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的数码冲印设备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两年时间,在以某些品牌为首厂商的大力推动下,数码冲印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一时之间,虽然大多数人对它还没有完全理解,但它对传统冲印产业的冲击却已很大了。在数码面前,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搜集新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数码产品不但技术更新速度快,它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时代的市场竞争格局,就象其他数码产品一样,目前在国内所能见到的进口全数码冲印机品种同样是多元化的,并不只是广告上见到的那几款。本文将对它们一一介绍,先让业者和消费者们对此多一点认识,为下期对数码冲印和传统冲印的比较分析作一铺垫。
  
  面阵式CRT曝光器方式
  
  CRT即阴极射线管,说通俗点就是传统电视机上的显像管。早期的数码冲印机和时下一些低端机型全使用面阵式CRT曝光器。其工作原理是以CRT管显示图像,然后通过滤镜和镜头一次性曝光到相纸上。讲得抽象点儿,可以理解成把一台小型高精度电视机放进冲印机内,以它代替光源和底片角色,把数码信息显示成图像并透过镜头扩印于相纸上。这种曝光方式制造成本低,但却因照片输出质量不佳而渐被淘汰,市场上也极少见到这种类型的进口机器。
  


  线性CRT曝光器方式
  
  同样使用CRT管,但并非如电视显像管的长方形状(面阵式),而是长条状(线性),不能一下子把整幅图像曝光在相纸上,而是像扫描仪一样在相纸上“扫描”出图像。该方式的图像质量和精度均比面阵式CRT方式有大幅提高,可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Gretag(格瑞达)Netprinter812:瑞士格瑞达影像集团成立于1943年,在海外享有很高知名度。Netprinter812由集团属下的意大利SAN MARCO(圣马可)公司生产,它使用FOCRT(光纤CRT)曝光器——一种由光纤把线性CRT管影像传送到相纸上曝光的工作方式。
  Netprinter812最大照片输出尺寸达12×18英寸,输出精度可选300dpi和500dpi。在机器被调校至良好的状态时,即使照片在12×18英寸最大输出幅面下仍然看不到“马赛克格子”,有着足够的清晰度和实用性。这款机器不仅可以输出大幅面照片,而且也可以选择独立输出小尺寸照片,不用把一堆小照片拼合在12×18英寸相纸上输出,既省事又不用担心手工裁切相纸时碰到沾上指纹、划痕之类的问题。销往国内的Netprinter812是不附带扫描仪的单纯输出机。所以,影响其照片输出质量的因素又多了一个——所搭配扫描仪素质的高低。


  据瑞士格瑞达影像集团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刘莎小姐告知,Netprinter812在海外被定位为半专业机型,但在国内则由于被代理商划归到专业部门负责而改为主攻专业市场,这是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KONICA(柯尼卡) QD-21 SUPER:据笔者记忆所及,上几代的QD-21好象是最早发表的全数码小型冲印机。QD-21SUPER目前在国内(上海和广州)仅有2台,它使用VFPH(即线性CRT)+LED曝光方式,特别之处是使用干粉式冲药和最早实现中文操作介面。机器外型小巧,为一体式设计,随机配备一台A3幅面平台扫描仪。
  
  DLP液晶曝光方式
  
  借用了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码光线控制技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专利图像技术)液晶投影机的工作原理,仍然使用廉价的石英灯泡作光源,维修费用极低。可以把它看成是把DLP液晶投影机装进冲印机里那样,相片成像精度将视液晶片的解像度而定,该方式常见于较廉价或小幅面照片输出的机型上。


  SYSTEM(新锐)88:是一款较廉价和小型化的一体式机型,最大扩印尺寸8×12英寸。随机配备Canon HS-100专业整卷高速扫描仪,使用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也可以外接CRT显示器,以实现更准确的图像调整。在年初的柯达嘉年华2002活动上,笔者还获悉新产品SYSTEM89即将推出,据现场厂方人员透露:新机型改进了扫描系统。目前,该机型还未见上市。
  
  MLVA(微光阀)曝光方式
  
  这是日本NORITSU(诺日士)的独门秘技,厂方没有发表该方式的工作原理。据说该MLVA曝光头是一种半导体物质——含有铅、镧、锆、钛等金属化合物的陶瓷电极,在施加电压后能改变透射光线的偏振方向,当在它的前后加上偏振镜后,在一定电流强度的控制下会起着偏振光滤镜的作用,即相当于“光线的开关”。长条状微光阀曝光器由廉价的石英灯泡作光源,光源经过一个旋转的三色滤镜后透过光纤传送到微光阀曝光器,影像信息(不同强度的电压)控制着此“光线开关”,最终使光线曝光在相纸上而产生图像。其优点是维修成本较低。





