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探讨——基于集聚指数的分析框架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县城总体发展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优化集聚指数中的空间维度指标,合理提高县城人口规模和密度,并缩减时空距离以贯通上下联系,借此提升与大中城市的协同发展.通过对浙江省52个县城集聚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表明,特色小镇和未来社区建设模式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目标,可以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借鉴.在中西部地区推进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提供就业机会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以吸引流动人口返乡和农村人口进城.其次是通过交通网建设缩小与上一级城市的空间距离,以充分承接辐射带动效应.最后应注重贯彻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处理好县域集聚发展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关系.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2008—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对环保技术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就全国层面而言,绿色信贷对环保技术扩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清洁生产技术较末端治理技术而言表现得更为突出;就各地区层面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对环保技术扩散程度存在区域性的差异,绿色信贷对北方地区环保技术扩散程度明显大于南方,尤其在清洁生产技术方面.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企业投入、市场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对不同类型环保技术的扩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
Dear Editor,rnCOVID-19 vaccination campaigns are being conducted in countries worldwide,and 47.4%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has received at least one dose of a COVID-19 vaccine.1Although vaccination has shaped COVlD-19 epidemic curves,waning antibody levels
期刊
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强制性公民行为和任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加入组织公平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对294名分布在25岁到45岁之间的高校青年教师样本的实证研究并发现强制性公民行为显著负向作用于高校青年教师任务绩效;组织公平则显著正向作用于高校青年教师任务绩效;同时,组织公平显著中介了强制性公民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即当组织公平越高时,同等的强制性公民行为对任务绩效的负向影响减弱,反之则增强.最后,从优化青年教师的教科研环境、审慎制订并修改科研奖励标准并及时传达给青年教师提出建议.
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盂县泥河发掘了一座金代壁画墓,清理壁画七幅,壁画包括对坐、瑞兽、童子、丈人等内容,出土了一组以碗、罐为基础的瓷器组合,反映了晋东山地金代民间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
随着包括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在内的前沿蛋白质组学技术日趋成熟,其在血液学领域的应用也迅速扩展.该文简要介绍了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研究方法,讨论了血液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血浆/血清及外泌体蛋白质组学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最后对血液蛋白质组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计临床血液蛋白质组学必将成为血液学下个十年的研究焦点之一.
肺脏在保证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各种病原微生物、过敏原甚至是毒物的威胁.因此,肺脏免疫系统,尤其是固有免疫系统,在保护机体免于上述危害并维持状态稳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面对外来病原体入侵,肺泡上皮细胞(AECs)和肺泡巨噬细胞(AMs)相互协作,迅速识别入侵病原体并发出招募信号,进而中性粒细胞乃至适应性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迅速聚集浸润,共同清除病原体,维护机体健康.外泌体作为一种膜性功能单位,来源于AECs和AMs等细胞,包含蛋白质、DNA、miRNA、mRNA等物质,能够有效地反映其
Methanobactins(Mbns)are a family of copper-binding peptides involved in copper uptake by methanotrophs,and are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reating diseases characterized by disordered copper accumulation.Mbns are produced via modification of MbnA pr
期刊
2021年10月,在广西乐业县,一条短讯在当地人的手机上不断“刷屏”:“曹县长回来了!”此时,正是乐业县猕猴桃的采摘季,得知曹文飞回到乐业,果农们悬着的心都放下了:“今年的果子又不愁销了!”
期刊
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细菌入侵的最前沿防线,中性粒细胞作为其主要的免疫细胞可捕获并吞噬降解细菌,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不可或缺.部分病原菌(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已经进化出能够在胞外和胞内逃逸中性粒细胞的杀伤机制,甚至利用细胞作为其生存繁殖的场所,如干扰中性粒细胞募集与吞噬作用、降解胞外诱捕网、抑制活性氧与抗菌肽的产生以及操控细胞寿命与死亡机制等.
肠神经胶质细胞(EGC)作为一种特殊的神经胶质细胞,长期以来被认为仅具有支持和营养肠神经元的功能.随着脑肠研究的逐渐深入,近年来的大量研究结果刷新了这一观念,揭示了EGC在肠神经系统发育、可塑性和肠道神经免疫调节中的一系列重要功能.EGC可以对细胞外环境中的细胞因子、细菌和神经递质等免疫调节信号作出反应.其分泌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抑制EGC凋亡、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参与免疫屏障功能.EGC还可通过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