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我生命的印迹(创作谈)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w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式动笔写作已有十二年了,这十二年尝试过许多题材与体裁作品,也在许多报刊露过脸。但在我写作途中,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2011年春我去吉林市《做人与处世》杂志社面试,主编在看完我应聘的二十余篇作品后跟我說,你的作品很丰富,但不美。哦?不美?我当时还小小的不以为然,可是在经过吉林市接下来的四年编写训练后,真的切实明白了这位主编的点评意见是对的,明了了何为美。
  文学的美是可以上升到诗学哲学美学上的,最起码它是语言的锤炼——炼词炼句炼意。十几年前,读了一些李汉荣、鲍尔吉·原野等名家作品,知道他们写得很好,可是并没有很好汲取他们的养分,自己的作品也确实没有锤炼到那种美学高度,以至于被评说不美。而后,再去看这些当代与古代的名家名作时,确实有原来如此的觉悟了。那么,这便是写作的首要标的——语言美,这已经是无数作家切身体会过的了。我们知道许多作家最初都是诗人,然后去写散文、小说后,他们的语言那么富于文采,耐品。比如前面提到的两位散文名家,本身就是出色的诗人。李汉荣先生在《散文的诗性》中写道:“所谓诗性语言,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勇士品格的语言。它的深度、张力和丰富的暗示能力,源于它在突围中浑身的血泪和伤痕。”李先生讲的当是语言的新意,也可以称作陌生感,我们总是乐于读到那些富于创见、富于锤炼美的语言。
  所以,回到我这篇《雨滴 花香 清茶》,可以看出我对语言锤炼的重视,许多句子本身就是可以作为诗歌来品读的。而且,另一个我注重的就是对这些生活场景的如实记录。这些场景是我一个个生活过的地方,可以说,我挺有心,将它们一一写到文章里,当然不是大白话式地写进来,而是写出诗意,写出我对它们的心灵解读。关于苏州、关于北国江城、关于我现在生活的桦甸小城,等等,还有那些我遇到的人们,他们是我的恋人、亲人、友人,也就是说,我们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非常类似的人与事,只是,我稍稍有心,在某个时刻,用雨滴、花香、清茶,这三种意象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对这些生活的共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串我生命的印迹。
其他文献
“叮……”随着一枚硬币从钱包里掉到地上的声音,我的思绪也跟着回到了许多年前。  昏暗的房间里,我正坐在地上发脾气,祖母则盘腿坐在炕上,一边看着,一边笑着哄着。我从手缝里看祖母,见她还没有要掏钱的意思,于是便大声地哭起来。祖母实在没有办法,只听“哎”的一声,便将手伸进衣襟里。我蹭一下起来,站在祖母跟前。我知道,祖母衣襟里有个手帕,里面包着钱。果然,祖母拿出了那个手帕,四角打开,再打开里面的一层,取出
期刊
我的母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陕北女人,一辈子守在大山里与黄土疙瘩打交道。别人眼中的母亲各有千秋,然而在我眼中,母亲却是那样的伟大。  我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家里条件并不很好,一切的经济来源全靠种地。加之,陕北的白于山区大多都是沟壑纵横,农民都是靠天吃饭。母亲生了我们兄弟四个,为了让我们都能上学读书,母亲吃了很多苦。  如今,母亲已将年迈六旬,身材瘦小,皮肤面部已呈麦色,皱纹爬上了眼角额