  NORITSU QSS-2701/2711,QSS-2901/2721:使用MLVA曝光方式的诺日士机型有许多款,QSS-2701/2711是第一代产品,而新型的QSS-2901/2721改进了软件和扫描系统。据厂方人员说:“MLVA曝光器是技术成熟的,只需在软件上作改进就行了。”MLVA曝光方式的图像以具有自然感见称,不会有“马赛克格子”产生,输出精度达400dpi。
  





  LED曝光方式
  
  LED即发光二极管,因被著名机型KODAK LED20 PⅡ使用而受人关注,它具有曝光器寿命较长和维修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LED20PⅡ使用内鼓式结构,相纸被绷紧在曝光鼓上,然后LED曝光头在相纸上作旋转扫描式曝光。意大利Durst(德士)影数能30则使用另一种方式:LED曝光头固定不动,然后通过光纤传送而在相纸上曝光。
  无论LED20PⅡ还是影数能30,其图像风格均以柔和自然见称,对输出人像照片有优势。这两款机器均是专业数码输出机,需另外配置扫描仪和只能固定输出20×30英寸左右照片尺寸,在输出小尺寸照片时需要拼图和裁剪。
  


  激光曝光方式
  
  激光是目前被多数人认为照片输出品质最突出的数码图像输出方式。按曝光器结构分类,有使用全气态激光曝光器的,也有使用全固态或气态和固态混用的,从照片输出质量看效果都很理想。这种曝光方式使业者担心的是维修成本较高昂。
  FUJI(富士)Frontier350、370、390:该系列机器的推出和强大宣传攻势对推动数码冲印有着很大的贡献。它们都是分体式设计,使用独立的线性CCD扫描系统,彼此之间分别在于输出尺寸和工作速度上的差异。图像风格以比实物更鲜艳、更锐利见称,并使许多消费者认为这就是激光曝光方式的特点。
  FUJI Frontier330:小巧的一体式机型,使用面阵式CCD扫描仪和具有自动修正底片划痕、尘埃电路,在海外被7-11便利店等小店铺所青睐,最大输出8×12英寸照片。


  AGFA(爱克发)d-lab.3、d-lab.2:d-lab.2是第一款能输出12×18英寸照片幅面的小型全数码激光冲印机,被改进之处还有使用中文操作介面和使用盒式冲药。
  这两款机器的闪光点有:1.d-TFS全自动图像处理系统。它能自动修正拍摄上的偏差和底片划痕、灰尘的影响,而且准确度很高;2.图像风格既有激光曝光的鲜艳性又有传统冲印的自然感;3.高速面阵式CCD扫描系统,既运作快速而又没有使用面阵式CCD设计的副作用(精度不够)。
  NORITSU QSS-3001:是该公司的首台小型激光冲印机,使用全固态激光曝光器,据日本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营销部执行董事三木治先生表示:其寿命测试结果是每天工作15小时情况下保证5年没问题。此机的闪光点有二:1.小型分体式扫描仪,可以摆设在最顺手的地方;2.可使用传统相纸和传统冲药系统。这是目前唯一可使用传统相纸的激光冲印机。据厂方人员称,此机配有多种相纸匹配技术,可使用多种品牌和型号的彩色相纸,原因是诺日士不生产冲洗耗材,所以会考虑得更全面些。


