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建筑大砌模网格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世界地震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ad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温砌模现浇钢筋混凝土网格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模板保温一体化的住宅建筑结构体系。为将其用于单层农村住宅,提出一种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降低工程造价的大砌模低配筋网格墙结构。通过1个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大砌模低配筋网格墙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大砌模低配筋网格墙的破坏形态为横肢两端出现竖向裂缝或交叉斜裂缝,竖肢水平开裂,两端根部混凝土压碎脱落;试件的承载力满足8度抗震设防要求。
其他文献
共振效应是导致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均质岩石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 INA,探讨了建模对边坡自振周期的影响,研究了坡高、坡角、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对
采用大变形和粘性边界条件,建立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二维动力模型,对浅埋软土场地地铁车站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地铁车站结构的水平相对位移反应和加速度
以某大跨公路拱桥为例讨论了行波作用对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机理。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了该拱桥在竖向地震动行波输入和一致输入下的动力反应,通过结果对比反映出行波地震反应并不简单随波速单调变化的现象。经过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行波共振的概念,阐述了行波共振效应的产生机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了考虑行波效应对大跨拱桥地震反应分析的重要性。
采用共振柱试验方法,研究了固结比对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并给出了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建议公式。通过对砂土、粉质黏土和粉土的系统试验,提出了不同同结比下土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固结比kc-1呈指数形式的增长模式,不同于Hardin公式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同结比kc呈直线形式的增长模式。同时给出了计算不同固结比下砂土、粉质黏土和粉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建议公式,并与Hardin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固结比对士最大
在建筑结构中,一般粘滞阻尼器均布置在层间,但在有些情况下较小的层间位移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阻尼器性能的充分发挥。系统回顾了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新的一些解决方案:改
钢管混凝土柱、尤其是圆钢管混凝土柱,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便捷的施工,近年来在我国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体现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性能。对钢管混凝
以节理岩质边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单元法,分析了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征,根据边坡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非线性特征,应用相空间重构理论证明边坡的演化过程是混沌序列
密肋复合墙是密肋结构体系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独特的构造特点决定其在抗震耗能方面的优势,但也使其受力过程更为复杂。根据密肋复合墙体模型试验,分析了现阶段密肋复合墙构件
针对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NOPD)单自由度体系,通过实验研究颗粒填充率、颗粒材料类型、振动方向以及空腔形状等因素对结构阻尼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对阻尼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
结合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强夯法组合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方法和处理效果,为同类型的地基处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