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保持良好秩序的基础。随着我国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感恩教育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用感恩教育的意义,然后针对如何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感恩教育;幼儿;学前教育
  前言:幼儿学前教育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用感恩教育意义重大。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为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使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养成感恩的心态,并且将感恩之心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之中。
  一、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用感恩教育的意义
  (一)幼儿园感恩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通过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使幼儿学会懂得感恩,知道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只有拥有感恩的心态才能拥有感恩的行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整个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自身人格和谐发展
  研究表明,在6岁之前,人格的发展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后期的教育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起作用的。感恩的心态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才能逐渐形成的品质[1]。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能够使幼儿免受不良信息的引导,使幼儿的人格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幼儿园感恩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温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包含了很多弘扬感恩精神的文学作品以及名人故事。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感恩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要想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教师首先应该为幼儿营造一种良好的感恩氛围。比如,幼儿园可以在走廊上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小画廊”,让幼儿将自己想要表达感恩的事情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感恩之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另外,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该带领幼儿阅读表达感恩之情的文学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感恩之情。
  (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成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感恩成分。幼儿园教师应该深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成分,从而使幼儿受到良好的感恩教育[2]。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阅读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羊羔跪乳》《陈毅探母》《卧冰求鱼》等,使幼儿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体验到感恩的内涵,唤醒幼儿的感恩之心,从而使幼儿养成感恩的情感。另外,在西方文化中也包含了感恩文化,如感恩节。教师应该发挥感恩节的作用,为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提供更加宽广的视角。
  (三)提供机会,让幼儿践行感恩
  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不光要在思想上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还应该为幼儿提供表达感恩的机会,让幼儿将感恩由思想落实到行动中。教师要让幼儿知道,感恩并不是一定要感谢别人的大恩大德,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也能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教师要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践行感恩的机会[3]。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做游戏、模仿、唱儿歌等方式来体验父母以及老师对自己的关怀,激发幼儿的感恩之心。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可以每天为他们布置一份感恩作业,如为父母洗脚、给父母一个拥抱等,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心。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学生给予他人关爱、学会帮助他人。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将感恩教育与节日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收获快乐。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只是通过口头教育取得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教师可以利用节日的机会让幼儿学会表达感恩。比如,在母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手制作贺卡,回家之后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心。在重阳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为老人送去温暖,让幼儿学会通过付出感受快乐。
  (四)家园合作,形成感恩教育合力
  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家庭和幼儿园应该进行通力合作,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将幼儿学前教育作为感恩教育的主要环节,将家庭教育作为辅助环节。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家长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为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从而更好的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比如,家长在家里应该尊重家里的老人,对自己的父母表达关爱和感恩,对老人要有耐心,不对他们大喊大叫,对于他们的建议要虚心的接受,从而为幼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结论:总而言之,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成分,为幼儿提供践行感恩的机会,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感恩教育合力,从而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践行感恩之举。
  参考文献
  [1]刘玉石.浅析儿歌在幼儿语文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J].汉字文化,2018(06):83+95.
  [2]赵明霞.浅析儿歌在幼儿语文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J].语文建设,2016(03):91-92.
  [3]潘亚萍.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135.
其他文献
摘要: 绿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由于其与现代化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并且满足了学生发展的要求,故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绿色教育;实施策略  绿色教育讲究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提升其自我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绿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期刊
摘要: 化学学科是脱胎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而化学的学科性质属于实验性质,这在教学上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高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仅仅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这就使得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降低了化学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作为化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体验出发对化学进行学习,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还将可以提高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与实践水平。本文从教
期刊
摘要: 《孙子兵法》上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切兵法的核心,也是教育中的核心思想。  关键字: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知心  《孙子兵法》上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切兵法的核心,其实也是教育中的核心思想。  何谓攻城,何谓攻心呢?攻城,就是用武力去征服学生。比如,学生犯错了,学习任务没有按时完成了,教师就对学生大声训斥,或加以惩罚。攻城就像一剂西药,效果来得快,可是会有副作用。因
期刊
摘要: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伴随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对于促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理念的作用、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方式,
期刊
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在新《纲要》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阅读习惯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由此可见,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在环境中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习惯,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
期刊
摘要: 新时期,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借鉴分层教学理论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入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有利于教师将“因材施教”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小
期刊
摘要: 体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将游戏教学与体能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改善小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还能更加高效的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价值及对策  体育游戏引导孩子们独立思考,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潜能;体育游戏投其所好,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不容易产生疲劳,促进体育教学
期刊
摘要: 语文写作在整个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写作也能够锻炼学生对事物的描述能力和观察能力,若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事物自身的关键特点,进而通过写作把它真实地表现出来,使人清晰易懂。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观察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无疑是
期刊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但他们还是不成熟的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在身体和心智上都有待成长,每个学生都有做好孩子的良好愿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如身体状况和知识基础方面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个性的差异等。  在
期刊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但这里的文明并非局限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文化知识的传播。其实,身为一名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帮助学生们在步入社会后能更好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良好的品格素质,即师德。  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师爱应该是一种公正的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