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中“神经生物学”内容增设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神经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支,其重要性在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中已得到体现。但在我国高中生物课程中不受重视。本文旨在为高中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式的重新设计,整合一线高中教师、大学生物教授及神经生物学博士意见,为高中课程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教学;神经生物学;课程改革
  问题提出
  近年来,神经生物学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与理论突破,与其相关学科取得了近60%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项,全球神经生物学发展都呈现欣欣向荣之势。然而由于缺乏基础导致学习难度较高,大多数学生对此望而却步。像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这样的传统的生命科学强校,神经生物学也只是作为一个大三下学期的选修课,且选修人数较少。
  而在我国现行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以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为例,直接讲解神经生物学内容的板块只有第二章第一节而已,间接的则包括本章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和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对于必修三的两节,第一节较大篇幅地讲解了反射弧,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突触结构这三大基本内容,简单介绍了脑的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的关系两个当前研究的热点。第三节则是以水盐平衡等为例,介绍了两种调节方式的配合机制。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涵盖了对神经生物学研究较重要的离子进出机制,被划分在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当中。
  学生调查
  根据笔者在兰炼一中2020届高二一班和七班(理科重点班)中发放问卷的结果显示,对于《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认为该章节“难以理解,完全不懂”的理科重点班学生仅仅占14%;而认为“难度中等”、“容易理解”的理科重点班高中生总占比为86%。认为插图不足的重点班高二学生占比接近一半。这是理科班的情况。而对于文科班而言,认为难度中等的学生占比为41%,认为内容容易理解的达到了67%,但认为内容无趣的文科学生占比为1/5。值得注意的是,文科班学生和理科班学生对神经生物学在现代生物学科中所占地位的认识的各个比例是类似的。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神经生物学是游刃有余的,适量增多神经生物学内容是可以接受的。二:当前的生物教材尚显枯燥,在引发兴趣上还有提升空间。三:生物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编排尚有改进空间,特别是配图的信息量方面尚待改进。笔者也对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丁艳平副教授和浙江大学胡海岚研究室的马爽爽博士进行了访谈,他们也均指出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神经生物学不受到重视,而这也影响到了本科教育,所以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解决方案
  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对教材既有内容进行修改,重视高中-大学的知识衔接。提高课本中个别语句以及图片的准确度,加强图文配合。[2]比如说生物必修三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图2-2,在描述神经冲动传导时并没有表现出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进出过程,而下方的文字则在描述这一现象。这使得离子进出这一电位变化的分子生物学层级的原理时常被“孤立于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理解,高度依赖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是神经生物学的固有特点之一,显然这种编排法是不利于知识对接的。同时从排版上讲,该图所处的教材第18页也还留有大块空白可供使用。
  第一,我们也可以在高中阶段推广慕课教育。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主要用于大学优质课程共享,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5]慕課教育有许多优势,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的反应有关神经生物学的内容。而不是通过书本上的抽象的文字去描述,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对神经生物学这样一门很依赖实验的学科,一方面,多数学校对于实验都会囿于应试或是财力而难以大规模组织开展;另一方面,如果要像二级考点一样理解神经生物学的实验,特别是近年的实验,必须要对相关的人体器官(如眼,耳,脑)的结构熟稔于心,同时也要有扎实的大学物理,化学包括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显然,这部分内容是难以向教材中添加的,所以如果希望借助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高中慕课为载体向学生展现神经生物学实验影像未尝不可。其次,慕课教育有助于减轻各地由于条件所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平等。神经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老师的能力提出的一定的要求,慕课教育可以确保全国各地的学生都享受到高水平的教学。[6]再次,慕课教学更加灵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地点,反复的去研究自己不懂的地方,而这些不仅可以作为学校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最后,教材相对于慕课教育来说具有滞后性,慕课教育可以更加贴合当前热点,贴合学术界最新动向。[5]
  第二,增添教材未涉及或讲解不够详尽的内容,对于增添的内容,应当起到一种衔接和引导的作用,在为日后学习神经生物学打下基础的同时,也要保持难度适中,鼓励学生去创新探索,并符合教材的总体内涵。我们现以Na-K泵为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结构基础主要是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的结构基础则是消耗ATP的Na-K泵主动运输。[1]但是从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讲解看,学生分辨两种离子进出的方式是根据浓度梯度的顺和逆,判别的结果是协助扩散(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这样的理解事实上是忽视了这两种进出方式不同的结构基础,也就是容易分不清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结构上的区别,这对于体现本册书的生物学核心概念“结构与功能统一”是不利的。如果能够增添该部分内容,学生即可以结合结构基础和主要功能两大知识点理解Na离子和K离子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的进出,沟通了“结构与功能统一(不同的膜上蛋白有不同的功能)”和“稳态与平衡观念(Na离子和K离子膜内外浓度在整个过程中达成动态平衡)”两大核心概念。
  学生们只需要死记硬背一句结论就可以拿到分数。而如果将Na-K泵纳入考点,试题就会变得更加灵活。比如在考察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时,以往只需记住内正外负这句话即可,现在我们可以询问诸如静息电位时钾离子的流向?动作电位时钠离子的流向?等,学生们则必须去理解整个知识点才能回答问题,而这有助于知识点的巩固,综上,基于这些知识点的考题有利于日后对神经生物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寿天德.神经生物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95.
