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贴近生活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关键词】贴近;生活;步入;课堂
  【中图分类号】G56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2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这说明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数学生活的过程。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数学的来源、数学的探索与实践、数学的应用等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通过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努力从两方面进行尝试,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生活。
  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比如我在讲一次函数的应用时,让学生去讨论这样一道题:最近老师想以贷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在走访了几个同类小区之后,老师把目光锁定在相同条件下这两个小区。A小区,首付5万元,每月还款1483.8元左右;B小区,零首付,每月还款1985.8万元左右。要求:贷款年限不少于3年,但不得超过30年。请同学们帮老师拿拿主意,看我究竟该选哪个小区?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有把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哪个省钱选哪个小区;有的同学使用函数图像分析;有的同学考虑到交通问题;还有的同学问我手中是否有5万元钱,如果有,你有两种选择方式,如没有,只能选B小区;更是有的同学用发展的角度来看,因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货币会贬值一些,你可以贷款时间长些,把钱用在其他方面获利,创造更高的价值,贷款就等于现在花以后的钱,我认为这样更合适些。“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观察点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把数学学活,使数学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用多边形拼设地板这一课时,我就问:“同学们吃过蜂王浆吗?见过蜜蜂的蜂窝吗?见过人民广场吗?可爱的小精灵筑建了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建筑师们也用磁砖铺设建造了很多雄伟美观的广场,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你知道教室里地板的磁砖怎么铺而没有空隙吗”,“你看到过的铺设地板的磁砖是什么形状的?”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演示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和一些用磁砖铺设的著名广场及建筑物,借此研究用多边形拼设地板的数学原理。使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本节课有了深刻的印象,又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又如在统计初步的“成功与失败”“机会的均等与不均等”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投硬币”“猜红白球”和“抢30”游戏,学生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学习;通过计算彩票的中奖率,学会用概率解决生活中抽奖问题,学会正确对待各种促销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提的:“生活即教育”,要是学生的生活才是学生的教育,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素質教育。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13-01  凡是对地理学科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凡具有一定空间区域分布规律的任何事物、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展现出来,它是最直观、最简明的“教科书”。所以,地图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那么,地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会起到哪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20.4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18-0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33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17-01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化学教学内容的传统体系,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翻天覆地的调整,使不同的学生能学习不同的化学课程模块。各模块都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种变化也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21-01  在许多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一种“拉绳效应”,或者说是“旁观者效应”。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往往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扮演了一种帮助者的角色,困难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要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期刊
【摘要】新课改以来,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法亟待改革。鉴于此,本文拟从教师教学方式方面对构建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进行探究。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来,但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发挥传统讲授法的优势把探究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
期刊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在改革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变枯燥为乐趣,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变难为易,让教师在课堂内更加游刃有余地发挥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课堂内更加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素质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中学美术;欣赏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93.26 【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22-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素质。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成分。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以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前的初中学生特别聪明、懂事、也特别调皮好动,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锐意改革,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瓶颈,让素质教育再上台阶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32.3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20-01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更是基础中的基础。遗憾的
期刊
【摘要】渗透“时效”意识、渗透“应用”意识、渗透“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快乐;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97-01  “失败是成功之母”固然无可非议,但“成功乃成功之父”更具哲理。失败孕育成功!然而,会有多少这种“母孕”不幸“流产、夭折”呢?一定不少的!何况是当今社会的中小学生,倘若他们一旦失败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56.2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24-01  汉字难认、难写、难记,而在小学阶段,识记汉字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重复抄写。这样,学生不仅记得慢,还忘得快。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识字的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造成的。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应把识字和培养识字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