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基合酶AlpRQ影响醌那霉素的产量

来源 :微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U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角蒽环类聚酮化合物醌那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包含了两套酮基合酶(KSα和KSβ)的编码基因,即alpA,alpB和alpR,alpQ,AlpA和AlpB被证明是醌那霉素合成过程中必需的酮基合酶,而AlpR和AlpQ则被认为与别的化合物的合成相关.[目的]鉴于alpR和alpQ和必需基因alpS在醌那霉素合成基因簇上紧密相邻,本研究旨在确定它们与醌那霉素生物合成的相关性.[方法]PCR-targeting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质粒上进行多基因敲除,构建好的文库质粒再导入通用宿主Streptomyces albus J1074中进行异源表达,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的发酵产物.[结果]AlpR和AlpQ对醌那霉素的合成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敲除AlpRQ突变株的发酵液中醌那霉素的产量显著提高了.[结论]AlpR和AlpQ很有可能是另一Ⅱ型聚酮化合物的KSα和KSβ,它们与AlpA和AlpB竞争共同的合成前体.本研究还证明了AlpR和AlpQ并不能替代AlpA和AlpB的功能.
其他文献
【背景】黑龙江省高粱炭疽病是目前主要的高粱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高粱的产量与品质。【目的】明确黑龙江省高粱炭疽病的病原种类。【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与单孢纯化法获得高粱炭疽病病原纯培养物。通过柯赫氏法则证病后,利用培养物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等形态学特征,同时结合rDNA ITS序列特征对病原物进行鉴定。【结果】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地区的3个分离株D13、H4和Z24是高粱炭疽病的致病真菌。形态学观察表明,3株菌在PDA培养基上在28℃形成的菌落生长速度为7.3-12.3 mm/d
[背景]适应性实验室进化是运用于菌株改良的定向进化方法之一.适应性进化已成功应用于扩大底物利用范围和提高底物(产物)耐受性.由于微生物存在错配修复机制,使得菌株自然突
口腔是人体最重要的微生物储藏库之一,这些微生物通常以生物被膜的形式稳定地黏附于口腔内粘膜及牙齿表面,在病理条件下则可以深入髓腔及牙槽骨内,成为龋病、根尖周炎、牙周
[背景]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作为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资源,在产电的同时可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达到资源最大化的目的 .[目的 ]从MFC中分离获得一株可培养
[目的]由松材线虫导致的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林业病害之一.本研究测评了在农业上广泛使用的、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主要菌种资源之一——贝莱斯芽孢
[背景]东北地区作为全国玉米的主产区,土壤缺钾严重限制了玉米的高产.解钾促生菌可活化土壤中难溶的钾,提高土壤钾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植物生长.[目的]从中国东北黑土区的玉米
神经退行性疾病以突触丢失和神经元死亡为特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痴呆和运动功能丧失.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据提示:慢性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可能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尽管目前已有预防性疫苗可有效预防新发HBV感染,但全球仍有约2.5亿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每年约有1
槐糖脂是一类由酵母菌代谢生产的糖脂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越的表/界面活性和稳定性,且无毒、无刺激、易被生物降解,在众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替代
[目的]旨在分离、筛选并鉴定具有大米蛋白降解作用的菌株及其关键蛋白酶,为高效制备大米寡肽提供制备酶及最优制备条件.[方法]以“水解圈”为评价指标,从粮食仓库附近土壤筛