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04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先分析了教学信息化的内涵,对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教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信息化建设;措施
  Abstract: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eaching on college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alyzed the main content,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be take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G8 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正确理解教学信息化的内涵,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教学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人、机、体制的系统工程,是在实施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教学、教学管理的每个过程,以形成新的教学目标和模式,达到新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学信息化将信息作为教学系统的载体,可以促进教学现代化进程。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学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
  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网、各级资源中心等。教学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的成败,归根结底要看应用,看使用者应用的程度以及所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
  软件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平台建设,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案例、电子教案、网络课程、题库、电子文献的积累。
  教学信息化软件资源的建设,不应该只是资源的堆积和拷贝,片面追求资源的数据量和多媒体的数量,不应该只是书本内容的简单翻版,而应该尽可能积累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资源,特別是资源的重新整合和科学组织。
  (三)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往往被忽视的一个领域,只有人次队伍建设扎实有力,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效果才能发挥出来。信息化教学需要系统维护、网络管理、资源建设各方面人才。信息化教学对教员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只有通过加强对现代教学理论、观念、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才有可能实现教学信息化,才能培养出部队需要的信息化军事人才。因此,进一步提高教员信息化教学水平,是教学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
  三、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典型问题
  目前,教学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建设仍然缺口较大
  (1)平台方面。目前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先进,但教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尚处于初步引进阶段,如大型教学资源库平台、大型网络教学应用平台和网络资源开发系统。
  (2)数据库方面。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初具规模、优质资源较多、种类丰富;但资源分散、在学科分布上不均衡,导致学员多元化数字化学习受到影响。目前,“网格计算”、“云计算”的概念和技术越来越普及,但在教育信息化数据库领域还未开始应用,资源数据量大但是科学组织不够。
  (3)理论研究方面。没有对教学信息化进行系统的理论认识。教员实行信息化教学处于自发状态,认为耗时耗力,投入与产出比不高。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尚未在顶层制定出完善配套的教学信息化政策[3]。
  (二)教学信息化手段与质量尚存差距
  (1)信息化教学手段尚未被充分接受。要使信息化教学得以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教员要尽快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新技术,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2)教学信息化软件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教学信息化软件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使得系统的交互性差、灵活性差,不能进行协同学习,相互交流,电子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3)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后期维护力度不够。信息化教学系统在开发期投人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但是缺乏后期维护和更新。
  四、措施与对策
  (一)明确教学信息化的政策要求
  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优秀标准是“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达到30%以上、并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比较好”,该指标表面上考察的是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时数比率、自制课件比率、多媒体授课效果,实际上是以多媒体授课为切入点对高校教学信息化进行大检查。只有全方位做好教学信息化的建网、建库、建队、建模和建制工作,才能在多媒体授课指标上达到优秀[4]。
  (二)加大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术的培训
  技术培训是推进教学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技术培训可以使教员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自发行为转变为知识、观念的整体转变。要在教员和学员中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为信息化教学做好准备。在某种程度上,要让教员和学员形成计算机文化和思维习惯,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加强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后期维护
  教学系统内容和形式需要及时更新,避免教学系统成为“无源之水”。电子教案和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也应坚持“注重交互”的观念,要有专门教员负责接受和解答学习者的意见反馈和问题,使电子教案和网络课程真正发挥最大教学效果。另外,要重视信息化教学系统建立以后的投入,这样才能使系统真正发挥作用,不至于造成空置和浪费。
  (四)加强制度建设
  做好网络的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完善的网络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严格管理,这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条件。另外,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员应该为学生学习做好组织管理工作,通过网络教学,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及时地提供信息和讲解,确保信息化教学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葛 剑,方 英,李 炎.我院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气象水文装备,2010(21):49-50.
  [2] 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9-23.
  [3]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其他文献
摘要:合同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必备环节,它以法律强制力实施着对合同双方各种行为的约束,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基础的规范作用。切实地加强对合同的全面、精细、高效管理,是保证合同各项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支撑,同时也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所必须践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合同的管理作为主题,着重分析了此项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防范建筑工程中合同管理各项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重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光面爆破技术在巷道掘进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不同的围岩,岩层产状、硬度、倾角、破碎程度、含水状态、夹泥等各不相同,对爆破效果影响较大。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在掘进过程中应用光爆锚喷支护技术,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速度。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矿井;开采;掘进;光面爆破;锚喷支护;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 TD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建筑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益增多,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也使得建筑中采用了大量的信息化电气设备,如此之多及重要
摘 要:目前国内水利工程建筑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有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混凝土方面的质量控制,阐述了浇筑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与注意事项,最后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以供参考。  关健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控制;裂缝原因;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文章着重阐述了建筑施工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从中进一步针对如何加强施工项目造价管理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主要从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三个方面的造价管理策略进行论述,旨在有效地减少工程施工中造成的不必的经济损失,从而使施工单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
【摘要】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情况体现了人才培养方案完成的质量。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要。为了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毕业设计需要在选题、过程管理、毕业设计答辩以及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探索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 建筑装饰 毕业设计 模式  中图分类号: TQ17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的
摘要:工程量清单报价作为工程招投标方式已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经过多年发展与完善,已形成较成熟的规范。2003年起,我国建设工程开始大范围推广工程量清单报价,2005年6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颁发的《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送电线路工程》(DL/T5205-2005)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必将推动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电市场也随之扩大,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电力营销稽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电力管理系统的需求。本文主要对电力营销稽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笔者的解决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营销;稽查;问题;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
摘要:本文从工程的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到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出发,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中,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提交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且进行立项可行性研究,再进行投资预算的编制,最后制定详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线损的产生原因及其构成,再针对具体案例的线损数据的研究而提出降低线损的几项措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关键字:线损管理;措施;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述  一项国家考核供电系统、供电企业的重要经济与技术指标就是电力网电能损耗(简称线损率),它是关于国家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影响线损率的原因很多,目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