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塑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前提,部分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已成为高校可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障碍,且表现为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主体性认知,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觉性不够以及缺乏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等方面。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不仅源于自身的思维定式以及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源于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定位不清,还源于相关的社会支持不足。唯有多途径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全方位提高他们的主体性能力、可持续保障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才能促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提质增效。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既是马克思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创建和谐社区可作为其重要切入点。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来解决,其路径有:一是促进社区居民积极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即“标准化改革”。近30年来,美国由体育协会主导研制了不同版本的“体育教育专业评价标准”,一共有3个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通过深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使培养中国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能够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过程中,进而加强学生对体育与健
探讨八段锦锻炼对中国部分特殊大学生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推广八段锦及使其"进校园、进体育课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某2所高校69名选修《
期刊
中原城市群发展宜采用混合组织模式,分阶段实现目标,演化期间受到市场机制、区域经济开放度、旧观念束缚、经济一体化意识、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制约。城市群建设可以从一体化市
中国特色现代化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现代化。它们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动力、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它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近代中国,开发西北成为国人共识,各种具体开发方案亦经由社会各界迭次提出。其中,以铁路拉动西北经济发展之议,颇为时人瞩目。作为新兴的交通方式,铁路以其费省运捷的特点受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该专业的核心和专业主干课程。针对当前中国高等院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