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化军营 助力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 :浙江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核桃产业是临安林业的主导产业,目前临安市的山核桃种植面积48万亩,占全省山核桃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2016年全市山核桃产量1.2万吨,产值达8亿元。但近几年来山核桃干腐病大面积流行爆发,严重影响了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全市干腐病发生面积达41.5万亩,发病率达86.5%。2016年,临安市专门出台了《山核桃干腐病综合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将防治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十件实事之一,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以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恢复林下植被等方式着力推进山核桃生态化经营工作,取得了“点面大突破”的良好开局,为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汇聚众力
  全力调动多方力量共同防治干腐病
  强化政府引导。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李文钢任组长的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示范点建设和现防现治工作组、生态化经营工作组、自然落果法采收工作组和良种苗木工作组负责面上相关技术推广,在8个主产区镇分别建立防治攻坚小组,组织林技人员深入山核桃主产区,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全市建立起了以专家组为核心,林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带头人为中坚,遍布产区各地的技术推广网络;形成了市、镇、村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大任务落实督查力度,实行每周动态汇报、每月进度通报制度,定期组织力量开展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及时纠正存在问题,确保达到最好防治效果。
  强化技术支撑。建立了以省山核桃首席专家黄坚钦教授任组长,由病理、森防、土壤等多个层面专家组成的山核桃干腐病防治专家组,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并制定了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方案。编印《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技术手册》《山核桃干腐病防治年历表》3万余册,刻制《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技术光盘》3000张分发到各主产区镇、村和农户手中。3月,在岛石镇岛石村召开了全市山核桃干腐病综合防治现场会,打响防治干腐病的发令枪。会议结束后,各山核桃主产区镇纷纷行动,自行组织了镇一级综合防治现场会,邀请技术人员到实地手把手进行指导示范。2016年,全市累计举办防治技术培训班90多期,培训林农达7100多户,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7万余份。
  强化主体作用。通过示范带动、落实责任等方式,明确“谁经营、谁防治”的要求,充分发挥林农主体作用。以电视媒体、网络微信、宣传周、现场会等为载体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主产区林农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纷纷采取行动积极回应。比如,太阳镇谢家桥村村民周成忠在开展药剂防治的同时,还自行开展高浓度酒精涂抹病斑防治干腐病的对比试验,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方法。昌化镇、太阳镇、岛石镇等分别以村或合作社为主体组织动员农户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清凉峰镇则以党员带头示范,发动农户自行上山开展病斑处理、药剂防治等工作。
  综合施策
  着力推进山核桃干腐病综合防治
  以点扩面推进干腐病统防统治。全市按照病害程度、类型,因地制宜地建立了23个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现防现治、生态化经营、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投入86万元采购的1600公斤防治药剂专门用于示范基地的统防统治。通过4轮防治,成效十分明显,防治过的示范基地与周边没有防治的对比,特别是凿破病斑后喷药与直接喷药进行对比,新发的病斑数量明显要少得多。尤其是龙岗镇兴龙村、华光潭村等示范基地按技术规程要求对病斑进行处理,几乎没有新发病斑。药剂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产区群众的充分认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极大提振了林农防治的信心与积极性。据统计,以基地为示范带动林农开展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7.6万亩,完成预定目标的118%。
  标本兼治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对示范基地土壤进行取样检测,并针对不同土壤特性分别制定施肥建议,积极引导农户按需科学施肥,23个示范基地配方施肥达到全覆盖。同时,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立了18个测土配方服务点,购置相关仪器设备,配备检测人员并组织全面系统培训。测土配方施肥观念逐渐形成,比如太湖源镇50余名山核桃种植大户自行组织到夏村示范点学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岛石镇株川、桐坞等基地按照测土配方建议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还试用由北京惠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的微生物有机肥,同时还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应用“土壤复育剂+液体叶面肥”开展防治干腐病技术试验。2016年,全市累计完成山核桃林地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5.2万亩。
  生态经营推进林下植被恢复。各主产区镇纷纷以山核桃生态化经营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林下植被恢复工作,比如岛石镇采购油菜籽0.62万公斤、花草籽2800公斤、黑麦草种子4450公斤;清凉峰镇采购油菜籽1.25万公斤、黑麦草种子2.1万斤用于山核桃林下播种,通过林下套种油菜、黑麦草、紫云英等逐步恢復林下环境,逐渐增强山核桃树体抗病能力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太阳镇武村山核桃经营大户杨有发对自己经营的100多亩山核桃林播种黑麦草种子进行植被恢复的同时,还开展林下种植中草药试验,探索发展林下经济。2016年,全市完成山核桃生态化经营示范村建设10个,面积2.6万亩。
  顺势而为
  积极促进山核桃产业转型升级
