,又能将民进党带向何
日本的中国问题研究者出于“西方一员”和“亚洲一员”的双重立场,既不满于美欧学者以“东方主义”观察和研究日本(比如鼓吹“日本异质论”),又在观察研究中国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西方中心主义,往往带着一种优越感,热衷于抓住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表达中国“全体像”    现在,日本媒体上有关中国的报道评论可以说“无日不有”;书店里有关中国的书籍(包括书名上没有“中国”字样而内容涉及中国的书)可以说“无周不出
近来,台湾岛内出现一片不分蓝绿的全民“批马”风潮,将马英九定性为“执政无能”的领导人,大有“弃马而后快”之势。与此同时,没有任何改革与进步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反而受到追捧,民调持续升高,似乎台湾人又将未来希望寄托在蔡身上了。然而,在岛内社会分裂、蓝绿对抗、民粹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没有人能够拯救得了台湾的衰落与沉沦。昔日的“准政治强人”李登辉、横冲直撞的陈水扁没有能够拯救台湾,反而加速了台湾的衰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