  [2] 雷超,储蓄,孙志宏.基于脑科学视角下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改进思路[J].中学生物教学2017(04)P22-P23
  [3] 岑芳. 学习课标应聚焦培育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生物教学2018(06)P7-P9
  [4] 王永玲.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核心素养教育[J].中学生物教学2018(04)P6-P7
  [5] 鲁浩博与莫宏伟,基础教育慕课解决方案:轻慕课. 现代教育科学,2017(01):P115-P120.
  [6] 邹秋月,教育公平视野下基础教育“慕课”的意义. 现代教育科学,2015(08):P62-P63+P5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乐于助人、敢于承担等优良品质。因此,本文将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感恩教育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教育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中指出:“在小学低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不仅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文言文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高的要求。文言文以简洁的语言形式和文言实词的累计,与现今语言形成较大的对比,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困难。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在教材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可见文言文的重要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的
期刊
摘 要:2016年9月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能把立德树人落实要实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具有非常高的素养,还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做到以“全面发展”为核心,还要有十足的核心素养。这份素养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培养学生的。那么怎样在学校培养核心素养就是各个学科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知识;情景教学;核心素养  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在学习的时候物理本身就存在一
期刊
摘 要: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课改一来一直都是一线教师所探讨的问题之一。而之所以要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一是因为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师生长期以来的教育与学单一的关系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所以,本文我们就从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教材、小组互相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来发挥学生的课堂自主性,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
期刊
摘 要:对于日语语言文化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日语语言本身特性的研究不在少数,先行研究比较深入,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果。这些研究无疑是为以后的研究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但是综合来看,先前的研究大都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综合考察日语语言的意义、使用方法,也涉及到了一些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但是这些研究对于语言背后的文化的探索和文化所带给日本人民的民族性格这一领域内容大都是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于高职教育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要求。为了使得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能够尽可能的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此相关教育部门积极的进行了相关的课程改革。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更加多种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使得我国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的效率得到提升。项目教学法是当前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形式之一,通过项目教学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将更加
期刊
摘 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高校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理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党的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把党的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小学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制订详细的教学方案,采取有效的朗读教学方式,发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朗读能力。本文将就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朗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却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课堂上充溢的是教师不停地讲,
期刊
摘 要: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城市务工的原因,在儿童生长发育、受教育及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常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农村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弱势群体。作为班级管理者和引导者的班主任,要学会用真情和爱心,从以德树人、了解关爱、因材施教、心理辅导、家校配合、及时认可、相互借鉴等方面加强教育,让他们找回亲情,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儿童
期刊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当下以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又一大亮点,在我们周围,以“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为特色的学校更是鼎力提倡这种以密咏恬吟、自我体验为特征的诵读。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抓好的两个重点便是:阅读与写话。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首当其冲便是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初读训练继而培养感悟诵读之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