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赓续红色精神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nLoveR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中淬炼的精神财富,凝聚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内蕴着坚定的价值追求和不朽的思想力量,展现出丰富的科学内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精神指引,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了解红色精神的思想意蕴,感悟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应有之义.
其他文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网络话语权、彰显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和有力载体,是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举措。然而,内容分散引致的深度欠缺、需求错位导致的理念偏差、主体语言差异导致的形式亮度受限、虚化交互场景导致的情感温度不足等都是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聚焦社会主流思想,开发设计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教育内容;整合师生主体需求,牢固确立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理念体系;推动师生网络主体语言转换,优化创新以服务受众为基本目标的形式体系;重视融入真情实感,加强线上线下互补融合的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把大学生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坚定共产主义者的基础工程。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与历史责任,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充分把握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入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加强思想建设、提高队伍质量、规范党员培养与推进活动创新等举措,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新空间,也是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斗争的新阵地、新战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N位一体”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体化云平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品牌化建设,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网络“E”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网络育人的新方法,切实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对大学生而言,它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好的理想信念教育,也是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还是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举措。当前,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要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基本要求,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架构课程思政体系,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开辟研学实践大课堂,并且形成长效机制,把党史教育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
近些年来,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队伍结构失衡、培养培训偏弱、评价激励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深入研究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律,采取一个核心、两条路径、三大机制、四项保障等举措强化队伍建设,对于推动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