期刊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东北的黑土地里,朴实勤劳的人们像春种秋收的庄稼一样,生生不息,一茬过后又新长出另一茬来。从黑土地里走出来的人,每颗心都是从泥土里孕育出来的种子,一入泥土便生根发芽,散发出家乡的气息,只有把脚深深扎在肥沃的黑土地里,心里才踏实。背井离乡虽已多年,唯有童年那些往事像一张张年画叠在记忆深处,烙在心里。  又至中秋,思念顺着辽河水,缓缓流淌进二人转的腔调里。扇子一抖,手绢一转,“拉场
期刊
四十年前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穿着件旧花棉袄,坐上父亲的架子车,拉一车解开的枋板,来到西安交大附近的皇甫村。  我的大哥在交大商場给一位鳏居的老人打工,卖烤红薯。第二天正好是周末,大哥早早地卖完了红薯,帮父亲拉了架子车,到北池头村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去卖枋板。我戴着大哥给我新买的红帽子和棉手套,暖暖和和地东瞅西看,还不时用手给大哥指着从身旁急速而过的小汽车,大哥看着我高兴的样子说:“这有啥好看的?离这儿
期刊
一场秋汛过后,家乡的河流已改变了模样。河床上的石头被浆洗了一番,白白净净的,像我童年的脸庞。那些石头上陈年的青苔,连同这一河的往事都被带走了。此刻,我看见了秋风正和落叶舞蹈,舞池的尽头,河流温婉地拐过了弯。  我看懂了河的心思,秋水与石头的交织、碰撞是轻柔的,秋水有十个纤细的手指,而河床似乎只需三个黑白色的琴键。哗……啦……啦……单调悦耳的音符,他们是在日夜弹奏一曲庆典吗?  一定是在庆典,庆贺河
期刊
夏日的拙政园  苏州园林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凡到过苏州者,观赏园林是必不可少的。名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不观赏就不能感受古典园林工艺之精、造诣之深,也不能体会游园之趣、兴味之长。  在通往拙政园的街口,我有意放慢了脚步,环顾四处扫视了一番。入伏之后,烈日似火一样炙烤着姑苏古城,大街上骑着电瓶车的男女老少从身旁一晃而过,载客的公交车、私家车从路面疾驰而过,撑伞的行人在人行道上步履匆匆而过……人们
期刊
暮秋,万物萧条。高山牧人散放了牦牛,它们自由结伴走入山林寻找冷草、木叶果腹。在大树下,山窝里避风度日。  一场初冬的雪落到了进出麦铺牧场的谷口,白马和仁青开始着手准备冬喂的粮食——玉米面炒藏盐。我在白马家越冬,将随他们一道去麦铺冬喂。仁青的拖拉机载着我们驶向了白茫茫的峡谷,六个车轮子为峡谷碾压出了一条崭新的路途。越往深处去雪越厚,堆垒在路边的柴垛像一道道白色的城墙。渡过一座桥,拖拉机开始朝着山向上
期刊
父亲是极愿意让我们苦读书的,他几乎十年不添一件新衣,终年不沾荤腥,却愿意为我们读书3.5分揭贷款;但他也是极厌恶我们读“闲书”的,就是当今老师提倡孩子们需要多读的课外书。谁要读“闲书”,他就骂谁不成器,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劲。而我却恰恰不争气的特别喜欢“闲书”,但我也是万万不敢在家里,在他眼皮底下读的。挨骂事小,书被没收了事就大了。  那时候,书籍相当匮乏,全村也找不出几本像样的书来。好在,有户原本姓
期刊
1  故乡多沟壑,少山。  幼时居于村庄,对于大山的景象,几乎全凭影视作品里的场景和闲暇时刻的想象。唯一欣慰的是,可以在某个清朗的早晨,跟着父亲去往田地里的路上,可以看见一望无际的视野尽头,隐约浮现出一座山峰的脉络,时而清晰可见,时而模糊难辨。  “爸,那是什么山,距离我们远吗?”我随口问道。  “那是石门山,在山沟对面的另外一边塬上,有几十公里吧!”父亲说。  我本想细问一下关于山沟、塬以及山的
期刊
身为袁恒雷的妻子,评论丈夫的作品难免被别人说有自卖自夸之嫌,可我更愿意称之为夫唱妇随、诗文唱和,最起码我可以做到红袖添香。  我的先生本身是名高中教师,教政治的,但他有颗诗心文心。他跟我说,小学初中他作文常做范文,高三某次月考作文拿过全年级第一。以现在他不大不小的文学成绩来看,我相信他不是吹牛。我也确实挺佩服他的,无论是在哪里,等飞机、等火车、等客车,坐在书房、坐在办公室、坐在我身边,一旦拿起笔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