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对多囊肾的诊断价值

来源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双源CT(DECT)对多囊肾(PKD)并发肿瘤的检出能力。方法对21例多囊肾病人行双源CT扫描,kV分别设置为Sn140/100和140/80。利用彩色编码碘图和虚拟平扫两种图像判定囊肿是否强化及区分单纯囊肿和囊肿伴出血。以增强后升高15HU作为恶性的阈值。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判断恶性肿瘤金标准,影像学随访150~908d。结果按照强化的判断标准,4例病人发现13个强化肿块(12例肾细胞癌和1例肾腺瘤),影像学随访发现18例病人无恶性肿瘤,单纯囊肿强化小于15HU,肿瘤强化平均升高45(25~123)HU。平扫及增强扫描平均辐射量为9.6mSv,而双源CT扫描仅为5.8mSv。结论 DECT极易检测出多囊肾中的恶性肿瘤,同时减少了一个常规平扫的辐射量。要点①从多囊肾中发现肿瘤是困难的。②双源CT能提供2组影像。③双源CT碘成像和虚拟平扫(VNE)像是扫描后计算出来的。④DECT有利于筛选多囊肾中潜在的肾肿瘤。
其他文献
<正>2010年12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著名的"思勉人文讲座"举办了第53期讲座,主持人是许纪霖教授,主讲者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日本孙中山研究学会会长、神户大学人文研究院的副院
本文阐述了以贫血和弥漫性肺泡实变为特征的弥漫性肺出血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影像学改变。其鉴别诊断依据病人免疫状态而定。常见免疫功能活跃的疾病有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十分宏伟的事业 ,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既要看到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
成组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在新世纪中,成组技术如何发展是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从企业环境的变化、生产模式的变化、系统工程的角度、行业应用、制造企业实现目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形成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但是 ,作为一种思想却源远流长。古典经济学在“能否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有乐观派和悲观派之分 ,他们主要关注
本文首先简述“经济人”假设形成过程 ,经过批判和修正这一假设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大厦的理论基石。我国的经济学界对“经济人”假设存在不同的认识 ,尤其在我国建设市场经济
2月18日中央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有11个章节共53页文件,涉及多个不同领域及范畴,从金融、创新科技、宜居宜业到青年
报纸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然而 ,现实经济生活中 ,许多企业内部控制虚置 ,疏忽风险管理 ,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我国“审计风暴”披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