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菜类蔬菜种子常用人工催芽方法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efe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叶菜是以柔嫩的叶片、叶柄或茎部供食用的一类速生性蔬菜,多数植株矮小,生长期短,没有严格的采收标准。随着栽培方式的多样化,栽培季节不断延长,基本做到了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这类蔬菜多数是以果实和种子为繁殖材料,且多采用直播,种子小,种皮较厚,播前种子需要经过人工处理才易发芽。常用人工催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低温催芽 莴笋秋播时正值高温,不利于种子发芽出苗,播种前应先进行低温催芽,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5~6小时,再置于15~18℃冷凉环境下见光催芽。芹菜播种前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取出置冷凉处催芽。菠菜早秋或夏播时,种子要进行低温处理,先在凉水中浸泡12小时,后放在4℃低温冷库中处理24小时,再在20~25℃下催芽,亦可置于冰箱冷藏室催芽。
  2. 浸种催芽 蕹菜喜温,种皮厚而坚硬,透水透气性亦差,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早春播种时低温多雨易烂种,应先浸种催芽,再育苗移栽。落葵种子种壳硬,春播时为促进发芽,宜先浸种催芽后播种。
  3. 搓种后浸种催芽 芫荽种子为双悬果,内含两粒种子,应先搓开果皮,再浸种催芽。荠菜种子成熟后有休眠期,为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可用泥土层积法或在2~7℃的低温冰箱中催芽,亦可用湿沙拌种置于2~10℃低温下促其发芽,经7~9天种子开始萌动,即可播种。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催芽 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促进发芽,如莴笋种子用25~100毫克/升赤霉素或100毫克/升激动素浸种3分钟。菠菜用0.5毫克/升三十烷醇浸种24小时,可促进发芽。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千阳县农技推广中心 邮编:721100)
其他文献
我国大蒜资源丰富,山东省金乡、苍山、齐河等县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大蒜特产区。由于大蒜本身具有杀菌效果,病理性病害发生不严重,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往往出现不可逆转的生理性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到大蒜的产量,而且造成大蒜商品品质下降。正确认识并及时防治大蒜生理性病害,是确保其高产优质的关键。  一、小头、独瓣蒜  1. 发生原因 大蒜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对土壤的酸碱度较为敏感,土壤过酸,导致
肉种鸡产蛋高峰后,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产蛋率和受精率下降过快,公鸡和母鸡料量过高或过低,体重控制不当等。因此,只有加强饲喂管理,控制公、母鸡体重;减少应激,使羽毛覆盖良好;维持公鸡体况,保持有效的公母比例等,才能维持产蛋高峰后的产蛋率和受精率。  一、母鸡生产性能的维持  1. 加强饲喂管理  产蛋高峰后,母鸡生产需要逐渐减少、维持需要缓慢增加、生长需要基本稳定,由此可见总的饲料需要量逐渐减少。  
福泉市地处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山区,有耕地33200公顷,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400米之间,年均气温14℃,年降雨量1033~1200毫米,年积温4574~5609℃,无霜期245~178天,特别适宜马铃薯的生产。该市马铃薯种植方式主要是在冬季以露地起垄栽培为主,费工费时,比较效益低。为此,该市近年引进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也就是在水稻收获后,不再翻犁稻田
视频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智能交通、医疗诊断等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相关滤波器凭借精度高、速度快的优势,逐步发展为视频跟踪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地理核心素养也已成为近年来的一大教育研究热点。地理空间能力作为地理学科基本的素养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数学是高度符号化的一门学科,数学符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在数学符号教学中要使学生经历概念的符号化过程;合理地选择符号;正确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及访谈的形式,以徐州地区高校体质测试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校体质测试过程及数据结果的上报为主题作出相关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揭示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
本文对吉林省沥青路面病害进行了分类及其成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养护措施和处置对策,为沥青路面病害预防、养护和处置提供参考。
针对新三矿副斜井穿软弱岩层的井筒破坏情况,通过FLAC3D软件数值模拟无支护、长锚杆和拱形工字钢3种状态下斜井特定位置围岩的变形情况,根据3种数值模拟情况下的支护效果,总
甘肃省泾川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具有发展苹果产业的天然条件,现有苹果栽培面积30.1万亩,苹果成为产区果农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经过林业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苹果果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套袋技术作为提高苹果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推广,已被广大果农所接受。但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套袋技术不规范、套袋果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县生产实际,对影响套袋苹果果品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