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融合是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扩张内需作用的关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保证行政效力,政府出台政策应体现公平原则,合理兼顾各方需求。商业银行为国家金融体系的主干力量,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当中,都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但为使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势下发挥更大作用,我个人建议今后政府在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刺激经济应避免出现“投资竞争”的问题。中央政府近期宣布了总额为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政策,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对策,迄今制定的投资计划累计高达30万亿元,其规模甚至高于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这巨大的投资计划中,能够保障资金来源的只占一成到三成,其余不得不依赖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民间投资,地方政府很多计划既没有资金保障又脱离实际,从长期看可能会产生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甚至会成为新的滋生腐败的温床。这样的项目对银行资产安全也会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在扩大内需中政府应有相关制度安排确保防浪费、防腐败和防污染。
  要像用兵一样用好中国自己的钱。国家手里的巨额外汇目前已部分贬值,拉动内需的巨额资金也等待投资。用钱如用兵,对于天文数字的国民财富的支配需要战略思考。如毛泽东所说:抓住战略的枢纽部署战役。这个原理适用于所有领域。巨额投资和外汇应首先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自古不足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事关中国现代化全局和长远的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什么?一是资源,一是高技术。外汇应该用于在全球范围内控制资源;二是改善国民的福利保障,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过于依靠国外市场,靠出口的推动。中国产品既然可以为“外国人民”服务,为什么不能为13亿中国人服务呢?所以内需必须被拉动。中国人并不是绝对没有钱,只是因为我国没有完善的福利保障、教育、医疗和住房消费奇高,使中国人不敢花钱。使用外汇的一部分,用于全面社保的建立,显然是从源头上拉动内需的战略之举。
  深入挖掘资本市场在扩张内需中的潜力。资本市场在扩张内需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股市的财富效应可以激发投资者消费,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样,一个运行稳健的资本市场对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自2007年牛市以来,股指至今下跌70%左右,对此政府是否应该“救市”?我国股市绝大部分的股份归国家或国有企业所有,“救市”最大的受益者仍将是国家。因此,从国家大利益考虑,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救市”的强有力措施,如推出针对“大小非”解禁的平准基金等,以尽快扭转股市低迷局面,恢复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应对方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首先是实施积极的银行发展战略。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我个人认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两大历史使命,一要积极贯彻落实扩张内需政策以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要继续推进商业银行自身的战略转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更好承担上述两大历史使命,商业银行应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化压力为动力,在“危”中求“机”,在“稳”中求“进”,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有效防控各类风险,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银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进一步说,一是在信贷投向方面,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经济适用房以及日常消费品等行业的发展。二是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要积极扶持遇到暂时困难但未来发展仍看好的企业,三是要多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合理的资本需求,以解决关系民生的就业问题。
  其次要多渠道充实银行资本。一是在争取政策支持方面,要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定,推动监管部门尽快在我国推出混合一级资本和非累计优先股,以增加商业银行补充核心资本的渠道;二是在资本的有序开发方面,要确定合理的资本补充渠道和融资次序,既要通过提高自身盈利能力靠积累来补充资本,也要通过发行股权资本、债务类工具、混合型权益等各种外源资本工具来补充资本;三是在资本的合理配置方面,要加快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资本规划程序,大力推进经济资本理念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最后要强化风险管理以稳定信贷资产质量。在经济下行阶段,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往往面临很大的压力。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企业的偿债能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如外向型较强行业和中小企业违约风险在显著上升,特别是房地产行业高位回落使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剧。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适当增提拔备,以稳定银行业整体信贷质量,确保我国银行业稳健运行。
  (作者系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
其他文献
1883年是一个能给所有经济思想史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年份,正是在这一年:马克思逝世,凯恩斯出生。逝去的是一个饱尝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之苦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者诅咒者,出生的则是一位父母均为博士一生春风得意享尽富贵荣华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和缺陷修补者。  220多年来,世界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在相当大程度上都与这两个人的思想学说和政策主张有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学说中的革命结论曾衍生一个称作“社会主
期刊
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体充裕只是保证经济金融平稳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合理引导银行体系资金及时有效地流入实体经济部门,才是下一阶段“保增长、调结构”的关键命题。    信贷超预期增长源于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虽然我们此前一再强调,在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引导下,银行惜贷的可能性很小,但2009年1月份信贷总量的超高速增长仍超出我们的预期。1月份人民币信贷增速连续第三个月大幅反弹,21.33%的
期刊
在金融风暴云谲波诡之际,汇丰银行(HSBC)能“独善其身”吗?在全球经济唱衰悲鸣之时,英伦三岛能“鹤立鸡群”吗?于是,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恶化之机,带着这些困惑和疑问,我于近期奔赴伦敦,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考察之旅。通过这次“零距离”接触,让我真正领略到一家国际级大银行在战略思维、公司治理、风险控制、市场营销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我在这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希望为中资银行的未来发展、银监部门
期刊
2009年1月10日,2009’特华金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是全球危机下的中国应对策略,论坛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主办,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本文对此次论坛进行简单综述。    危机之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应对危机面临四大问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认为,应对危机,中国面临四大问
期刊
作为一项收益稳定的中间业务品种,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是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也是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据对山东省济宁市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情况调查发现,近年来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发展较快,但由于对洗钱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监管措施、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代理保险业务隐含诸多洗钱风险,应予以关注。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现状    在我国,银行代理
期刊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全球普遍采取了救市政策,为了减轻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启动了大规模扩大内需的政策,这对中国银行业意味着什么?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又有哪些挑战?正当全球金融业反思次贷危机之时,中国银行业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效控制自己的风险?为此,由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以“扩张内需下的中国银行业: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为主题的中国银行家论坛于2008年12月13日至1
期刊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已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分工协作,保险补偿分担相配合,新型农村小额金融和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然而,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不同地区、不同结构的情况不尽一样且差异较大。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一个全面的实证调查。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丰富的农业资源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黑龙江省不是农业强省,产业化水平不高、现代化进程缓慢,农业
期刊
2009年2月28日,由本刊主办的2008年度“中国金融营销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银行界、保险界的28家金融机构的52个案例分别获得了“金融产品十佳奖”、“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奖”和“最佳企业形象奖”。“本次颁奖活动由本刊主编王松奇教授致辞,著名金融学家赵海宽、秦池江、吴念鲁、曹凤歧等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出席了颁奖典礼并进行了精彩点评。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李民、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期刊
2009年3月2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3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凡达到监管要求并实现上年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的,其中村镇银行存贷比还必须大于50%,自2009年至2011年,由中央财政按照上年末贷款余额的2%给予补贴,纳入机构当年收入核算,以增强机构经营发展和风险拨备能力。《通知
期刊
自1979年2月国务院恢复中国农业银行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建设,已有三十年历史了。在这三十年中,农村金融体系与中国经济改革、整体金融改革相伴随,尤其是与中国资金的供求形势变化相伴随,经历了两个明显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以两种不同的資金供求形势为划分依据,将农村金融改革置身于整体金融改革背景下,来回顾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的历史。    资金短缺条件下的储蓄动员机器    在1996年之前,中国的资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