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an8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具备文辞美、节奏美、情感美,在运用语言时要规范流畅、声情并茂、幽默机智、含蓄蕴藉、新鲜有趣。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同采取恰当的教学语言策略,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课 教学语言 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99-01
  自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非常丰富而经典,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兼具,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各种体裁应有尽有,文学性、科普性、应用性多种文体兼收并蓄,教材内容所涉及的人文知识、科技知识包罗万象,几乎把人类浩瀚磅礴的知识熔于一炉。这不仅对语文教师的知识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课堂语言魅力的极大考验。
  但是,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一些传统的方法渐渐被人们忽略甚至被摈弃,由于有些教师致力于语文教学形式上的创新,不仅忽视了组织课堂的语言,连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欣赏、评价的语言也显得粗糙、干涩,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增强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感染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就很难把所有内容都讲得精辟透彻、生动活泼,更谈不上帮助学生拓展学习。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1 美化课堂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1.1 规范严密的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一定要规范,规范是技巧的前提。教师对原始概念的剖析,定理、原理的阐述等都必须用专业术语来准确表达,坚决摒弃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准确地把握现行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特别是在讲授一些重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语言的准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教学语言的严密、准确,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推想,便于学生正确地掌握新教材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 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必须依赖于兴趣。”培根也说过,善谈着必善幽默,幽默有一种引起喜悦、带来欢乐、饶有趣味而寓意深刻的特性。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每篇课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欢乐,或悲伤;或热爱,或憎恶;或抑扬,或低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要有一定的生动、幽默性。新的课改理念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用语,同时还要善于在“标准化”的语言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利用幽默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语言,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容易堵塞学生的思路,而风趣文雅的谈吐,却能“以声传情,以音动心”,给学生一种亲切之感,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1.3 通俗化、统一化的课堂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应是介于生活口语和书面文学语言之间的符合语言规范,生动活泼而又庄严周密的冼炼化的语言。它是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规范性和体裁性的统一,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是丰富性和凝炼性的统一,是抒情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是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也是趣味性和通俗性的统一。不同的课使用的课堂语言也应像不同的文章一样,讲究章法结构和遣词炼句,根据课文、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时而选用描写性语言,时而选用叙述性语言,时而选用议论性语言,对不同内容、不同情调的课文,应用相应的语言给予表达。或感情奔放,或脉脉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趣、导之以法。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
  2 着力培养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是双边的,没有教师的教,或者没有学生的学,都不能构成教学活动。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能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时,才构成教与学的双边统一活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再优美,如果缺少了学生的参与,这都是一节失败的课。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我们的一些初中生,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师要从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改善做起,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一定能使自己的课堂语言魅力十足!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李晓明.《中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其他文献
【摘要】 《文化生活》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实践中,开发利用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要重视地方文化资源,要注意以校为本,选准切入点,注重人的发展和德育教育,对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化生活》 地方文化资源 高中政治课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12-01  1 校
期刊
【摘要】 我们知道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有时你的课精彩,不一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好,很多人想尽办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很少有人对课后的作业设计留意。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巩固语言知识,形成英语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得失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初中 英语
期刊
【摘要】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我们每个初中化学老师一直以来努力的去解决问题,本文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 初中 化学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字词教学已经悄然淡出,甚至一线师生都认为认为不屑涉及,或者认为识字是初中小学的任务。久之,字词学习几乎成了高中学生的畏途,尤其是那些形象思维稍差的学生,更加望而生厌,加上如今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优势冲击学生视野,网络媒体推波助澜,传统的高中课堂与学生的实践运用一定程度上难以抵挡网络媒体的狂轰滥炸,学生习作中不合汉语规范的“流行”字词,名句默写中错别字随处可见。诚然,规范的
期刊
【摘要】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运动普通规律的学科,其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锻炼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比较吃力,公式太多,理论性强,枯燥等,所以《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的学习方法、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及实验、考核方面,谈谈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后收到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策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兴趣 意识 空间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19-
期刊
【摘要】 文章指出了利用历年高考试题,提高复习效率的开展的原则。随后,文章对巧用历年地理高考题,提高复习效率开展了探究,包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强调图表的应用,构建学生的立体地理知识思维;穿插于教学内容之中,让高考题的讲解与讲课融为一体。  【关键词】 历年地理高考题;复习效率;开展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
期刊
【摘要】 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度比较高,而教材中缺少比较形象化的编写说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物理教学中遇上不少问题。尤其是当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时,他们不能通过积极的思维去分析物理模型和建立物理规律,找到提高物理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本文从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层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思维培养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所肩负的环保教育职责也越来越重。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入手,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06-01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再次将“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
期刊
【摘要】 数学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数学的精髓,它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对数学教育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 字母代数 数形结合 函数与方程 分类归纳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