  QSS-3001的照片品质同样优秀,具有传统冲印照片的自然感。能输出12×18英寸照片的QSS-3101已经在海外推出,据说2003年初才会输入国内。
  专业大型输出设备:最早推出市场的是意大利Durst Lambda130(得士·能达),近年推出的还有意大利宝丽·丽彩(POLIELETTRONICA·LASERLAB)和Lightjet(丽捷)430、500XL。
  Lambda的特点是可以连续输出无限长度的照片(只要相纸够长),而后者们则为避免照片边缘变形、虚化而改用类似LED20PⅡ的内鼓式曝光设计,但未能实现连续输出。无论如何,这3款机器的照片输出品质都非常优秀。由于都属于大型输出设备,故较少被用于小相片输出。
  (本文由《影像通讯》亚洲版授权提供)
其他文献
吴越(演员)  我喜欢写实的照片,我也希望摄影师能拍出本来的我。当然有些造型感比较强的照片我也不反对。拍照片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我有我的想法,摄影师也有他们的要求,如果双方沟通得好,应该会拍出不错的照片。许多照片是杂志编辑组织拍的,也有摄影师找我来拍的,而且这些照片使观众或读者了解到我更多的侧面,对我有很多帮助。    程琳(歌手)  我喜欢与合得来的、有共同感受的摄影师合作。中外摄影师有许多不同之
期刊
编辑手记  我们生活在一个造星的时代,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创业精英(明星),群星闪耀,把我们头顶的夜空点缀得璀璨夺目。在这场造星运动中,许多摄影师成为了主力军。  过去,《大众摄影》曾经刊登过许多明星的照片,同时辅以文字介绍,内容多是摄影师个人经历和创作经验。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对摄影人的夸赞。毕竟,《大众摄影》是咱摄影人的家,岂有自家人不帮自家人的道理?  不过今天,《大众摄影》也想胳膊肘往外拐一
期刊
雪野藏居(2002年农历正月初九)  川西北川主寺至若尔盖途中  康泰时645相机  S210/4.0镜头  富士400F胶卷  速度优先1/250秒、光圈19F+0.7EV、三脚架    雪野(2002年农历正月初九)  川西北川主寺至若尔盖途中  康泰时645相机  S210/4.0镜头  富士400F胶卷  速度优先1/250秒、光圈19F+0.7EV、手持抓拍    郎木寺 春雷(2002
期刊
初见友立资讯推出的PHOTOIMPACT7图像制作软件,似乎并没有什么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闪光之处,和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一样,PHOTOIMPACT7由很多的菜单组成(图1)。第一感觉竟有些像3DMAX,所以也只是看作一款过客软件而已。但是在初步使用之后,PHOTOIMPACT7使我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越用越有乐趣。因为这款软件实在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作品,犹如璞玉浑金一般,他的功能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
期刊
周润笙小姐简介    周润笙小姐被“香港摄影师公会”委任为2002-2004年度该会的“会长”。早年毕业于美国加州“Paqsadena Art Center ”修读为期六年的“纯艺术摄影学士学位”。毕业后移居加拿大在温哥华设立自己的摄影室。1991年在香港增设摄影室,专注拍摄珠宝、食品和静物。同年,加入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  周润笙小姐从事摄影多年来获奖无数。曾参加美国纽约“Polaroid国际摄
期刊
炎炎夏日,校园又到了收获的时节。2002年6月8日和17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相继举办了2000高职班和98本科班的毕业作品展,学生们的作品当然可圈可点,但每次看到他们的作品,都能感到一种蓬勃的生气。没有思想和商业的束缚,没有匠气和矫揉,学生们只服从于自己的心和眼。身处信息时代和数码时代,学生们的视野和观念时时让我们吃惊,那种体现在作品中的创造力将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展览上,学生们还用精彩的短片
期刊
一位朋友住在市郊,养了几只名犬,那日去玩,为其威猛所震,随之产生了为其拍摄“肖像照”的冲动。这是一只德国纯种牧羊犬——黑贝第三代,名叫“比尔”,在其主人的驯导下,对我还算客气。在小院的一角,我利用自然光,并采用大光圈虚化了背景中的树枝及院墙,一连抓拍了数张,这张较好地表现出了“比尔”的神态。  拍摄使用佳能EOS5相机,24-85mm镜头,F5.6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富士100度彩色负片。(胡克斌)
期刊
不经意间,电视和杂志上教做菜的节目多了起来,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今天,人们已不能满足于去餐馆“解一次馋”,而是更讲究营养和做菜本身的乐趣。杂志上刊登的美味佳肴的照片也同明星照和美女照一样,成为杂志社招揽读者的手段。  这次,本编辑部请来擅长拍摄菜肴的广告摄影师付羽和食品专家戴爱群与本主持人聊聊拍摄菜肴的技巧。  主持人:付羽,你拍的菜是不是我们平时餐桌上吃的菜?  付羽:大多数是这样,但有大约1/3做
期刊
梵高遗韵  佳能600mm镜头,F4,低角度拍摄,两底合成。摄于江苏盐城。  在西洋画家中,最喜爱梵高。那浓烈的色彩,舒卷的风韵,总让人神往。这幅作品就是追求如此意境的尝试。我以为,如果“拍”得象“画”一样就活,而“画”得象“拍”一样则死。    西塘水乡  佳能28mm镜头,两底合成,摄于浙江。  作品拍摄于傍晚时分,建筑特色鲜明,但环境不甚简明,电线等杂物影响画面美观,同时,水天一色,与渐暗的
期刊
CCD ( Charged-coupled Device ) 的中文译名叫“电荷耦合元件”。目前,世界CCD主要供应商是IBM和SONY。其次为富士、柯达、佳能等。富士公司有着悠久的摄影器材生产历史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富士公司最让同行羡慕的是独有的超级CCD技术,在1999年底富士公司刚刚推出它的超级CCD时,似乎还不那么引人注意。直到2000年3月配置超级CCD的第一款数码相机——Fuji MX-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