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草记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年代曾流行一首电影插曲叫《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歌曲优美的旋律如今仍常常唤起我小时候拔草喂兔子的记忆。
  那时,农村里家家户户养兔子。我家的兔子最少也在二十只以上,有一般的家兔,也有长毛兔;长毛兔是纯白色的,家兔则各种颜色都有。我是父母的长子、爷爷奶奶的长孙,上学之前,读书之余,少不了要干拔草的活儿。
  这也是细活儿,首先要分清毒草和益草。像“金茶匙”“银茶匙”,名字虽然好听,却是毒草,“兔子吃了会死的!”奶奶喂兔子时发现了总要挑出来,并大声告诫我。像“芋草”“幼仔草”等是兔子喜欢吃的,越多越好。“咸酸藤”则介于二者之间,据说兔子吃多了也会死,好在它们不喜欢吃。
  兔子很会吃草,除了睡觉,它们的嘴巴好像就没有停止过咀嚼,而且也不怕浪费,有了新草,或为了抢草吃,就不惜把旧草踩到脚底下。晚上,奶奶喂兔子的时候,我时常跟在旁边,总是心疼地提醒她:“别放那么多草!”奶奶总是我行我素,往兔笼里放很多草,并说:“这哪算多?一夜的时间那么长。”由于奶奶的细心照料,我家的兔子繁殖快,且长得好。
  因此,我总要想方设法拔草、攒草。冬天的时候,草木枯干,村子附近的青草儿都被拔光了,要到很远的地方,或者偏僻的角落才能有所收获。有时,走着走着,就到了临近的村子。大年三十,小孩子是不能休息的,反而要比平时拔更多的兔草,以便初一、初二,甚至是初三能够玩个开心,玩个尽兴。
  遇上雨天最麻烦,有时雨一下就是好多天,可兔子又不能不吃草,粮食当然舍不得给它们吃,这样就只好冒雨去拔草了。这时,我最希望穿上蓑衣,感觉就像战士出征,穿着铠甲。可是大人不肯,只让披块塑料薄膜。那我就把自己想象成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杨子龙,穿着白色披风,穿行在白雪皑皑的深山密林里。而現实的镜头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头戴斗笠,身披雨布,挽着裤腿,赤着双脚,提着一篮兔草,快步走进家门,然后把那些草儿放在各处晾干,以免兔子吃了湿草拉稀。
  拔草的时候,我们经常几个小孩子结伴而行,并用“攻草架”自得其乐。我们先在地上挖个坑,把各自拔的兔草放进坑里,上面用三根尺把长的竹竿或木棍架成菱形,然后在离此十几米或更远的地方画出界线,大家依次用拔草的工具,比如镰刀,投掷那个菱形“草架”,谁先投中,那些草就归谁。紧接着,又在规定的时间拔草、“攻草架”,循环往复,直至满载而归。偶尔有人一直没有攻陷“草架”,伙伴们就直接帮他拔草,绝不让他空手而归。
  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现在的农户已经很少有人养兔子。孩子们以读书为重,自然不必受拔草之累,只是他们却也无缘体验其中的乐趣了。
  作者简介:康玉琨,男,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现为福建省永春一中语文高级教师。系福建省作协会员、泉州市作协理事。已在《每周文摘》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200多篇(首)。出版小说集《给我一次机会》、诗文集《心歌》。
  (责任编辑 象话)
其他文献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为外语智慧教学发展带来新机遇,推动外语智慧教学从文本、人本走向自然。5G对外语智慧教学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推进教学环境智能化、推进多模态教学资源交互化、推动学习要素融合化、促进教学主体协同化、推动学习方式生态化。5G时代,外语智慧教学产生了新的应用场景:人智赋教、远程教学、云端教学、虚拟教学。本文展望了5G网络在外语智慧教学的教学资源、教学主体、学习方式、实验教学模式、教学评测等方面催生的15个典型应用:定制化课程、VR课程、游戏化课程、AI教师、AI虚拟助手、远程学
随着互联网发展迅速,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来到。为了提高个人传播的力度,需加强个人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本文以李子柒为例,分析李子柒塑造个人品牌的途径以及李子柒个人品牌的传播方式,以期为在自媒体时代正确塑造和传播个人品牌提供参考。
移动传播产生新的社会情景,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移动短视频以娱乐性、场景性、互动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生产、意义分享和价值重构等方面新的媒介表达形式。本研究以抖音平台“上#谁说京剧不抖音#”话题下的高赞视频为例,通过内容分析考察京剧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容生产特征与意义生成机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分别就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生产、内容生产者及平台运营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视频化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传播。
昨天下班后,应发小之约回了一趟老家,顺便给爷爷带一盒降压药。临近老屋,一树洁白的梨花让我兀自怔怔地站立良久,嘴角边一遍遍地吟诵起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老屋屋角的梨树虽没有它旁边那几株参天的白杨伟岸,但树皮表层的皱纹却尽透沧桑,历经了风霜雪雨的洗礼。  “这些梨树从我记事时就有,原来这一片一百多棵。”这是每当中元节老歪把子梨熟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