  改变传统采收方式。全市大力推广自然落果法和铺设安全网等安全采收方式,安全网架设推进态势良好,2016年全市新增张网采收面积达到5092亩,累计张网面积超过1万亩。自然落果法推广方面,岛石镇、太阳镇等采用整片和整村的方式推进自然落果采收,各示范村都采取了建立管护制度、修订村规民约等一系列措施保障自然落果法的顺利进行,比如太阳镇大溪坞村在山核桃采收期间,专门组建巡查队伍,通过入户发放告知书、设置检查岗、开展巡逻等方式保障采收秩序的稳定。2016年全市新增自然落果法采收实施面积5.1万亩,随着自然落果、张网采收等安全采收方式的顺利推进,几百年来传统敲打山核桃的经营方式也正在逐渐发生转变。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该市以干腐病防治为契机积极发掘和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参与到干腐病防治工作中去,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力军作用。比如,湍口山核桃专业合作社通过带领社员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基地统防统治、结对帮扶等一系列经营措施,给社员增产稳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散户树立起生态经营理念,通过项目示范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岛石镇康之林山核桃专业合作社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开展药剂防治统防统治等工作。
  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山核桃产区林农的林地分布小且散,既不利于统一经营,又容易引发林权纠纷,为改变这种困境,同时适应产业转型需求,临安市将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将山核桃林地流转列入干腐病防治行动计划之中。2016年,该市共完成山核桃林地流转面积5305亩,山核桃合作社、经营规模户的方兴未艾为促进山核桃林地集约化、适度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探索山核桃产业转型升级谋求了另一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可可西里成为中国四大无人区首个接入互联网地区  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的索南达杰保护站近日正式开通卫星通信固定站,标志着可可西里成为中国四大无人区中首个接入互联网的地区。据了解,卫星通信固定站开通后,索南达杰工作站周边500米—1千米范围已接入互联网,可实现互联网访问、卫星电视、远程视频通讯等需求。  可可西里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无人区,这里聚集了大
期刊
黄益民从事林业资源保护工作30余年,是全国6万多名森林警察中的普通一员。与所有森林警察一样,他坚守工作、不忘初心,冒风雨、顶烈日,上山下乡乐在其中,脚踏实地地完成好本职工作,日夜守护着绿色森林的安全。  内外兼修  创建“人民满意基层单位”  建德寿昌辖区内有5个大乡镇,204个行政村,1个国营林场,4个风景旅游区,17万余人口,76万余亩的林业用地。建德森林公安局派驻基层的中队共有4个。无论从管
期刊
山林面积19万亩、森林覆盖率91.8%、林木蓄积量127万立方米……这是一串普通的数字,但在开化县林场的发展史上,这又是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这简单而又枯燥的数字背后,包含了开化县林场几代工人的辛勤汗水。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林业生产第一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代接一代,薪火相传,写下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业绩。  深山里 筚路蓝缕启山林  高高的个子、花白的头发,脚穿解放鞋,身背砍柴刀,这是余贵顺每
期刊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于6月12日上午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车俊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的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
期刊
龙泉市林地面积398万亩,森林覆盖率84.2%,森林蓄积量178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于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指引下,龙泉不断推进林权制度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多年连续建设国家和省级林业试点,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拓展多种渠道,取得各种经验,在生态文明建设征途上再创辉煌,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多次褒奖,提升了龙
期刊
根据省林业厅党组(扩大)会议的要求,近日,省林业厅各基层党组织迅速召开支部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讨论。现节选省林业厅各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讨论内容。  厅办公室党支部:作为全厅工作运转的中枢,厅办公室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作出示范、当好表率,带头领会精神实质,带头抓好贯彻落实。要始终站在厅党组工作第一线,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统筹谋划,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调查研
期刊
年少夙愿 踏上环保征程  1984年,方明和出生于中国农民城——龙港,父母在外经商,他是家中独子,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喜欢在环保书报中追寻自己的梦想。初二那年,他开始了个人的环保之旅,以“10元的零花钱买进一大摞旧报纸,剪下环保信息后,再卖回9元钱”的方式,收集了1万多份环保剪报,还给国内著名环保人士冯刚、梁从诫等写信。  虽只是个孩子,但方明和不只是玩玩而已。听说广州人都是吃野味的,他不相信
期刊
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浙江省林业厅向社会发布了最新的全省森林资源公告。据监测,2015年,与上一年相比,浙江省森林面积增加10.35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1688.6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上升0.05个百分点,连续几年实现“三增长”。这其中,平原绿化工作功不可没。仅2015年,平原地区四旁植树蓄积就达1199.55万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年增幅为5.81%,远高于全省活立木蓄积的增幅。  绿化
期刊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洪水、净化水质、储碳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是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据最新调查,全省湿地包括5大类23个型,总面积
期刊
中国发现现存面积最大的楠木天然林  近日,中国林学会组织国内楠木(桢楠)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赴重庆开展楠木天然林科学考察。考察组一行深入到永川区三教镇张家湾,全面了解当地楠木天然林资源状况和楠木树种保护、苗木培育与推广利用情况。考察中,专家发现该区保存有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楠木天然次生林。经初步实测,面积为960余亩,品种为桢楠,为古时皇家使用的金丝楠木。该片楠木最大胸径达76厘米,最大树龄109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